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克明

作品数:18被引量:40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广州美术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博物馆虚拟现实技术合作居住VR教学模式更多>>
发文领域:建筑科学文化科学艺术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美术学报》《中外建筑》《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美术观察》更多>>
所获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广东省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科伦巴博物馆空间建构时间的句法分析
《山西建筑》2025年第3期17-21,95,共6页朱迪 曾克明 陈梓欣 
广东省哲学社科项目(项目编号:GD20CYS05);广东省教育厅研究生培养项目(项目编号:6040122010LHKY,6040123092SFJDS)。
基于空间句法理论,运用Depthmap软件对彼得·卒姆托的作品——科伦巴博物馆进行解析,证实了彼得·卒姆托试图运用空间勾勒出建筑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同时也从时间维度去讨论与研究空间。通过句法分析表明,科伦巴博物馆空间的变化所带来...
关键词:科伦巴博物馆 空间句法 历时性 共时性 
叙事空间视角下历史街区的激活方式探讨被引量:1
《山西建筑》2024年第18期28-31,60,共5页曾嘉轩 曾克明 周莹怡 
广东省哲学社科项目(编号:GD20CYS05);广东省教育厅研究生培养项目:文博类建筑叙事性研究(编号:6040122010LHKY;6040123092SFJDS)。
通过梳理城市更新背景下历史街区的现状及发展困境,分析口袋公园在历史街区激活过程中的适配性,探讨如何将口袋公园作为一个城市叙事空间,用以激活历史街区。以高第街历史街区的口袋公园设计为例,将口袋公园作为城市叙事空间叙述历史的...
关键词:历史街区 口袋公园 高第街 玉带濠 叙事空间 
考古遗址博物馆空间结构的感知影响探析
《山西建筑》2024年第15期6-10,共5页陈梓欣 曾克明 朱迪 
广东省哲学社科项目(编号:GD20CYS05);广东省教育厅研究生培养项目:文博类建筑叙事性研究(编号:6040122010LHKY,6040123092SFJDS)。
以空间句法为方法论对考古遗址博物馆的遗址空间进行可达性与可见性的空间感知探索,以彼得·卒姆托的柯伦巴艺术博物馆、拉斐尔·莫内欧的梅里达国立古罗马艺术博物馆、莫伯治的南越王墓博物院等三座遗址博物馆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究其遗...
关键词:考古遗址博物馆 遗址空间 可见性 可达性 空间感知 
具身认知视域下的建筑审美刍议被引量:3
《美术观察》2022年第12期68-69,共2页曾克明 曹国媛 
广东省教改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6040319936;广州美术学院省级学术提升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9XSB07、20XSB14。
建筑学作为创造人类生产、生活主要物质载体的学科,是与真实情境和真实感知的体悟分不开的。然而,在信息社会飞速发展的当下,纸媒、触媒、虚拟现实以及AI智能等在建筑设计实践和美学传播中的应用成为我们认知建筑艺术作品的主要途径。据...
关键词:具身认知 建筑审美 建筑案例 
行动·组构·还原--建筑叙事视域下丹尼尔·李伯斯金的设计实践解析被引量:2
《美术观察》2021年第1期79-80,共2页曹国媛 曾克明 
广东省哲学社科“十三五”规划资助课题成果,项目编号GD20CYS05;广州美术学院学术提升计划资助课题成果,项目编号20XSB14。
丹尼尔·李伯斯金的设计实践重在叙述人物性格、解读重要事件、再现历史意义。本文尝试在建筑叙事视域下重新审视李伯斯金具有代表性的设计实践,从行动、组构、还原三个层面解读其空间语义与情感内涵,探讨建筑叙事的策略建构和思维路向。
关键词:建筑叙事 空间语义 认知建构 
基于VR虚拟现实技术的建筑设计课程教学研究被引量:13
《中外建筑》2019年第9期82-84,共3页曾克明 曹国媛 
广东省教育厅一般教改项目“VR虚拟现实技术在教学中的创新应用与研究”支撑材料
建筑设计课程教学的难点在于,如何将现实中具象的建筑物与其表象的意义作为研究对象教授给初学者。传统二维的图纸空间,'三维'的动画或模型空间不能较全面的还原为场景实体,为理解建筑本质带来转译困难。VR虚拟现实技术很好的弥补了这...
关键词:建筑设计课程 VR虚拟现实技术 教学模式 
博物馆建筑空间形态的叙事性设计策略解析被引量:11
《美术学报》2019年第3期122-127,共6页曾克明 曹国媛 
广东省教育厅一般教改项目“VR虚拟现实技术在教学中的创新应用与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JXGG201809
博物馆建筑作为展现人类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公共建筑,它的空间形态与叙事方式的建构直接影响着大众对历史与艺术、自然与科学的现世解读和理论认知。本文旨在建筑叙事学的研究视野下,对博物馆建筑空间形态的叙事性内涵、特征进...
关键词:博物馆建筑 空间形态 建筑叙事 设计策略 
博物馆空间与叙事的美学探究被引量:2
《美术观察》2019年第4期66-67,共2页曾克明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资助课题成果;项目编号GD13CYS01;广东省教育厅教改项目阶段性成果
跨学科、跨媒介的叙事学研究成为社会科学共有的概念,博物馆作为社会文化活动场所,其空间和叙事赋予展品新的美学内涵和历史意义,其中转换值得探究。
关键词:博物馆 空间与叙事 美学 
勒·柯布西耶“螺旋形”空间原型的设计实践解析被引量:1
《美术学报》2018年第2期76-81,共6页曹国媛 曾克明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柯布西耶‘螺旋形'空间形态原型的当代演绎";课题编号GD13CYS01
本文详尽梳理了勒·柯布西耶提出的展览类建筑原型——"螺旋形"空间原型的三个建成项目的设计背景、总体规划、空间布局及使用状况等资料,旨在从中探究勒·柯布西耶对展览类空间的操作策略及其思维模式,以期对当代相关建筑的设计思路有...
关键词:“螺旋形”空间原型 无限生长 勒·柯布西耶 
“螺旋形”博物馆空间形态的叙事性建构被引量:3
《中外建筑》2018年第3期43-45,共3页曾克明 曹国媛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资助项目(GD13CYs01);广州美术学院创新强校项目(60341071726)支撑材料
本文通过“螺旋形”博物馆空间概念的引入,对博物馆的叙事性展陈方式进行建筑学的探讨。以建筑空间的叙事性为起点来论证博物馆空间如何通过叙事这一手段与观者发生关联互动,并在相关博物馆案例分析的基础上论述“螺旋形”空间形态在博...
关键词:“螺旋形”博物馆 展陈空间 叙事性建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