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忠正

作品数:35被引量:50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历史唯物主义《资本论》黑格尔政治经济学批判历史科学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学习与探索》《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中国高校社会科学》《东南学术》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社科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体制机制路径构建研究被引量:5
《中州学刊》2024年第9期29-38,共10页郭夏 庄忠正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术话语体系的演进逻辑及其当代启示研究”(22YJC710019)。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蕴含了因地制宜的思想,强调生产力发展必须尊重自然条件、社会历史条件和生产关系差异,同时强调科学技...
关键词:因地制宜 新质生产力 体制机制 
《资本论》是一个“艺术的整体”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24年第8期34-42,共9页庄忠正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整体性研究”(22JZD004)阶段性成果。
《资本论》是一个“艺术的整体”,体现在它的结构艺术,即《资本论》创作过程的整体性、结构的整体性以及方法的整体性,这是马克思无比认真的态度和严格的自我批判精神以及他的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使然;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
关键词:资本论 艺术的整体 三大批判 辩证法 
从“贱民”到无产阶级:马克思对黑格尔的批判性超越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24年第2期67-75,共9页庄忠正 刘纪龙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政治经济学批判视域下马克思的正义思想研究”[项目编号:23XNA016]的阶段性成果。
黑格尔法哲学中的“贫困—贱民”问题起源于英国政治经济学对无产者的道德化批判。这一批判通过把劳动贫民转化为不劳动贫民、把结构性剥夺转化为个体性堕落,解决了“劳动贫困”的现实与“劳动所有”的理论之间的矛盾,进而维护了资产阶...
关键词:马克思 黑格尔 贱民 无产阶级 正义 
马克思对蒲鲁东“历史叙述方法”的批判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24年第2期74-84,M0005,共12页庄忠正 杜雪曼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政治经济学批判视域下马克思的正义思想研究”(23XNA016)阶段性成果。
“历史叙述方法”是逻辑地再现历史发展过程、揭示历史发展规律的叙述方法。蒲鲁东运用系列辩证法构建从抽象到具体的历史叙述方法,以无人身的人类理性编排经济范畴的历史顺序、以永恒的经济范畴把握社会生产关系、以天命的目的阐明社...
关键词:历史叙述方法 从抽象到具体 系列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 
再论“贱民”与“无产阶级”——黑格尔“贱民”概念的困境及超越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2024年第1期245-264,共20页刘纪龙 庄忠正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政治经济学批判视域下马克思的正义思想研究”(23XNA016);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青年马克思政治哲学中的‘黑格尔因素’研究”(21CZX011)的阶段性成果
在一定意义上,黑格尔的“贱民”与马克思恩格斯的“无产阶级”指向同一群体。与其说是主观情绪,不如说是物质贫困从根本上导致了“贱民”的产生。黑格尔关于“贱民”的界定受到马尔萨斯等英国政治经济学家的影响,存在表象化和偏见化的...
关键词:黑格尔 马克思 恩格斯 贱民 无产阶级 
试论三重场域中的抽象与物化及其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23年第1期94-103,共10页庄忠正 刘纪龙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科研基金项目“从异化到拜物教: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物役性批判的逻辑进路研究”(项目编号:581122506221)。
资本主义的现实统治具有双重构成即抽象统治与物的统治,二者是通过抽象与物化的形式实现的。抽象和物化在生产场域、交换场域和思维场域内发生,不仅三个场域不可分割、相互作用,而且抽象和物化相伴相生,互为构成性条件,即抽象只有通过...
关键词:抽象 物化 生产场域 交换场域 思维场域 
“抽象力”:从斯密、黑格尔到马克思被引量:1
《教学与研究》2023年第5期80-89,共10页庄忠正 陆君瑶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资料整理及研究”(项目号:21&ZD047);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重点项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中的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项目号:19GJJB032)的阶段性成果。
马克思分析经济形式的“抽象力”是在对斯密的形式抽象力、黑格尔的思辨抽象力批判性继承与革命性超越基础上构建起来的。斯密致力于把抽象概念上升为多样性统一的理性具体,但因缺少中介环节,形而上学地探索事物的内部联系,造成了表层...
关键词:抽象力 斯密 黑格尔 马克思 辩证法 
《资本论》的“抽象力”何以可能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23年第1期53-62,共10页庄忠正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重点项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中的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19GJJB032)阶段性成果。
《资本论》的“抽象力”是“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的内在统一,它不仅彰显了《资本论》的“科学性”,而且集中体现了其辩证法、逻辑学和认识论的“三者一致”。马克思的“研究方法”是思维认识“现实的运动”的方法,即“从具体到抽象...
关键词:资本论 抽象力 研究方法 叙述方法 辩证法 
再论《资本论》的“科学性”
《复印报刊资料(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2022年第6期27-36,共10页庄忠正 
北京市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研究”(17KDB038);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重点项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中的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19GJJB032)阶段性成果。
马克思实现了科学观革命,提出“自然科学”与“人的科学”是“一门科学”,使“科学”具有了实证性、思辨性和批判性。《资本论》严格贯彻“一门科学”的原则,它的认识论即“抽象力”是“两种方法”或“两条道路”的统一,切中了现实具体...
关键词:《资本论》 “一门科学” 历史科学 抽象力 
再论《资本论》的“科学性”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22年第1期28-37,157,158,共12页庄忠正 
北京市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研究”(17KDB038);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重点项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中的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19GJJB032)阶段性成果。
马克思实现了科学观革命,提出"自然科学"与"人的科学"是"一门科学",使"科学"具有了实证性、思辨性和批判性。《资本论》严格贯彻"一门科学"的原则,它的认识论即"抽象力"是"两种方法"或"两条道路"的统一,切中了现实具体。《资本论》不仅...
关键词:《资本论》 “一门科学” 历史科学 抽象力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