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裕伟

作品数:11被引量:13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海德堡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形而上学超越论领会存在者《存在与时间》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哲学研究》《清华西方哲学研究》《哲学分析》《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真理的结构及其在哲学各主题之关联中的位置被引量:1
《哲学研究》2018年第4期103-115,129,共14页A.F.科赫 谢裕伟 
我们持续不断地提出真之诉求,这一基本事实是我们哲学思考的出发点。真理包含了三个层面:实在论层面、实用主义层面和现象性层面,它们在根本上相互关联着,这使得真理概念具有了一个三元结构。这三个层面之间的关系引导我们进一步思考"是...
关键词:真理的事实 客观性设定 三元结构 “是” 时间 
基础存在论何以是“存在论”的——海德格尔早期思想的基本构架及其内在困境被引量:2
《哲学研究》2017年第6期74-82,共9页谢裕伟 
海德格尔意识到,传统"普全式存在论"的指导原则即"最高普遍性"不适合展开对"存在本身之意义"的追问,因而他以多种存在概念的"原初统一性"为原则来组建"基础存在论",并将其最终目标界定为"存在本身"如何展开的问题。在原初统一性原则的...
关键词:最高普遍性 基础存在论 原初统一性 存在本身的展开 境域图型的统一性 
自身之在与感恩之情:致哲学家迪特·亨利希被引量:1
《清华西方哲学研究》2017年第1期153-169,共17页曼弗雷德·弗兰克 谢裕伟 
作者在文中回忆了自己与亨利希在海德堡时的交往经历,涉及亨利希的授课情形和面对学生运动时采取的策略,并进一步评述了亨利希自50年代到80年代的主要学术活动和哲学思想,包括他分析哲学文本时采取的'论证性重构'方法、他以自身意识为...
关键词:亨利希 论证性重构 自身意识 
存在类比与存在意义——对青年海德格尔存在问题诸种形态的历史性考察被引量:1
《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2015年第1期267-296,共30页谢裕伟 
<正>《存在与时间》将自己的任务标明为追问并回答'存在本身的意义'(Sinn von Sein(u|¨)berhaupt)~②问题。何种问题称得上是关于'存在本身之意义'的问题?存在问题何以会以存在意义问题的方式呈现?在海德格尔那里,关于存在的问题一开...
关键词:存在类比 《存在与时间》 历史性考察 意义问题 问题域 存在者 发展阶段 布伦塔诺 智者篇 范畴理论 
开拓性分析与创造性批判并重——评方向红《时间与存在》
《哲学分析》2015年第4期16-27,共12页谢裕伟 
《时间与存在》第一部分基于胡塞尔晚期的时间现象学手稿对感知与想象的关系、原自我与原非我的关系以及睡眠、死亡等问题作出了细致的现象学分析,其中时间意识的"视差现象"为解决胡塞尔自我概念的难题提供了依据,而原非我的概念则为解...
关键词:《时间与存在》 胡塞尔 海德格尔 现象学 
黑格尔论逻辑大爆炸与逻辑空间的进化
《清华西方哲学研究》2015年第1期351-367,共17页安东·弗利德里希·科赫 谢裕伟 
自亚里士多德起,揭示逻辑空间的普遍结构,并创制出不同的逻辑空间拓扑结构就是形而上学的任务。黑格尔的形而上学将逻辑空间刻画为受进化所支配,这是高度非标准的形而上学。本文论证了为什么我们应该在黑格尔进展到定在理念的第一个逻...
关键词:黑格尔 形而上学 逻辑空间 循环否定 
形而上学及其当代命运--A.F.科赫教授访谈被引量:4
《世界哲学》2015年第2期47-53,共7页A.F.科赫 谢裕伟 
A.F.科赫教授因其对康德与德国观念论(尤其是黑格尔)的深入研究而著名,此外他非常熟悉分析哲学与实用主义的当代成果。这使他能够以一种不同于其前辈诠释者的方式来理解德国哲学,并以一种完全不同于布兰顿和麦克道威尔这两位当代著名的...
关键词:科赫 德国观念观 论证-分析性重构 形而上学 
黑格尔逻辑学中否定的自关联被引量:3
《世界哲学》2014年第6期26-42,共17页A.F.科赫 谢裕伟 
在黑格尔逻辑学中,否定以多种形态出现,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自关联的否定。对集合论中的自反单元集以及说谎者悖论的分析表明,自关联的否定不仅出现在黑格尔逻辑学之中,而且一直运行在我们的推论性思想中。不过在黑格尔逻辑学中,否定一...
关键词:说谎者悖论 无基性 它自己的它物 映象 
形式指引与实际生命的意向性——海德格尔早期现象学方法研究
《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2013年第1期321-354,共34页谢裕伟 
对于海德格尔而言,"‘现象学’这个词本来就意味着一个方法概念"。2在《存在与时间》第七节以及马堡讲座《现象学之基本问题》第五节,他都声称自己在讨论方法。但在这些文字中,海德格尔对方法的阐释首先是原则上的而不是操作上的,也就是...
关键词:《存在与时间》 意向性 马堡 宗教现象学 七节 那托普 存在者 弗赖堡 存在论 实际性 
充足根据律与康德哲学的开端被引量:2
《现代哲学》2013年第5期52-58,共7页谢裕伟 
本文以康德1755年教职资格论文《对形而上学认识的诸首要原则的新阐释》为基础,以充足根据律问题为主线,展示康德前批判时期的哲学思考与莱布尼茨-沃尔夫学派之间的复杂关系。在当时,莱布尼茨和沃尔夫的阐释使充足根据律获得了成为形而...
关键词:充足根据律 自因 潜能-现实 自由意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