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志华

作品数:27被引量:40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误读道家思想写作教学布莱希特思维能力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哲学宗教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社会科学辑刊》《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兰州学刊》《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青蓝工程”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戏曲美学对梅耶荷德的影响被引量:1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期76-80,共5页邵志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BZW017)
在中西文化激烈碰撞与交融的历史大潮中,俄苏戏剧大师梅耶荷德以中国戏曲美学精神为重要参照,进行了"假定性"演剧理论与导演实践的革新探索。梅耶荷德的"假定性"演剧观是对当时戏剧表演中占统治地位的自然主义的反拨,旨在打破舞台上自...
关键词:中国戏曲 梅耶荷德 假定性戏剧 自然主义 
20世纪前期中国文艺美学对西方的影响被引量:1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期70-77,共8页邵志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BZW017);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16JZD030)
20世纪前期是中西文化急剧碰撞和交融的特殊时代。伴随着"西学东渐"的滚滚大潮,一度沉寂的古老东方文化亦曾再漾涟漪而掀起西进的热潮,中国哲学和文学艺术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具象表现以空前规模进入西方世界,汇聚成"中学西传...
关键词:中学西传 文化过滤 中国文化艺术 他者 
“美善相乐”与文艺的价值追求被引量:2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期71-76,共6页邵志华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3BZW017)
荀子在《乐论》中所提出的"美善相乐"美学观点,是中国传统美学的主要特征之一。此种美善相兼的观念在西方思想传统中亦渊源久远,直至康德确立了艺术的审美自主原则才有重新定位。"美善相乐"的实践互动具体体现为"以美储善、善中孕美",...
关键词:“美善相乐” 文艺作品 以美储善 善中孕美 
中国美学精神对西方现代绘画的影响被引量:1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5年第4期64-69,共6页邵志华 杨菊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世纪前期中国美学精神对西方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13BZW017);江苏省"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培养对象基金资助项目(2014)
受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美学精神的启示和影响,西方现代绘画的某些精神要义与中国艺术有着内在同构性。考察西方现代绘画的艺术实践,可以管窥到其受到中国美学精神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一是运用写意语言,夸张变形表现"象外之意";二是凸现线...
关键词:西方现代绘画 写意表现 书法绘画 东方禅学 
中国道家思想对尤金·奥尼尔的影响被引量:1
《求索》2014年第12期86-90,共5页邵志华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世纪前期中国美学精神对西方的影响"(12YJCZH171);江苏省"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培养对象基金资助项目(2014)
美国剧作家尤金·奥尼尔一生心仪中国文化,尤其对道家思想情有独钟,道家思想不仅影响其生活方式和人生态度,并深深浸润于其戏剧创作,使其作品闪烁着"道"的智慧与光芒:如无为无欲、消极遁世;阴阳对立、相反相成;循环回归、周而复始等。...
关键词:道家思想 尤金·奥尼尔 精神救赎 
中国道家思想对赫尔曼·黑塞的影响被引量:2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96-101,共6页邵志华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世纪早期中国美学精神对西方的影响"(项目编号:12YJCZH171);江苏省"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培养对象基金(2014)资助项目
黑塞一生深受中国文化浸染,尤其偏爱老庄。以老庄为代表的中国道家思想不仅影响其生活和思维方式,并广泛浸润其文学创作,成为他构建自身文学审美观的重要精神依据。如万物源道的人生悟境,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上善若水的处世态度,循环齐...
关键词:黑塞 道家思想 自我追寻 
中国老庄思想对布莱希特创作的影响被引量:1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635-638,651,共5页邵志华 
2013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世纪前期中国美学精神对西方的影响研究"(13BZW01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2YJCZH171);江苏省"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培养对象基金(2014)资助项目;江苏省"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培养对象基金(2014)资助项目
中国古典哲学智慧对布莱希特影响颇多。然而,对布莱希特影响最大的中国哲人,并非学界较普遍以为的墨子,而是老庄。纵观布莱希特的文学创作,可以看到老庄思想对布莱希特的浸润:一是老子"守弱曰强"的处世哲学,二是庄子"有用之患"的人生智...
关键词:布莱希特 老庄思想 守弱曰强 有用之患 
东方艺术精神与西方绘画的现代嬗变被引量:2
《江西社会科学》2014年第10期85-89,共5页邵志华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世纪前期中国美学精神对西方的影响"(12YJCZH171);江苏省"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培养对象基金(2014)资助项目
西方绘画由传统向现代的审美转型有其自身社会文化语境,而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艺术精神则是其重要的精神来源之一。19世纪后半叶中国美术和日本浮世绘等东方艺术在西方的大量出现,为西方绘画的现代革新获得了创新的启示,在强调"主观表现...
关键词:东方艺术精神 西方现代绘画 主观表现 
误读视阈下布莱希特对中国戏曲的接受被引量:1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44-48,共5页邵志华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3BZW01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2YJCZH171)
布莱希特的叙述剧"间离效果"理论作为对欧洲传统亚氏戏剧之革新,在"演员与角色的辩证关系"、"演员与观众的辩证关系"两个层面受到中国戏曲的启发影响。布氏对中国戏曲的认知与解读既敏锐捕捉了其中的某些美学特质,同时也存在误读。在艺...
关键词:布莱希特 间离效果 中国戏曲 文化误读 
误读视阈下意象派对中国古诗之接受被引量:3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42-46,共5页邵志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BZW01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2YJCZH171)
中国古诗在意象营造、意象并置及简练含蓄等方面为美国意象派诗歌提供了营养,对意象派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然而,其影响实现的过程并非等量和直线,而是误读视阈下的一种再阐释、再理解。其一是汉学家和意象派诗人的汉诗译作存...
关键词:中国古诗 意象派 文化误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