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敬华

作品数:59被引量:224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电化学传感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电化学行为DNA电化学更多>>
发文领域:理学医药卫生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发文期刊:《基础医学教育》《分析试验室》《海峡药学》《合成化学》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教育厅资助项目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核酸适配体与DNA长距自组装的电化学传感器定量检测赭曲霉毒素A被引量:1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4年第19期181-187,共7页陈文倩 杨宁 林丽芳 陈观宇 许丽兰 陈敬华 张建中 
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JAT231229);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0J01999)。
目的开发一种基于核酸适配体与DNA长距自组装的电化学传感器用于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OTA)的快速、灵敏检测。方法在磁珠表面修饰核酸适配体,特异性识别OTA,并释放引物链。通过磁性分离将引物链分离出来,并利用电极界面的捕获探针(...
关键词:赭曲霉毒素A 核酸适配体 DNA自组装 电化学传感器 
基于四面体DNA框架的循环信号放大策略用于microRNA的电化学检测
《分析试验室》2024年第2期274-281,共8页黄静 戴志龙 陈观宇 饶盼详 杨宁 许丽兰 陈敬华 章溪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2J01207)资助。
基于四面体DNA框架和G-四链体(G4)结构,利用靶标介导的无酶链置换循环信号放大策略,构建了一种电化学传感策略,用于microRNA-21的高灵敏检测。根据靶标(microRNA-21)序列设计四面体DNA框架发夹探针,当靶标存在时,其与四面体DNA框架上的...
关键词:微小RNA 四面体DNA框架 循环信号放大 DNAZYME 电化学传感 
药食两用植物源性纳米囊泡在疾病治疗领域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22年第6期477-488,共12页陈婷婷(综述) 卢诗 马丙香 曾鲁鹏 朱耿桢 陈敬华(审校) 
福建省科技创新联合资金项目(2019Y9008);福建医科大学启航基金(2021QH2015)。
药食两用植物源性纳米囊泡(medicinal and edible plant-derived nanovesicles, MEPNs)是由药食两用植物细胞分泌的具有脂质双分子层的纳米级囊泡,广泛存在于植物的根、茎、叶和果实中[1-2],富含植物源性核酸、蛋白和脂质等生物活性成分...
关键词:药食两用植物源性纳米囊泡 产生途径 组成成分 分离方法 表征方法 疾病治疗 
基于芦荟皮层外泌体样囊泡的创面修复作用被引量:1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22年第6期489-497,共9页曾鲁鹏 王华英 施婉华 李春艳 陈敬华 
福建省科技创新联合资金项目(2019Y9008)。
目的 研究芦荟皮层外泌体样囊泡(rAEVs)在创面修复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激光共聚焦成像和流式细胞分析验证rAEVs被细胞摄取的可行性。通过自由基清除及细胞内活性氧水平测定实验,验证rAEVs的抗氧化作用。采用划痕和Transwell实验验证rAEV...
关键词:芦荟皮层外泌体样囊泡 抗氧化 细胞增殖和迁移 创面愈合 
吖啶酮衍生物在医药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2
《海峡药学》2020年第12期91-94,共4页郑凯雯 潘凯云 陈巧红 孙伟明 康杰 陈敬华 
福建省科技创新联合资金项目(2017Y9122);福建医科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910392012)。
吖啶酮是一类含氮杂环有机化合物,具有良好的生理、药理活性。本综述重点回顾总结了近年来吖啶酮衍生物在抗肿瘤、抗病毒、抗寄生虫、抗炎等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对吖啶酮衍生物类药物的研发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吖啶酮类衍生物 抗肿瘤 抗病毒 抗炎 医药 
新型2,2′-联吡啶铽配合物的荧光性质及荧光探针作用被引量:1
《海峡药学》2020年第11期94-98,共5页郑建蕾 康杰 陈敬华 
目的以2,2′-联吡啶(L=2,2′-bipy)为配体合成Tb(Ⅲ)配合物,并利用其强荧光发射原理作为荧光探针进一步降低血清白蛋白的检测限,同时确定合成配合物的最佳方法。方法使用普通溶剂法制备二元、三元铽配合物,在380nm波长紫外光谱下探测配...
关键词:Tb(Ⅲ)配合物 荧光性质 蛋白检测 
一种用于microRNA-21浓度检测的荧光传感方法的建立
《福建医药杂志》2020年第1期132-134,F0003,共4页章德昆 陈婷婷 陈魁 王力群 龚超 李嵩 夏垚坤 陈敬华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2017J01226)。
目的建立一种用于microRNA-21(miRNA-21)浓度检测的,基于聚多巴胺纳米粒子(PDANs)的荧光传感方法。方法Ce6标记的捕获探针(Ce6-DNA)在Ca^2+的介导下吸附在PDANs表面,荧光被猝灭。miRNA-21和Ce6-DNA杂交后,使其从PDANs表面解吸附,荧光恢...
关键词:聚多巴胺纳米粒子 MIRNA-21 DNA探针 荧光检测 
基于铜纳米线放大的汞离子高灵敏比色检测法被引量:4
《分析试验室》2020年第1期28-32,共5页李光文 王美丽 方权辉 黄胜 陈敬华 陈伟 张兰 唐淑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874019,21675024);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7J01575,2017J07001,2016J01049,2016Y9056);福建省卫生厅青年基金项目(2017-1-64)资助
将滚环扩增技术与铜纳米线相结合进行信号放大,建立高选择性、高灵敏的汞离子比色检测新方法。以链霉亲和素修饰的磁珠为探针捕获和分离基质,将生物素修饰的引物链固定到其表面。汞离子存在时,模板链将通过T-Hg^2+-T作用与引物链结合。...
关键词:滚环扩增技术 铜纳米线 磁珠 汞离子 比色检测 
纳米钯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用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检测被引量:2
《分析试验室》2019年第11期1263-1267,共5页林倩 石冬梅 金昌滔 陈敬华 吴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874019);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2019J01681,2016J01768)项目资助
基于目标诱导适配体片段连接,以修饰于电极表面的纳米Pd作为适配体固定平台,构建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方法将VEGF适配体切成两段,其一为捕获探针,通过Pd-S键固定在以电沉积和二硫苏糖醇(DTT)封闭相结合法...
关键词:纳米钯 适配体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近红外荧光探针在细胞与生命体中对重金属离子检测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广东化工》2019年第12期73-75,共3页吴万豪 方垚 罗登旺 王永好 王永净 李小娟 李春艳 陈敬华 兰建明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2016J01685
工业生产中产生的重金属离子如果没有经过处理即排放到自然界中就会造成重金属污染,导致严重的健康和环境问题。因此,重金属离子的检测非常重要。本文介绍了近年来近红外荧光探针在细胞与生命体中对重金属离子检测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
关键词:重金属离子 近红外 荧光探针 检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