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文华

作品数:8被引量:16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高校教育平台建设教育平台校园网络网络文化环境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思想理论教育》《中国高等教育》《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思想教育研究》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网络文化环境下校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建设探析被引量:13
《思想理论教育》2012年第23期55-59,共5页袁利民 沈文华 王小燕 
网络化生存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生存的基本现状,大学生上网行为呈现出新的特征。基于这一变化,要以政府主导、多方参与,抢占网络信息传播上游为策略,以"抢占手机上网平台与开展手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为突破口,应因新的高校网络文化生态环境...
关键词:高校 网络文化环境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 
高校BBS实名制互认下的校际互联与共享策略探析被引量:1
《思想理论教育》2011年第3期80-84,共5页袁利民 沈文华 王小燕 
基于高校校园论坛实名制六年来所面临的新情况,我们提出"高校论坛互联共享"的校园论坛管理新思路,通过"结队"、"强强联合"、"区域联合"等方式,加强校园BBS的"开放性"与"交互功能",推动高校间的资源共建共享,增进校园BBS的活力。
关键词:高校BBS 实名制 校际互联共享 
从思想、组织、作风上保持高校共产党员先进性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年第9期1-1,共1页沈文华 
关键词:高校 共产党员 先进性教育 中国共产党 基层党组织 
求是精神——百年浙大之魂被引量:2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4年第A05期22-25,共4页沈文华 李金林 
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灵魂,是大学生命力的源泉和动力。浙江大学世纪百年以来,经过长期历史积淀逐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大学精神和办学理念——“求是精神”,她在浙大人中代代相传、生生不息,推动着浙江大学的发展和进步。在新的世纪...
关键词:求是精神 世界一流大学 大学精神 浙江大学 办学理念 历史积淀 生生不息 生命力 世纪 
向往未来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4年第7期1-1,共1页沈文华 
革命导师列宁说过,“我们的党是革新者的党,而青年总是乐于跟革新者走的。我们的党是同旧的陈腐的事物进行忘我斗争的党,而青年总是率先投身到忘我斗争中去。我们是未来的党,而未来是属于青年的。”回顾几代中国青年知识分子在党的...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青年 教育思想 青年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三个代表 
创新工作机制 开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4年第4期27-30,共4页陈子辰 孙桂铨 沈文华 费英勤 李金林 
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高等学校培养高素质、创造型人才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学生确立正确政治思想、塑造高尚道德品质和形成健全人格的重要工作。我们浙江大学党委高度重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关键词:学生 思想政治工作 工作机制 师生关系 人才培养 制度创新 中国 高校 
解放思想 转变观念开创德育工作新局面——浙江大学1999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研讨会综述
《思想教育研究》2000年第2期1-1,共1页沈文华 
关键词:浙江大学 学生 德育工作 解放思想 观念转变 
德育综合优化的实践探索
《中国高等教育》1995年第11期32-33,共2页胡礼祥 沈文华 
我校几年前就提出了德育综合优化的战略思想,并进行了诸多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多年来一直着力形成“党委领导,校长负责,党政工团齐抓共管,教职员工共同培育,广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德育新格局,形成“教(思想政治教育)、管(科学管理)、导(...
关键词:综合优化 学校德育 校园文化 “两课”教学 政治理论课 教职员工 思想教育 学生工作 “三育人” 入党积极分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