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杲

作品数:40被引量:60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中国式现代化共同体人类命运马克思主义价值逻辑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吉林化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辑刊》《社会科学家》《图书馆建设》更多>>
所获基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新质生产力赋能中国式现代化:逻辑与路径
《创新》2025年第2期38-47,共10页方杲 杨欣宇 
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人民至上视域下社会弱势群体的身心健康与和谐社会构建问题研究”(2023HX003);吉林大学培育项目“大思政课下‘自然辩证法概论’教学改革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2024JGY052)。
新质生产力作为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新形态,是以创新为核心要素,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的先进生产力形态。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发展和应用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文章基于新质生产力内涵和新...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 高质量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 
深刻理解“两个答案”中三个基础的统一
《新长征》2024年第5期50-52,共3页方杲 张程飞 
如何跳出历史周期率,是我们党百余年来持续探索的重大问题。新时代我们党对这个问题的探索取得了重大突破,在第一个答案“人民监督”的基础上成功探索出第二个答案“自我革命”。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经过不懈努力,党找到了自我革命这...
关键词:历史周期率 自我提高 自我净化 治乱兴衰 自我革新 风清气正 自我革命 内在统一 
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的现实性解读
《党政干部学刊》2024年第4期20-28,共9页方杲 杨欣宇 
吉林大学教改项目“大思政课下‘自然辩证法概论’教学改革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2024JGY052),主持人方杲;“一带一路”项目“‘一带一路’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关系研究”(YDYL2019001),主持人方杲;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人民至上视域下社会弱势群体的身心健康与和谐社会构建问题研究”(2023HX003),主持人方杲
区别于之前的哲学家,马克思立足于物质生产实践,从“现实的人”出发,构筑起一座现实的关于人的解放的思想理论丰碑。马克思关于人类解放的设想来源于现实并深植于现实。在当代,必须坚定理想信念,深刻把握这一理论的现实性。中国式现代...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人类解放 现实性 现代化 
“和而不同”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在契合性探析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24年第1期31-36,共6页方杲 秦杰 
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美好生活视域下的吉林人民‘三感’理念的伦理意蕴研究”(2020B017)的研究成果。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新理念。这一新理念的基本思想与“和而不同”的三重内涵有着高度契合性。“和而不同”的核心思想包括:“不同”是基础,彰显事物的多样性;“...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 和而不同 人类命运共同体 契合性 
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四对辩证关系探析
《创新》2023年第5期1-10,共10页方杲 张程飞 
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美好生活视域下的吉林人民‘三感’理念的伦理意蕴研究”(2020B017);吉林大学重点培育项目“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研究”(2018ZDPY04)。
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两个结合”的创造性成果,蕴含着四对重大的辩证关系。从现代化的一般特征与中国特色来看,体现了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来看,体现了同一性与斗争性的辩证统一;从...
关键词:辩证关系 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共产党 辩证唯物主义 
中国式现代化的哲学意蕴
《党政干部学刊》2023年第9期25-31,共7页方杲 张程飞 
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美好生活视域下的吉林人民‘三感’理念的伦理意蕴研究”(2020B017),主持人方杲;吉林大学重点培育项目“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研究”(2018ZDPY04),主持人方杲。
现代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中国共产党作为顶层设计者,以马克思主义现代化思想为指南,立足中国国情,汲取人类现代化的经验教训,创造了蕴含丰富哲学思想的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以“普遍性”为参考又重视“特殊性”,以“同一...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国共产党 
建设美好生活新时代的三重伦理自觉被引量:2
《伦理学研究》2023年第4期19-27,共9页方杲 
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美好生活视域下的吉林人民‘三感’理念的伦理意蕴研究”(2020B017);吉林大学重点培育项目“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研究”(2018ZDPY04)的阶段性成果。
建设美好生活新时代蕴含着个体性、民族性和世界性的三重伦理自觉。个体性伦理自觉要求“现实的人”是美好生活新时代的建设者和利益的享有者;民族性伦理自觉认识到美好生活新时代并不是在所有民族都能实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建...
关键词:美好生活 现实的人 社会主义 共同体 伦理自觉 
“五个必由之路”:中国式现代化的经验总结与实践要求
《新长征》2023年第8期9-12,共4页方杲 张程飞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全面...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全面从严治党 党的全面领导 规律性认识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内在规定性 经验总结 新发展理念 
论中国式现代化中的马克思主义自由观意蕴被引量:1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4期5-14,共10页方杲 杨欣宇 
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2020B017);吉林大学重点培育项目(项目批准号:2018ZDDY04);“一带一路”项目(项目批准号:YDYL2019001)。
实现人的解放与自由全面发展,从必然王国飞跃至自由王国,始终是马克思主义的崇高价值和理想追求,也是一个极具社会历史性的过程。远大理想的成真离不开阶段性理想的实现,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要用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马克思主义 自由观 
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三重自觉被引量:1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3年第1期19-27,共9页吕连凤 方杲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专项项目“绿色理念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自然极限研究”(MKSLL31);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美好生活视域下的吉林人民‘三感’理念的伦理意蕴研究”(2020B017);吉林大学重点培育项目“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研究”(451180305152)。
走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需要达成三重自觉:一是生产自觉,把握生产与自然界之间的矛盾,即生产过程的单向性与自然界的循环性的矛盾,生产的机械片面性与自然界的有机多样性的矛盾,生产技术的局部性、短期性与自然界的开放性...
关键词:生态文明 新时代 生产自觉 生态自觉 生命自觉 中国式现代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