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曾

作品数:53被引量:68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贵州省社会科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文史抗战时期中央王朝土司制度辛亥革命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广西民族研究》《抗日战争研究》《贵州档案》《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也谈田秋的教育思想被引量:1
《贵州文史丛刊》2018年第2期1-6,共6页林建曾 
田秋是明代贵州地方热爱家乡为官清正的杰出代表。他对贵州古代教育事业有突出贡献,其贡献集中表现为:他是从广行教化来主张兴学重教,依托社会的主流意识,从而获得全社会的响应和支持;同时,他又是从中国特别是贵州的社会实际出发,力主...
关键词:田秋 贵州 兴学重教 
天主教与南明永历王朝
《贵州文史丛刊》2015年第1期18-22,共5页林建曾 
明末清初,以天主教在南明永历王朝的活动为标志的中西文化交流仍持续不断,并对当时的社会和中西文化交流产生影响,其间利玛窦、安类思、瞿纱微、徐光启、瞿式耜等表现尤为突出。
关键词:天主教 永历王朝 中西文化交流 
走出黔北山门、睁眼看世界的黎庶昌——以《西洋杂志》为例被引量:1
《教育文化论坛》2011年第6期98-102,共5页林建曾 
黎庶昌(1837—1896),贵州遵义人,我国晚清著名外交家和散文家,遵义"沙滩文化"代表人物之一。《西洋杂志》是其先后出使并留心考察德、法、美、西、意、比等国内政、外交、社会及经济见闻而撰著的书籍。文章以《西洋杂志》为线索,对走出...
关键词:黎庶昌 《西洋杂志》 贡献 评价 
贵州辛亥革命的再认识
《贵州文史丛刊》2011年第3期1-5,共5页林建曾 
从贵州辛亥革命前贵州省情:"新政"之于贵州社会的影响,乡绅、绅商、立宪派的作用的重新认识等方面切入,说明贵州辛亥革命的发生是社会共识的形成,几种主要社会势力合力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贵州 辛亥革命 再认识 
试论廖仲恺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变化及特点被引量:2
《惠州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8-12,共5页林建曾 
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家廖仲恺对社会主义的向往、学习、探求和实践,曾随着中国近代民主革命而几经发展变化。认真总结廖仲恺对社会主义思想始终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和与时俱进的态度、作法,对今天探索中国式的社会主义道路仍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廖仲恺 社会主义思想 发展 特点 
“红崖天书”的奥秘
《贵阳文史》2007年第5期79-81,共3页林建曾 
这首诗所描述的“红岩古迹”,就在贵州关岭县境内,离县城东行25公里处、滇黔公路边的红岩山上。它的名声虽不及相距仅7公里的镇宁黄果树瀑布,但它所包藏的秘密,却引来古今中外无数探索奥秘者的足迹。
关键词:“红崖天书” 黄果树瀑布 关岭县 境内 县城 
中国古代先人和谐思想观
《贵阳文史》2007年第3期88-89,共2页林建曾 
中国古代就产生了关于和谐的思想观念,并在社会实践中日渐丰富和系统化,现将其主要内容选其萃而加以介绍。
关键词:中国古代 思想观念 和谐 先人 社会实践 系统化 
文史摘
《贵阳文史》2007年第2期63-63,共1页宗定康 林建曾(摘编) 
以往的党史论著多认为李立三、王明提出了“争取一省或数省首先胜利”的口号和主张,从而导致了中国革命的损失。其论,这是土地革命时期中共中央制定的武装斗争的战略,中央有时也称为“总战略”。土地革命初期,中共中央提出了夺取湘...
关键词:土地革命时期 中共中央 土地革命初期 农民革命 中国革命 武装斗争 革命政权 
改土归流的进步性
《贵阳文史》2007年第2期63-63,共1页马廷中 李秀梅 林建曾(摘编) 
清雍正朝,清政府在南方少数民族地区行改土归流,基本上废除了土司制度,改土归流不仅在政治上废除了土司的世袭统治,加强了中央王朝在南方民族地区的统治;在经济上取消了领主制剥削,增加了经济收入,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少数民...
关键词:改土归流 少数民族地区 超经济剥削 土司制度 经济收入 人民生活 中央王朝 生活状况 
关注党史研究成果向实践应用的转化
《贵阳文史》2007年第2期64-64,共1页青泸 林建曾(摘编) 
中共党史研究成果的运用是其学科建设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党史研究必须把握社会发展趋势和人们的思想需求特点,自觉地把研究成果转化实际应用中,才能不断开拓新的发展空间,不断地把党研究推向深入,党史特殊的学科性质,决定了党史...
关键词:研究成果转化 中共党史 社会发展趋势 学科建设 党史研究 历史经验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