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东林

作品数:107被引量:381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安徽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文化DEA制造业高技术服务业上市公司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社会学电子电信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所获基金:全国统计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全国统计科学研究计划重点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安徽省软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数字生活对大学生就业焦虑程度的影响机制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97-104,共8页韩东林 刘畅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财税政策促进安徽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机理、效应与路径选择研究”(AHSKZ2022D15)。
数字生活是智媒时代的新兴生活方式,为探究就业影响因素提供了新视角。实证研究表明,数字生活显著提高了大学生的就业焦虑程度,就业期望在此路径中存在部分中介作用,同时自我效能感正向调节就业期望。调研结果显示,大部分毕业生公考和...
关键词:数字生活 就业焦虑 就业期望 自我效能感 
数字技术对制造业绿色发展的影响效应研究
《新疆财经大学学报》2024年第4期47-57,共11页韩东林 韩梦琦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财税政策促进安徽省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机理、效应与路径研究”(AHSKZ2022D15)。
数字技术与制造业绿色发展之间存在着紧密且复杂的关系。文章选取2012—2021年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构建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门槛回归模型,对数字技术促进制造业绿色发展的影响机制与门槛效应进行实证研究。...
关键词:数字技术 制造业绿色发展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产业结构升级 
“双循环”下我国数字文化消费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1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3期31-42,共12页韩东林 宣文娟 
国家统计局全国统计科学研究优选项目(2021LY018)“后疫情时期促进我国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财税政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普及形成的数字文化消费在文化消费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在促进经济增长、推动文化产业升级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着显著作用。采用2015—2020年中国28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双向固...
关键词:双循环 数字文化消费 性价感知 
农产品流通数字化能否提高农业经济韧性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1期19-32,共14页韩东林 杨倩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财税政策促进安徽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机理、效应与路径选择研究”(AHSKZ2022D15)。
流通是生产和消费间的重要纽带,农产品流通数字化促进生产、流通、消费的良性循环。文章基于2012—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研究了农产品流通数字化对农业经济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农产品流通数字化能够显著提高农业...
关键词:农产品流通数字化 农业经济韧性 城乡收入差距 空间杜宾模型 
数字技术促进居民文化消费潜力释放机制被引量:1
《武汉商学院学报》2023年第4期43-49,共7页韩东林 宣文娟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2022年度)《财税政策促进安徽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机理、效应与路径选择研究》(项目编号:AHSKZ2022D15)。
数字经济时代,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新经济业态快速发展,改变了传统消费模式,对文化消费数字化转型及文化消费潜力释放产生重要影响。全面释放居民文化消费潜力已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测算数字技术发展水平和...
关键词:数字技术 文化消费潜力 技术创新 
数字普惠金融、新型数字基础设施与居民文化消费潜力释放被引量:5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23年第4期105-113,共9页韩东林 方璐瑶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财税政策促进安徽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机理、效应与路径选择研究”,项目编号:AHSKZ2022D15。
文化消费是我国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消费升级的重要体现,释放居民文化消费潜力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满足居民美好文化追求的关键举措。以2011—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为基础,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及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对居...
关键词:数字普惠金融 新型数字基础设施 文化消费 消费潜力 
文化产业数字化促进文化消费升级机制研究被引量:1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2期47-55,共9页韩东林 李振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AHSKZ2022D15)。
基于2010-2020年中国文化产业数据,构建文化产业数字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从理论角度阐述文化产业数字化对文化消费升级的影响逻辑,并运用中介效应模型实证研究文化产业数字化对文化消费升级的影响机制,利用变更被解释变量计量方式等多...
关键词:文化产业数字化 文化消费升级 数字技术 产业结构 技术进步 
基于熵权TOPSIS法的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研究被引量:3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23年第2期63-73,共11页韩东林 贾双双 
国家统计局全国统计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后疫情时期促进我国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财税政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2021LY018);安徽省领导圈定课题“安徽新兴文化产业培育研究”(SQKT20-11)。
近年来,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数字文化产业成为文化产业的重点领域。为测度现阶段我国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文章从产业效率、产业创新、产业协调和产业发展四个维度,构建了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此,运用熵...
关键词:熵权TOPSIS法 数字文化产业 高质量发展 指标体系 
数字文化产业投入产出效率的动态演进——基于DEA-Malmquist指数的实证分析被引量:6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23年第1期86-95,共10页韩东林 贾双双 
国家统计局全国统计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021LY018);安徽省领导圈定课题(SQKT20-11)。
基于2015-2020年中国28个省份的数字文化产业相关数据,运用DEA-BCC模型和Malmquist指数,从动静两方面深入剖析中国数字文化产业的投入产出效率动态演进。结果显示:静态来看,我国数字文化产业效率整体仍存在很大的改进空间,呈现“东部>中...
关键词:数字文化产业 投入产出效率 全要素生产率 DEA-MALMQUIST指数 
吸收能力理论视角下数字文化企业高质量创新评价研究——来自57家数字文化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被引量:1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22年第6期57-68,共12页韩东林 巫政章 
国家统计局全国统计科学研究优选项目(2021LY018);安徽省领导圈定课题(SQKT20-11)。
在对高质量创新的概念、内涵和特征作出明确界定的基础上,以吸收能力理论为切入点构建数字文化企业高质量创新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法与耦合协调度模型,对57家数字文化上市公司2016-2020年相关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创新...
关键词:数字文化企业 高质量创新 吸收能力理论 熵权TOPSIS法 耦合协调度模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