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友良

作品数:44被引量:129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更多>>
发文主题:苏区中国共产党毛泽东苏区史研究抗日战争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农业考古》《近代史研究》《江西社会科学》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知情几许:长征决策的形成与释疑
《苏区研究》2024年第4期5-15,共11页何友良 
1934年10月,为应对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与保存革命有生力量,中共中央率领红军实行战略转移,开始了万里长征。红军长征是20世纪最具有世界意义的重要事件之一,是充满理想和献身精神、用意志和勇气谱写的人类史诗,改写了中国共产党和...
关键词:中共江西省委 中共党史研究 党史工作 华南师范大学 长征精神 红军长征 传承弘扬 献身精神 
苏维埃革命概念的兴替及其话语表达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史)》2023年第8期15-35,共21页何友良 
“苏维埃”是1919年在中国出现的词语,其后在知识界流行,为苏维埃革命的实践展开与话语形成打下一定的基础。中共将苏维埃革命概念运用于中国革命,始于广州起义,其内涵认知与话语表达到1928年夏中共六大时基本成型并继续丰富,成为1927年...
关键词:苏维埃 苏维埃革命 概念 话语表达 阶段名称 原初形态 
苏维埃革命概念的兴替及其话语表达被引量:2
《苏区研究》2023年第2期13-38,共26页何友良 
“苏维埃”是1919年在中国出现的词语,其后在知识界流行,为苏维埃革命的实践展开与话语形成打下一定的基础。中共将苏维埃革命概念运用于中国革命,始于广州起义,其内涵认知与话语表达到1928年夏中共六大时基本成型并继续丰富,成为1927年...
关键词:苏维埃 苏维埃革命 概念 话语表达 阶段名称 原初形态 
苏维埃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被引量:4
《近代史研究》2021年第3期33-37,共5页何友良 
苏维埃革命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史中的重要历史阶段。如何客观地认识这十年的奋斗和创造、成绩与错误、面相与实质,如何理解苏维埃模式取自苏俄而中国共产党却在革命中形成了自己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创造,如何理解苏维埃革命最终被放弃却...
关键词:苏维埃革命 百年历程 标志性意义 百年史 研究成果 苏俄 复杂性 
八一南昌起义与中共党军关系的演进被引量:5
《军事历史研究》2017年第3期1-10,共10页何友良 
八一南昌起义开始了中国共产党对军事、军队领导的两个转变。前者,第一次将军事斗争上升到宣示和实行中共政治主张、支撑和展开土地革命的地位,在中共的全部工作中,显示出军事斗争由边缘向中心地位的演进;后者,第一次由建立受中共影响...
关键词:南昌起义 秋收起义 中国共产党 党军关系 军事斗争 
江西党史研究的重大成果--读《中国共产党江西历史》第二卷
《党史文苑(下半月学术版)》2016年第7期75-76,共2页何友良 
在纪念中国共产党创建95周年之际,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撰著的《中国共产党江西历史》第二卷(1949-1978),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的出版,是我省向党的生日的隆重献礼。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党史研究室 第二卷 江西 历史 中共党史出版社 成果 出版发行 
一九三三年苏区劳动政策调整研究被引量:2
《中共党史研究》2014年第11期61-70,共10页何友良 
1933年,为了应对中央苏区十个县工人罢工造成的社会危机事件,苏区党和政权以修改劳动法和说服教育为路径,调整劳动政策以改善劳资、工农和师徒关系。这是中共在局部执政前期正确认识与平和处置社会矛盾的一次成功事例,比较典型地反映了...
关键词:苏区 劳动政策 社会关系 调整 
权能分担与社会整合——国家与社会关系视野下的苏区社团被引量:11
《近代史研究》2014年第3期64-80,161,共17页何友良 
苏区社团是中共革命构建新社会战略中的重要创置,也是国家权力深入乡村的另一种路径。它通过主动转移一部分权力和职能,使社团成为有限权能分担的社会共同体,与乡村政权互为依存和补充,在动员组织民众、变革社会结构、建立新意识形态和...
关键词:苏区 社团 乡村政权 治理 社会重建 
社科领域的神奇学术大家
《农业考古》2014年第3期7-7,共1页何友良 
陈文华先生的突然病逝,让人感到无比惊愕和痛惜。陈先生是我省一位有着广泛国内外影响的学术大家,是我省社会科学领域的一面大旗,在追思他的辉煌业绩的同时,我也一直在想,在学术条件和经济条件一般的江西,为什么能够出现他这样一...
关键词:学术 社会科学 国内外 
苏区时期毛泽东群众理念的内涵、特点与贡献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31-37,共7页何友良 
在领导井冈山和中央苏区的斗争中,毛泽东以其卓越的思考和深入的实践,创建了一整套关于认识、动员和组织群众的思想理论和实践方法,其要点是高度肯定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地位,重视群众的智慧与经验创造,倡导将认识和解决中国革命问题之根...
关键词:苏区时期 毛泽东 群众理念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