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德发

作品数:128被引量:162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普希金厄普代克比较文学长篇小说笔下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比较文学跨学科视域下小说的音乐书写研究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25年第1期109-115,共7页邢玲 宋德发 
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列夫·托尔斯泰小说的音乐书写研究”(CX20240585);湘潭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列夫·托尔斯泰小说的音乐书写研究”(XDCX2024Y089)。
小说的音乐书写研究目前虽处于起步阶段,却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的话题。学界对“音乐哲学”“音乐美学”“音乐伦理学”“音乐性”“音乐化”等概念和研究范式的探讨,为小说的音乐书写研究积累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小说的...
关键词:小说 音乐书写 跨学科 
“看不见”的真相——论《法西诺·卡讷》中“失明”的隐喻
《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5期111-117,共7页黄菁卓 宋德发 
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CX20230599);湘潭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XDCX2023Y078)。
在巴尔扎克的小说《法西诺·卡讷》中,失明作为疾病的一种,不仅是指医学意义上的视觉认知能力的丧失,同时具有深层的隐喻意义和象征色彩。首先,失明是一种灵魂的疾病,反映出人类在面对自身罪恶和欲望时的困境和探索;其次,失明象征着深...
关键词:巴尔扎克 《法西诺·卡讷》 失明 隐喻 
“正常”在联大不是一个褒词——论西南联大教师的“怪”
《红河学院学报》2024年第4期75-79,共5页宋德发 
湖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立项课题:教育电影中的教育思想研究(XJK22BLS001)。
西南联大的教师形象怪、言语怪和行为怪。“怪”是他们的群体性特征,所以是正常的。“怪”也是美好的,因为透露了他们的心灵秘密:一是真性情;二是真才学;三是真风度。对西南联大教师“怪”的记录、描写、欣赏和传颂,至少有两点启示:一...
关键词:西南联大 西南联大教师 “怪” 大学故事 大学精神 
论《童年·少年·青年》中的怀疑意识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24年第3期70-74,共5页邢玲 宋德发 
列夫·托尔斯泰是“思想的艺术家”,他曾在自传三部曲《童年·少年·青年》中明确说到自己对怀疑主义的神往。怀疑意识在这部作品中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即对宗教、封建制度与文化、个体功利主义的怀疑。托尔斯泰通过“我”的视角,对所...
关键词:托尔斯泰 自传三部曲 童年·少年·青年 怀疑意识 
“当教育遇上电影”——教育电影论纲
《武陵学刊》2024年第2期113-120,共8页宋德发 
湖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项目“教育电影中的教育思想研究”(XJK22BLS001)。
教育电影是指讲述教育故事、塑造教育人物、传达教育思想的电影。教育电影并非“类型电影”,但的确是一种“电影类型”。按照教育类型的不同,教育电影可分为家庭教育电影和学校教育电影,其中学校教育电影最为主流,或者说,狭义的教育电...
关键词:教育电影 家庭教育电影 学校教育电影 类型电影 
曾艳兵的卡夫卡研究
《中国图书评论》2024年第2期44-49,共6页宋德发 黄菁卓 
曾艳兵的卡夫卡研究因为运用了“悟证”,从而打通了文学与哲学、文学与生活,打通了异域与本土、过去与当下,打通了卡夫卡与曾艳兵、卡夫卡与读者、曾艳兵与读者。推而广之,文学研究有“悟证”更容易展示思想的深度和文字的温度。
关键词:卡夫卡 曾艳兵 悟证 
王跃文的小说观
《江汉论坛》2024年第1期84-88,共5页宋德发 黄菁卓 
王跃文是一位有着理论自觉和理论素养、学者气质十足的小说家。他擅长通过随笔、杂谈和演讲发表对小说的真知灼见。在他看来,好小说必须讲好故事,而这也是好小说最起码的要求。但他又认为故事好编,日常难写。他本人更偏爱日常而非宏大...
关键词:王跃文 小说观 《家山》 现实主义 
期待看得见“人”的外国文学研究——一个外国文学老师的观察与反思被引量:1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23年第4期64-71,共8页宋德发 黄菁卓 
外国文学老师从事学术研究,是为了更好地教学。外国文学教学是以“文学经典”为对象,因此外国文学老师的研究也应以“文学经典”为重点。因为外国文学课是典型的“为人类”课程,以塑造学生的人格和精神为主要目标,所以外国文学教学要侧...
关键词:外国文学老师 外国文学研究  
勃莱特为何选择回到杰克身边?——《太阳照常升起》中的身体创伤及其隐喻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23年第1期101-106,共6页王玲霞 宋德发 
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海明威笔下的非洲形象研究”(CX20210586)。
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勃莱特在离开罗梅罗后,本不应该选择再回到有身体创伤的杰克身边,但她却这样做了,只因她承受着越界后的自我性别身份确认的焦虑,而有身体创伤的杰克可以给她带来安全感。杰克的身体创伤不仅属于个人的生理病症,还属...
关键词:《太阳照常升起》 身体创伤 隐喻 悲剧 
离去与归来——《太阳照常升起》中的身份认同焦虑及其文化隐喻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23年第1期89-96,共8页王玲霞 宋德发 
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海明威笔下的非洲形象研究”(CX20210586);湘潭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海明威笔下的非洲形象研究”(XDCX2021B090)。
在《太阳照常升起》中,勃莱特表现出“离去与归来”的矛盾行为:离开有身体创伤的杰克,是对自我欲望的满足;而最终的回归,则源自其承受着越界后的性别身份认同焦虑,丧失了性能力的杰克可以给她带来安全感。杰克的身体创伤不仅属于个人的...
关键词:《太阳照常升起》 性别身份认同焦虑 文化隐喻 悲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