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超

作品数:30被引量:41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亦集乃路元代文书唐代宁夏平原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发文期刊:《黑龙江史志》《前沿》《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俄藏敦煌Дх00293号《三藏圣教序》文书考被引量:3
《阴山学刊》2015年第3期60-64,共5页吴超 
2013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俄藏黑水城汉文佛教文献整理与研究"(13YJA730003)阶段性研究成果
俄藏敦煌Дх00293号《三藏圣教序》文书应当命名为《大唐中兴三藏圣教序》。敦煌文书中约有6个编号为《大唐中兴三藏圣教序》。这件文书的撰写时间大约在神龙元年正月二十七日至十一月二十六日之间。
关键词:唐代 俄藏敦煌文献 《三藏圣教序》 
近二十年来河东柳氏家族研究综述被引量:1
《阴山学刊》2015年第2期93-96,共4页姚卫霞 吴超 
柳氏家族作为河东望族之一,其家族和家族成员在历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近二十年来,学界关于河东柳氏家族的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主要涉及到柳姓之来源、家族变迁以及家族文化等多方面。但是在取得成绩的同时,还有一些方面需要深入研究...
关键词:河东 柳氏家族 研究 
无边绿翠凭羊牧,一马飞歌醉碧宵——评《内蒙古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研究》
《黑龙江史志》2014年第24期27-27,共1页吴超 
由郝建平教授等撰著的《内蒙古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研究》一书,是目前研究内蒙古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方面的力作。该书第一次建构了内蒙古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的体系,并能密切结合当前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实际加以论述...
关键词:郝建平 内蒙古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研究 书评 
近二十年来国内明清士绅研究综述被引量:6
《阴山学刊》2014年第1期73-79,共7页张羽净 吴超 
明清时期士绅最终形成。士绅拥有知识和功名,享有国家赋予的种种特权,代表国家控制基层社会,他们在地方上也担负着多种社会职能,主宰着民众的社会生活,处于官民中介的位置。近二十年来,国内学者对士绅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主要涉及士...
关键词:明清 士绅 地位 作用 
元代亦集乃路土地开发与利用初探被引量:1
《开发研究》2013年第6期153-157,共5页吴超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元代亦集乃路基层管理研究"(09XZS00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元代甘肃行省下的亦集乃路虽然地处西北边陲,但其土地开发仍然受到元政府的重视。从屯田管理机构、屯田类型和屯田面积的推算对元代亦集乃路土地开发与利用情况进行探讨,认为亦集乃路的土地管理机构前后期虽然有一定程度的变化,但是其...
关键词:元代 亦集乃路 土地开发 
关于“中国历史文献学”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
《阴山学刊》2013年第6期106-108,共3页吴超 
"中国历史文献学"是高校历史学的基础课程,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同时突出实践教学。
关键词:“中国历史文献学”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清末民国初年玉树二十五部落农牧业初探——以《玉树调查记》为中心
《农业考古》2013年第4期31-36,共6页吴超 
《玉树调查记》记载了民国初年玉树的基本情况,笔者以《玉树调查记》为中心,参考其它文献对玉树二十五部落在清末民国初年农牧业发展状况进行探讨。认为玉树二十五部落的农耕业、畜牧业均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应是一个半农半牧区。
关键词:玉树 二十五部落 农牧业 
“永新”年号使用时间考被引量:1
《西夏研究》2013年第2期101-108,共8页吴超 
"永新"年号仅见于《赵氏夫人墓志铭》,最早见于端方《陶斋藏石记》,而非黄永年先生所认为的《国立北平图书馆藏碑目·墓志类》或罗振玉《墓志征存目录》。"永新"年号可能在宣布改元当天或第二天就被废除,因此"永新"年号不见于其它史籍。
关键词:唐代 永新 年号 使用时间 墓志铭 
枣强县邢振纪墓碑考
《衡水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50-51,112,共3页吴超 
邢振纪为清末枣强县一知名士绅,邢振纪墓碑较为详细地反映了邢振纪的一生。该碑对研究枣强县邢氏家族文化、枣强县地域文化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碑文的内容亦能在一定程度上修正《枣强县志》等文献所载的错误。
关键词:枣强 邢振纪 清朝 地域文化 家族文化 
《黑水城出土文书》所见亦集乃路的孤老救济初探被引量:2
《西夏研究》2012年第1期32-36,共5页吴超 
"元代亦集乃路基层管理研究"(09XZS007)阶段性研究成果
黑水城出土文书中有数件关于孤老救济的文书,对于研究元代养济院制度和相关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文书证实了元代针对孤老残疾等的收养制度曾有效地实行,并且在地处西北边陲的亦集乃路也得以贯彻执行。
关键词:黑水城文书 养济院 亦集乃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