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雨涛

作品数:22被引量:59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成都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羌族可持续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音乐保护传承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艺术经济管理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民族学刊》《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生态经济》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音乐类非遗传承主体的维护和培养——以松潘小姓乡羌族多声部民歌为例被引量:1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6期87-94,共8页范雨涛 陈欣 肖敏 
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羌族传统音乐活力与濒危的影响因素分析及保护传承的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6XMZ054)
羌族多声部民歌是羌族具有极高艺术性和代表性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主体是羌族多声部民歌存续的重要承载者,传承主体的数量、知识素养、表演技能、传承自觉性和创新能力是羌族多声部民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关键词:羌族民歌 羌族多声部 音乐类非遗 传承主体 传承保护 
论羌族多声部民歌的可持续发展——基于“MVEF”对其外部资源支持度的调查分析
《阿坝师范学院学报》2019年第2期5-12,共8页范雨涛 王利华 
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羌族传统音乐活力与濒危的影响因素分析及保护传承的对策研究”(16XMZ054)
羌族多声部民歌是羌族具有代表性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时代的变迁,其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通过对羌族多声部民歌研究历程的回溯与梳理,发现目前羌族多声部民歌的研究可归纳为三方面:音乐的本体研究、音乐的民俗文化研究、音乐...
关键词:羌族多声部 民歌 非遗保护传承 外部资源 MVEF 
论羌族传统节庆文化的传承与传播——以“瓦尔俄足”节为例被引量:1
《中华文化论坛》2018年第5期137-142,共6页范雨涛 
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羌族传统音乐活力与濒危的影响因素分析及保护传承的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6XMZ05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羌族传统节日蕴含着丰富的民族历史和文化,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社会的变迁,以“瓦尔俄足”节为代表的羌族传统节庆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传播面临如下困境:代际传承与传播陷入危机;传承与传播所需的基础设施及资源社区...
关键词:羌族传统节庆 传承与传播 非遗保护 “瓦尔俄足”节 
论音乐类非遗及其实践活动的变化与可持续发展——以“瓦尔俄足”音乐为例被引量:1
《四川戏剧》2018年第9期117-121,共5页范雨涛 
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羌族传统音乐活力与濒危的影响因素分析及保护传承的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6XMZ05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羌族传统音乐是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之一。随着时代的变迁,以羌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瓦尔俄足"节音乐文化为代表的羌族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实践活动已经发生了改变。格兰特"音乐活力与濒危评估框架"指标4,将"音乐及音...
关键词:音乐类非遗 传统音乐 变化与可持续发展 羌族音乐 “瓦尔俄足”音乐 
论学校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传播——以羌族传统音乐学校教育为例被引量:19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8期220-225,共6页范雨涛 刘汉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羌族传统音乐活力与濒危的影响因素分析及保护传承的对策研究"(16XMZ054)阶段性成果
城市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使得我国民族地区的文化生态发生改变,具有民族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续面临着困境。羌族传统音乐是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表征之一,学校教育则是实现其传承、传播以及恢复、重建文化生态的重要途径。目...
关键词:羌族传统音乐 音乐教育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与传播 
论羌族音乐类公共文化资源的构建——以“瓦尔俄足”音乐为例被引量:1
《阿坝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第2期18-23,共6页范雨涛 肖敏 刘超 
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羌族传统音乐活力与濒危的影响因素分析及保护传承的对策研究"(16XMZ054)
羌族传统音乐是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之一,是羌族特色公共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依据"濒危音乐评估框架(MVEF)",以羌族"瓦尔俄足"音乐为例,对羌族传统音乐活力与濒危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调查结果反映出羌族传统音...
关键词:羌族传统音乐 公共文化资源构建 “瓦尔俄足”音乐 民族音乐 
羌族传统文化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困境与对策研究被引量:4
《民族学刊》2018年第2期52-58,114,115,116,共10页范雨涛 
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羌族传统音乐活力与濒危的影响因素分析及保护传承的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6XMZ054)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在全球化、现代化和城市化浪潮席卷下,尤其是"5·12"地震后羌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迁使得羌族传统文化生态遭受极大的冲击,面临着文化空间退化、特色文化资源流失及利用不足、传统村寨凋敝、包括羌语、羌族传统音乐在内的非物质文...
关键词:羌族传统文化 文化生态可持续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 困境与对策 
传统音乐表演环境、功能的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以羌族“瓦尔俄足”音乐文化为例被引量:3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5期104-109,共6页范雨涛 张春阳 
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羌族传统音乐活力与濒危的影响因素分析及保护传承的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6XMZ054)
羌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瓦尔俄足"节中蕴含着宝贵的羌族传统音乐文化。随着时代的变迁"瓦尔俄足"节庆活动的音乐表演环境及功能已经发生了很大改变。目前"瓦尔俄足"音乐文化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发源地文化生态环境遭遇破坏,代际传承...
关键词:“瓦尔俄足”音乐 濒危音乐 音乐表演环境和功能 非物质文化遗产 可持续发展 
羌语复兴阻障因素反思及保护传承的路径再探被引量:2
《四川戏剧》2017年第9期113-116,共4页范雨涛 刘汉文 
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羌族传统音乐活力与濒危的影响因素分析及保护传承的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6XMZ05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羌语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随着时代的变迁,濒危速度不断加快,复兴羌语的种种举措未能扭转其濒危趋势。羌语的复兴阻障主要归因于社会和环境的变迁、学校教育的缺失、社会功能的弱化、政策和法规支持的薄弱、田野回馈的匮乏、创...
关键词:濒危语言 羌语 复兴 路径 非遗保护传承 
MVEF对濒危民族音乐传承保护的启示——以“瓦尔俄足音乐”为例被引量:5
《贵州民族研究》2017年第5期116-121,共6页范雨涛 
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羌族传统音乐活力与濒危的影响因素分析及传承保护的对策研究"(16XMZ05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随着时代的变迁,全球范围内一些传统音乐的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格兰特构建了可以评估世界上任何地区的某种传统音乐活力的框架——"音乐活力与濒危评估框架"(MVEF),用以评估并推动传统音乐的复兴和可持续发展。文章对该框架进行了译介...
关键词:濒危音乐 音乐活力与濒危评估框架 民族音乐 “瓦尔俄足”音乐 传承保护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