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介活动

作品数:84被引量:136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何绍斌赵少峰黄燚袁素平李小霞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海事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百色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作者=何绍斌x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从《中国评论》的译介活动看英国汉学的发展被引量:3
《上海翻译》2018年第5期24-30,共7页何绍斌 
国家社科基金规划项目"翻译在近代英美汉学演进中的角色及其影响研究"(项目号:17BYY045)的阶段性成果
英国汉学诞生于域外——中国,早期研究者多为新教传教士及外交官。英国汉学首先建基于一系列翻译文本之上,虽然这些译文不乏改写与操纵,其中英文期刊《中国评论》是最重要的译文载体,刊载大量中国文本的英译稿,体现了英国汉学初创期的...
关键词:英国汉学 翻译 《中国评论》 改写 
从《百年一觉》看晚清传教士的文学译介活动被引量:12
《中国比较文学》2008年第4期21-33,共13页何绍斌 
《百年一觉》是晚清新教传教士译介的为数不多的世俗文学作品之一,但正是这个译本折射出传教士译介活动的主要特点:文学文本的非文学化处理、译介策略上的创造性叛逆和接受环节的创造性挪用。该译本如同传教士译介的其它知识门类一样...
关键词:传教士 翻译文学 创造性叛逆 
从翻译系统论看晚清传教士的译介活动被引量:1
《外语与翻译》2006年第1期25-31,共7页何绍斌 
新教传教士的译介活动发生在中国文化系统更新转折的历史关头,在种种力量的制约下,其翻译目的与客观后果并不一致。从翻译系统论看,传教士译介的作品在中国文化语境中获得自身存在的合法性,超越了单纯的知识传输和文化交流,充分体...
关键词:翻译系统论 传教士 改写 意识形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