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天明

作品数:60被引量:934H指数:1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红外相机黄土高原国家公园东北虎种群更多>>
发文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发文期刊:《草业科学》《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人与生物圈》《干旱区资源与环境》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科技创新助力虎豹保护
《北方传媒研究》2025年第1期16-16,共1页王天明 
很高兴与大家齐聚在有“北国江城”之称的吉林市,共同庆祝东北虎豹文化国际传播中心的成立。众所周知,虎豹在中国和世界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它们象征着威严与勇猛,体现了人们对力量的崇拜。在生态保护中,虎豹更是最负盛名的旗舰物种。...
关键词:林海雪原 生命之歌 生态保护 森林之王 食物链 吉林市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虎豹及其有蹄类猎物对人类干扰的时空响应
《兽类学报》2024年第6期665-680,共16页李梓琛 周雨瞳 曹冉星 贾康宁 麦晓烔 冯佳伟 王天明 
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2019FY101700,2021FY100700)。
人类作为超级捕食者所产生的直接捕杀或间接恐惧效应,会引起野生动物时间或空间上的行为响应。在人和野生动物共存景观中,探究捕食者和猎物响应人类干扰的时空策略对生物多样性保护至关重要。本研究于2018年1—12月,在东北虎豹国家公园...
关键词:红外相机 活动节律 人-野生动物共存 捕食者-猎物相互作用 人类干扰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梅花鹿活动节律及其对道路的响应
《生物多样性》2024年第11期192-208,共17页麦晓烔 康佳 李梓琛 王天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171654);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2021FY100700)。
活动节律是动物应对种间竞争、捕食风险和环境条件变化的重要适应性特征,探究野生动物的日活动节律特征,对于深入理解物种的生存策略及其对人类干扰的行为响应至关重要。本研究于2021年4月至2022年3月,在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利用红外相机...
关键词:梅花鹿 红外相机 活动节律 活动水平 道路 
基于红外相机技术的天津城市地栖哺乳动物昼夜活动节律评价
《生物多样性》2024年第8期41-53,共13页卢佳玉 石小亿 多立安 王天明 李治霖 
国家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2019FY101700,2021FY100702);北京师范大学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项目(K202304)。
城市化进程可导致自然栖息地大量丧失和破碎化,继而影响野生动物的活动节律和生态位关系。因此对各物种活动节律和生态位关系的精准评价是理解城市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的关键基础。为探究地栖哺乳动物昼夜活动节律以及物种之间的时间生...
关键词:城市化 红外相机技术 地栖哺乳动物 昼夜活动节律 时间生态位关系 
地形对温带密林下灌草层地上生物量分异的影响——以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为例
《广西植物》2024年第8期1512-1523,共12页王乐 牟溥 王天明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CAFYBB2023MA01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971539);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9FY10170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生态保护与修复研究所横向项目(202204021-4102)。
为探讨地形对林下灌草层植物生物量的影响,该研究采用嵌套设计法在东北虎豹国家公园调查了138个密林下样地共1685个植物样方,通过嵌套方差分析与有序逻辑斯蒂回归模型对林下灌草层植物生物量受地形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
关键词:林下灌草层植物 有蹄类动物食物资源 地形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 有序逻辑斯蒂回归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植物DNA微条形码数据库被引量:1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年第4期623-628,共6页吴峰 温佩颖 唐志珍 李青鉴 朱頔 王天明 葛剑平 王红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2071494)。
DNA宏条形码技术已成为环境DNA分析的常用手段,选择合适的引物并建立本地微条形码数据库,对于环境DNA结果的进一步探究十分重要.本文通过数字模拟PCR技术,对食草动物环境DNA研究中常用的3个微条形码进行比较,发现psbCL具有最高或略低于...
关键词:植物DNA微条形码 环境DNA DNA宏条形码 条形码数据库 psbCL 
森林放牧对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年第4期661-673,共13页胡永春 王丽博 朱逸晓 冯佳伟 王天明 
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资助项目(2021FY100700)。
选取典型的放牧区和非放牧区,采用分层抽样设立了100个样方(放牧区47个、非放牧区53个),采用高通量测序数据并结合大数据分析的方法探讨了森林放牧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放牧显著增加了土壤密度(P=0.0...
关键词:放牧 土壤理化性质 土壤养分池 土壤微生物群落 国家公园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森林声景的昼夜和季节变化被引量:7
《生物多样性》2023年第1期66-82,共17页孙翊斐 王士政 冯佳伟 王天明 
国家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2019FY101700,2021FY100702)。
被动声学监测技术和声学指数通过对音频数据的时频域特征进行定量分析,可以反映声景的复杂度、多样性和健康程度等,已经成为评估生物多样性变化的重要手段。本研究从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在东北虎豹国家公园采集了52个点的声学数据,计...
关键词:生态声学 森林声景 声学指数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 生物多样性监测 
鸟类迁徙对图们江下游湿地声景时间格局的影响被引量:2
《生物多样性》2023年第1期83-96,共14页王士政 孙翊斐 李珍珍 舒越 冯佳伟 王天明 
国家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2019FY101700,2021FY100702)。
声景生态学是一个相对较新和快速发展的研究领域,被动声学监测技术和声学指数已经成为研究湿地鸟类和声景多样性的重要方法。本研究评价了鸟类迁徙对中国东北图们江流域下游湿地声景日、月和季节变化的影响。我们从2020年11月至2021年1...
关键词:生态声学 声景监测 声学指数 功率谱密度 图们江下游湿地 候鸟迁徙 
中国野生动物红外相机监测与研究:现状及未来被引量:43
《生物多样性》2022年第10期230-255,共26页肖治术 肖文宏 王天明 李晟 连新明 宋大昭 邓雪琴 周岐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971441);中央林业改革发展资金;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监测与研究网络运行经费。
智能传感器、人工智能、信息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的创新应用极大地提升了人类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恢复方面的潜力。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案例,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1)对过去30年间(1991–2021年)中国野生动物红外相机监测研究相关文献...
关键词:红外相机技术 野生动物监测 物种编目 动物行为 生态学 保护管理 自然保护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