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曙光

作品数:106被引量:534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哲学存在论自我秩序唯物史观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哲学研究》《学习与探索》《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北京市社科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经验世界”与“思想世界”及其创造性转化——高清海先生留给学界的一个重要启示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5年第1期29-32,共4页张曙光 
高清海先生在不同的历史和人生阶段,重视和提出的理论观点各有不同,但都体现出他独立的批判性的思考,这是难能可贵的。在改革开放之初,他就酝酿、提出并论证了“基于实践的思维方式”或“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超越了传统的主客对立、...
关键词:思考实践 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 创造性转化 高清海 人生阶段 现代化实践 主客对立 重要启示 
“文明”:人道与理性的彰显及其反思——略论中国“轴心时代”的文明意识及其历史意义被引量:1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24年第5期67-80,M0005,共15页张曙光 
自20世纪以来,席卷全球的现代化既推动着各民族从传统文明转向现代文明,也让现代性弊端逐渐呈现在世人面前;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国家面对的问题尤为复杂。通过对中国“轴心时代”即春秋战国时期主要学派有关思想观点的梳理和分析,可以看出...
关键词:文明 人道 理性 悖论 反省 仁义 公平 自然 
“德福一致”:人应有的生活方式——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的启示与思考被引量:1
《社会科学家》2023年第4期24-32,共9页张曙光 闫静静 
201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近现代中国价值观念史”(项目批准号:18ZDA020)
人类社会的道德本质上应当是对人健康而合理地生存的支持、引导和规范,即人如何实现“德福一致”的学问。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是基于“善”的本性来理解“德“”福”何以一致问题的,为了深入地说明这个论题,这本论著从理性...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  德性 潜能 习惯 节制 中道 
自然性、社会性与文化性的融通:“社会空间”之实践哲学辨析被引量:5
《河北学刊》2023年第2期56-64,共9页张曙光 闫静静 
在人类生命实践活动中开显和形成的“空间”特别是“现代性”的空间,被许多学者称之为“社会空间”,这种空间最显著的特征无疑是经济的、政治的社会属性。但社会空间既要永远依托于自然物理空间并受其制约,从而具有自然属性,又指向由文...
关键词:社会空间 自然性 社会性 文化性 马克思 
自我、他者与世界——重启“天人”之思
《新华文摘》2023年第3期36-42,共7页张曙光 
如果说近代中国人普遍的“问题意识”是中西古今之争,那么当代中国人的“问题意识”则应当是新的“天人关系”问题。而“自我、他者与世界”,既是天人关系问题得以形成的思想机制,也是它在现代的出场形式;通过这一机制和形式,天人关系...
关键词:近代中国人 天人关系 思想机制 当代中国人 传统形态 他者 意识 自我 
自我、他者与世界——重启“天人”之思被引量:1
《社会科学战线》2022年第9期21-44,共24页张曙光 
在中国原发性思想中,“天人”关系问题既关乎人类基本的普遍的生存条件和境域,也关乎人生与人世的方向与可能,是最富有本源性、总体性和开放性的问题,以至于中国两千余年的传统学问,都可称为“天人之学”。近代以来,“我们”的“天下”...
关键词:天人关系 自我 他者与世界 
开放循环论:新中西之争及其解决之道被引量:2
《探索与争鸣》2022年第9期158-166,180,共10页张曙光 
北京市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自我、他者与世界”(16ZXA002)。
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的系统,它包括并且内在地要求器物、制度与观念等各方面的契合或配合。我们应当也能够在现代人类文明的维度、尺度上跳出中西之分和对立,明确中西之同,并在文化类型差异和文化多样化的意义上承认中西之异。...
关键词:中西 文化 世界 差异 开放的循环 
伯林自由概念的启示及其问题
《复印报刊资料(外国哲学)》2022年第8期92-109,共18页张曙光 
伯林将自由区分为“积极自由”与“消极自由”这两个概念,是对法国大苹命以来“自由”观念的重要推进,具有理论和现实的双重意义。伯林深入分析了“积极自由”的理论基础——决定论及其理性主义形而上学的问题,并说明了价值的矛盾及人...
关键词:积极自由 消极自由 决定论 自我 价值 
伯林自由概念的启示及其问题被引量:2
《学术界》2022年第1期29-48,共20页张曙光 
伯林将自由区分为“积极自由”与“消极自由”这两个概念,是对法国大革命以来“自由”观念的重要推进,具有理论和现实的双重意义。伯林深入分析了“积极自由”的理论基础——决定论及其理性主义形而上学的问题,并说明了价值的矛盾及人...
关键词:积极自由 消极自由 决定论 自我 价值 
主体性价值论的建构及其超越被引量:1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9年第6期171-172,共2页张曙光 
主体性价值论是人从自身能动的活动及主体能力出发看待自己与外部世界关系的价值观,它超越了认识论的主观与客观的二元对立,体现并确证了人类自我发展的生存方式,因而表现出很大的理论优势和进步的历史效应,本质上属于现代的或富有现代...
关键词:主体能力 主体性价值 外部世界 社会主流 价值观 主观与客观 认识论 价值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