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萍

作品数:8被引量: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报刊活动刘师培辛亥革命《扬子晚报》采访者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新闻世界》《东南传播》《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江苏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刘师培报刊活动及报刊思想研究
《新闻界》2016年第8期6-11,共6页艾萍 
2014-2016年江苏省教育厅项目"扬州名人刘师培报刊活动研究"(2014SJB781)
刘师培是扬州仪征人,清末民初的国学大师,与章太炎相媲美;一生历经辛亥革命、袁世凯复辟帝制、五四运动三个时期,其报刊活动与政治活动、学术活动相互交织。刘师培的报刊活动前期主要宣传排满反帝的革命思想,中期主要宣传无政府主义的...
关键词:刘师培 报刊思想 辛亥革命 
清末民初报刊的公共性研究——以梁启超、刘师培的报刊活动为探究对象被引量:2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4年第2期153-154,共2页艾萍 
江苏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现代视野下的梁启超启蒙思想研究"(项目编号:2013SJB720012)的研究成果
媒体的公共性主要表现为它是否能够提供一种政治性辩论的、非歧视性的、自由的空间.有学者认为,传媒的公共性指的是传媒作为社会公器服务于公共利益的形成与表达的实践逻辑,其服务的对象必须是公众,其平台和话语必须公开,其使用和运作...
关键词:报刊活动 清末民初 梁启超 刘师培 共性研究 中国知识分子 公共性 主要表现 
《扬州晚报》文化副刊《绿杨风》探析——以头版“扬州解密”为例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112-115,共4页艾萍 李清 
2012年江苏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2XSB016)
"凸现地方文化,描摹风土人情"是《扬州晚报》文化副刊《绿杨风》的办刊方针。《绿杨风》一直致力于挖掘地域文化资源,突出地方文化特色,头版"扬州解密"专栏得到读者的高度评价。通过对"扬州解密"专栏进行分析,归纳《绿杨风》文化副刊的...
关键词:扬州晚报 绿杨风 地方文化副刊 扬州解密 
“辛亥百年”人物报道写作特点分析——以《南方都市报》和《楚天都市报》为例被引量:2
《写作》2012年第12期18-22,共5页艾萍 张力 
引言 2011年,辛亥革命100周年,为了纪念这次伟大的革命运动,国内媒体都进行了不同程度和规模的报道策划。本文选取当年辛亥革命发生的两个重镇,武汉和广州两座城市中有代表性的媒体《楚天都市报》和《南方都市报》关于“辛亥革命...
关键词:《楚天都市报》 《南方都市报》 人物报道 写作 辛亥革命 报道策划 革命运动 历史事件 
《扬子晚报》教育新闻特点研究
《新闻世界》2011年第11期37-38,共2页陆康洁 艾萍 
《扬子晚报》教育新闻作为《扬子晚报》重要板块之一,做出了自己的品牌与特点,一是题材从单一到丰富,作者队伍呈现多元化;二是文风清新自然;三是稿件配置、版面组合呈现体系化。变化原因有四:组建强大的通讯员队伍;加强人才引进战略;办...
关键词:《扬子晚报》 教育新闻 改版 
新媒体环境下报纸副刊发展策略分析——以《扬子晚报》为例
《东南传播》2011年第11期87-89,共3页艾萍 张岩 
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网络、手机、ipad、i-phone等新媒介形式出现,传媒、通讯、应用软件、电子工业等领域相互渗透,新媒体环境下传统报纸副刊如何生存与发展受到严重考验,报纸必须制定新的策略适应竞争环境。本文以《扬子晚报》为例...
关键词:新媒体 报纸副刊 内容特征 互动 
网络舆论监督研究——以“我爸是李刚”事件为例被引量:2
《东南传播》2011年第10期49-51,共3页艾萍 吴余 
网络舆论作为互联网时代民意表达的一种方式,在各类公共事件的传播扩散和解决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监督作用。本文通过对"我爸是李刚"事件的传播过程和网络舆论的形成过程进行分析,对网络舆论的开放性、互动性、主体的大众性和虚拟...
关键词:网络 舆论监督 民意 
民生新闻的情感元素探析被引量:3
《东南传播》2010年第5期54-57,共4页艾萍 管惠洁 
随着媒体竞争的日趋激烈,受众需求日益多元化,再加上民生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于是情感元素也越来越丰富。本文从民生新闻中的情感元素产生、民生新闻的研究对象以及情感信息的表达方式着手分析情感类新闻存在的优缺点,由此可以看出情感...
关键词:民生新闻 情感元素 采访者 采访对象受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