意象

作品数:43716被引量:41845H指数:5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王立朱志荣陈满铭苏建宁王泽龙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文学教育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近代以来文学中的交通意象及其借喻价值
《文学教育》2022年第35期28-30,共3页刘璐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新式交通工具、各类交通场所的出现,许多作家以交通为叙事对象或者重要意象来进行文学创作,作品人物也依赖交通存在,并以其独有的移动性、空间性在作品中发挥着空间叙事功能、流动功能和文化符号功能。本文以近现当代...
关键词:文学创作 交通意象 价值 
《我与地坛》中地坛意象的多重属性
《文学教育》2022年第35期79-81,共3页杜晓菲 
史铁生的散文《我与地坛》因其质朴的文字和独特的生命体验,在中国当代文坛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散文中透露出的深邃思想与真挚情感,皆源于地坛这个坐标,由地坛意象所承载,因而地坛意象被赋予了丰富的意蕴。地坛具有多重属性:作为历...
关键词:《我与地坛》 史铁生 地坛意象 历史文化 
穆旦诗歌中的“我”:一个不能完成的自己
《文学教育》2022年第34期35-38,共4页王艳春 
2020年广东省教育厅普通高校特色创新项目(2020WTSCX298);广东省教育厅2020年省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JGGZKZ2020130);2020年广州涉外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教研科研重点项目(2020JY06);2021年广州涉外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质量工程教育教学改革类项目(2021SWZLGC20)。
穆旦诗歌中一个现代的“我”在个体生命的认知上是一个“不能完成”的自己。它体现在对“我”的诞生经验、“我”的成长经验(爱的历程)及“我”的肉体经验的表述中,从而叙述一个现代的“我”存在于世界的荒诞感受。穆旦诗歌中这个内省...
关键词:穆旦 穆旦诗歌 “子宫”意象 爱的历程 时间意识 肉体经验 
隔离与江居:韩东的精神之乡
《文学教育》2022年第34期48-50,共3页陈政彤 
“诗言志”是先秦以来人们对诗歌性质的一种看法,而在现当代作品中,诗歌仍是作者们表情达意的一种体裁。但相比古诗而言,现当代诗歌更多的是充满了哲理意味,有着浓厚的象征性。现笔者拟通过诗中的意象“以意逆志”,探析“第三代诗歌”...
关键词:韩东 隔离与江居 诗言志 意象 
文学意象的朦胧美
《文学教育》2022年第31期128-130,共3页万巍 
“意象”一词在中国文艺理论出现很早,人们对“意象”进行过许多探讨,但对意象及其独特的审美内涵仍存在诸多不同的看法。本文试图从文学意象的朦胧美入手,探索作家创作,读者接受,文学话语与文学意象朦胧美的内在联系,以及文学意象特有...
关键词:文学意象 作家创作 读者接受 文学话语 朦胧美 
《哈姆雷特》译本中圣经意象的汉译策略
《文学教育》2022年第33期33-35,共3页庄平贤 
莎士比亚代表作《哈姆雷特》中包含着丰富的圣经意象。本研究从该剧本中选取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圣经意象,对主要汉译本在翻译这些意象时所采取的翻译策略进行了分析和对比。研究发现:各大译者在处理圣经意象时,倾向于采用直译策略,但直译...
关键词:莎士比亚 《哈姆雷特》 圣经 意象 
现代经典歌曲中歌词的意象美
《文学教育》2022年第33期76-78,共3页周银凤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便捷的生活方式使多数人无法静下心来咀嚼或品味某种情绪。作为一种独特而精致的抒情艺术,传统的诗与词也渐渐使人类失去了冥想的耐心,那些古老的节奏和意象已经令我们感到陌生。幸而,一门新起的文学艺术——歌...
关键词:现代经典歌曲 歌词 意象 
曹禺剧作中牢笼与黑幕的意象分析被引量:1
《文学教育》2022年第31期30-32,共3页陈书涵 
曹禺先生是中国现代话剧的奠基人,他凝视现实而发诗性之思,以其观照和体验人生的深刻洞察力在作品中不断探寻着人的的生存境况、生命价值,在剧作中营构出了一个出于生活而又超越生活的诗意世界。而意象是联结作者内在情思与外在世界的...
关键词:曹禺 意象 诗性之思 生命价值 
辛弃疾词作中的“黄昏”意象
《文学教育》2022年第31期33-35,共3页汪瑶 
辛弃疾600多首词作中,有典型“黄昏”意象的约六十多首。无论是南归初仕时报国热情与朝堂斗争的矛盾,还是带湖隐居时归隐田园与渴望重用的交织,抑或二仕福建时宦海沉浮与人生幻灭的感慨,词人将复杂情绪交付夕阳,于黄昏时或慷慨悲歌、或...
关键词:辛弃疾 意象 黄昏 
湖湘文化对胡曾诗歌创作的影响
《文学教育》2022年第31期47-49,共3页李雯欣 张莉莉 
2021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唐代湖南诗人的地域书写研究”(项目编号:202110548024)。
湖湘文化的历史十分悠久,在中华文化中具有鲜明的地域色彩。作为晚唐湖湘四大家之一的胡曾,虽受到了大家们一定程度的关注,但实质上却并未能引起后世的足够重视。胡曾从应举不第到历游幕府,一直在苦苦追寻人生的意蕴。胡曾喜欢将咏史诗...
关键词:胡曾 咏史诗 湖湘文化 意象 隐逸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