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芝春

作品数:8被引量:58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动脉粥样硬化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米色胰岛素抵抗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实用预防医学》《临床与病理杂志》《中国药物警戒》《中南医学科学杂志》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PR结构域蛋白16结构及功能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临床与病理杂志》2017年第4期841-848,共8页谌倩芸 杨芝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673491);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2015JJ3140)~~
PR结构域蛋白16(PR domain-containing 16,PRDM16)(PRD1-BF-1-RIZ1结构域同源蛋白16)是PRDM基因家族成员之一,除了参与白血病发病过程,还与发育异常相关。此外,PRDM16还参与多种干细胞(如神经干细胞、造血干细胞)的分化调控。大量文献...
关键词:PRDM16 结构 生物学功能 分化 发育 
脂肪组织生物学研究进展被引量:6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2016年第5期579-585,共7页李晴晴 杨芝春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5JJ3140)
脂肪组织包括白色脂肪,棕色脂肪及米色脂肪。白色脂肪以储能为主,过量积聚可诱发肥胖;棕色/米色脂肪属于产热脂肪,具有潜在的抗肥胖作用。三种脂肪细胞在组织分布、能量代谢及细胞因子分泌等方面有所差异,因此,聚焦三种脂肪细胞的生物...
关键词:白色、棕色、米色脂肪 能量代谢 细胞因子 肥胖 
产热型脂肪分化调控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1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4年第8期859-864,共6页马翊鹏 杨芝春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资助项目(81001464)
脂肪组织是调节人体能量代谢的重要器官。储能型脂肪(白色脂肪)过量积累可导致肥胖,引发健康问题,而产热型脂肪(棕色/米色脂肪)通过线粒体的氧化产热消耗能量,具有潜在的抗肥胖作用。研究显示产热型脂肪可由众多前体细胞分化而来,其分...
关键词:产热型脂肪 棕色脂肪 米色脂肪 动脉粥样硬化 PRDM16 PPARΓ SIRT1 
内皮特异和富含miRNAs对血管功能的影响
《临床与病理杂志》2014年第6期773-778,共6页吴艳 杨芝春 彭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373409);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3JJ2008)~~
MicroRNAs(mi RNAs)是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的一组不编码蛋白的小分子RNA,由含茎环结构的mi RNA前体经核糖核酸酶(Dicer)加工后形成。在真核生物中,mi RNA s具有组织特异性和时序性,只在特定的组织和发育阶段表达,在细胞的分化、生长和...
关键词:内皮特异miRNAs 内皮富含的miRNAs 血管功能 
糖基化终产物与糖尿病血管并发症被引量:8
《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2012年第1期30-34,共5页戴丽 杨芝春 李元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001464)~~
糖尿病时糖基化终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生成与蓄积不仅加速糖尿病本身的发展,还与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神经性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等慢性并发症密切相关。AGEs与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ation...
关键词:糖基化终产物 糖基化终产物受体 糖尿病血管并发症 
浅谈药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因材施教”被引量:9
《实用预防医学》2010年第8期1693-1694,共2页杨芝春 胡长平 
在药理学实验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的专业、层次以及能力、兴趣等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充分利用有限的学习时间与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药理学实验方法 ,并尽可能给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自主解决问题的机会,从而更好地贯彻因材施...
关键词:药理学 实验教学 因材施教 
3,4,5,6-四羟基口山酮抑制ApoE基因缺陷小鼠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及机制被引量:4
《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2006年第3期185-189,F0003,共6页肖红波 李年生 贾素洁 杨芝春 郭韧 胡高云 李元建 
目的:研究3,4,5,6-四羟基口山酮抑制ApoE基因缺陷小鼠动脉粥样硬化(AS)形成的机制及其与内源性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剂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的关系。方法:32只小鼠分为4组(n=8):正常对照组(C57BL/6 J小鼠,等体积溶媒灌胃);模型组...
关键词:3 4 5 6-四羟基(口山)酮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血脂 红细胞变形性 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 APOE基因缺陷小鼠 
国内外加替沙星不良反应病例报道浅析被引量:26
《中国药物警戒》2006年第5期267-270,共4页邓晟 尹桃 杨芝春 倪渊 
目的通过总结加替沙星的不良反应,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1999~2006年6月国内外报道的71例加替沙星不良反应病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加替沙星所致不良反应临床表现多样,能导致多系统-器官损害。结论重视加替沙星的不良反应...
关键词:加替沙星 不良反应 文献分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