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慷

作品数:10被引量:105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虹彩病毒乌鳢ISKNV腐皮病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发文期刊:《病毒学报》《淡水渔业》《水产养殖》《水产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虎纹蛙病毒主要衣壳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其序列被引量:11
《水产学报》2001年第6期559-563,共5页苗素英 何建国 张利红 曾慷 王晓红 张旻 江静波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 (990 2 5 5 )
从新分离感染虎纹蛙的病毒培养细胞中提取病毒DNA作模板 ,用分别对应于蛙病毒 3型 (FV3)主要衣壳蛋白 (MajorCapsidProtein ,MCP)基因读码框两侧的寡核苷酸片段作引物进行PCR扩增 ,得到预期大小基因片段 ,进一步将此基因片段插入到pGE...
关键词:虎纹蛙 虹彩病毒 衣壳蛋白基因 克隆 病毒分类 
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ConA和LPS对体外鳜的头肾淋巴细胞转化的影响被引量:2
《水产学报》2001年第5期464-468,共5页曾慷 何建国 王晓红 翁少萍 左涛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采用 WTT颜色反应法研究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ISKNV)、伴刀豆球蛋白 A(concanavallin A,ConA)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在离体状态下对健康和ISKNV感染后存活3...
关键词:感染后存活鳜 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 淋巴细胞转化 头肾淋巴细胞转化 鲜鱼病 
鳜鱼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ISKNV)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虹彩病毒新证据被引量:40
《病毒学报》2000年第4期365-369,共5页邓敏 何建国 左涛 翁少萍 曾慷 吕玲 周松裕 龙綮新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990 2 5 5 )
利用真鲷虹彩病毒 (RSIV)核苷酸还原酶小亚单位 (RNRS)基因保守区设计的一对引物 ,建立了鳜鱼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 (ISKNV)特异的PCR检测体系。运用该体系检测ISKNV ,具有简便、快速、敏感、特异等特点 ,为诊断与预防ISKNV提供了一个重...
关键词: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 聚合酶链反应 虹彩病毒 
乌鳢腐皮病病理形态学研究被引量:4
《淡水渔业》1999年第8期8-10,共3页舒新华 曾慷 金燮理 陈可毅 
湖南省教委(98 B053)资助;湖南省科委(01 -951 -07)资助
乌鳢腐皮病的 主要眼观病 变是病鱼体 表鳞片脱落,皮 肤溃烂,有出 血和炎 性渗出 物。主要组织学所见是局部皮肤和骨骼肌急性炎症反 应和坏死。肝 脂肪变性,肾间质充血,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变性。肝脏和肾脏细胞肿胀,线粒体结构模...
关键词:乌鳢 腐皮病 病理形态学 
乌鳢腐皮病致病细菌的研究被引量:7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第5期395-398,共4页曾慷 舒新华 金燮理 陈可毅 肖克宇 
湖南省科委项目!(0 1- 951- 0 7);湖南省教委资助!(98B0 53)
为了解乌鳢腐皮病发病原因,对具典型乌鳢腐皮病症状的病鱼显症部位的肌肉和肾脏进行了细菌分离和鉴定,并用分离菌株对乌鳢进行了人工感染和体外药物筛选试验.从病鱼显症部位肌肉和肾脏分离出8个菌株,人工感染试验证实2株为腐皮病致病菌...
关键词:乌鳢 腐皮病(鱼) 致病菌 嗜水气单胞菌 
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ISKNV)感染途径、宿主范围及对温度敏感性的研究被引量:18
《中国病毒学》1999年第4期353-357,共5页曾慷 何建国 翁少萍 黄志坚 侯可挺 罗均任 黄伟平 陈炯恒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ISKNV)无细菌滤液通过肌肉注射、划痕浸泡、腹腔注射和口服等四种感染途径,人工感染健康鳜鱼(Sinipercachuatsi),四种途径都能引起典型的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病。通过腹腔注射感染途径,病毒滤液在25~34℃条...
关键词:感染途径 宿主范围 温度敏感性 ISKNV 鱼类疾病 
紫外线杀灭中华鳖和乌鳢体表4种致病菌的研究被引量:4
《内陆水产》1999年第4期2-3,27,共3页金宏 金燮理 肖克宇 曾慷 舒新华 
报导了采用ZSZ253.7nm无臭氧石英紫外线杀菌灯,照射中华鳖斑点病病原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hydrophila)、奇异变形杆菌(Proteusmirabilis)和疖疮病病原菌点状气单胞菌(A.pun...
关键词:紫外线 病原菌 中华鳖 乌鳢 
乌鳢腹水病防治药物的筛选被引量:3
《水产养殖》1999年第2期15-16,共2页舒新华 曾慷 金燮理 肖克宇 
湖南省科委重点资助!01-951-07
采用纸片法研究了乌鳢腹水病病原菌对21种药物的敏感性,病原菌对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诺氟沙星和卡那霉素高度敏感。复方新诺明、诺氟沙星和卡那霉素治疗乌鳢腹水病效果显著.且以药饵和药物浸浴相结合的治疗方式效果最佳。
关键词:乌鳢 腹水病 防治药物 治疗 
鳜暴发流行病病毒性病原研究被引量:52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第5期74-77,共4页何建国 翁少萍 黄志坚 曾慷 
患病鳜肾脏、脾脏、肝脏、心脏、鳃中发现二十面体病毒粒子,肾脏和脾脏是其感染主要器官.成熟病毒粒子直径150nm,核心球状,直径105nm.受感染细胞肿大,直径为正常细胞3~4倍,细胞核萎缩,为正常细胞核直径1/3.病...
关键词: 病毒 传染性 脾肾坏死病毒 ISKNV 
中华鳖红肿病的病理形态学观察被引量:1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第2期150-153,共4页戴振炎 陈可毅 萧克宇 曾慷 
报道了由嗜水气单胞菌引起的中华鳖红肿病的病理形态学.此病临床上表现为皮肤出血和肿胀.剖检发现体腔内有带血液体,肝、脾、肾肿大.组织病理变化的特征为:a.肝变质性炎症,肝细胞水泡变性和间质组织增生;b.肾小球充血,肾小...
关键词:鳖病 细菌病 病理学 红肿病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