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仄

作品数:17被引量:34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服装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服装教育服装业服装产业服装品牌办学层次更多>>
发文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经济管理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北京观察》《美术观察》《丝绸》《装饰》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袁仄作品
《美术观察》2013年第6期88-89,共2页袁仄 
袁仄自幼习画,曾专攻工业设计、工艺美术,尤擅水彩、水粉、国画等。后攻读研究生,先后获文学硕士、哲学硕士学位。现执教于北京服装学院、澳门理工学院、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
关键词:作品 北京服装学院 硕士学位 工业设计 工艺美术 理工学院 艺术学院 复旦大学 
对北京服装史研究的几点思考
《艺术设计研究》2011年第1期35-39,共5页袁仄 
北京服装史研究属于地域文化史或地区专门史研究的一支,这对北京宏大历史的研究无疑是一个有意义的研究范畴,且历代方志尚缺乏对其服饰方面较详尽的记载。与研究其他北京地方史不同,此次研究并非从辽代始,而是从北京建城历史开始,即从...
关键词:北京服装史 北平方志 多元共生 
摸着石头过河
《中国纺织》2008年第9期64-65,共2页袁仄 
中国的服装教育起步在上世纪80年代初,至今也有二十多个年头了,可它的发展却一直被形容为"摸着石头过河",其实经过这么多年的摸索,早就应该熟悉水性,勇敢前行了。可究竟在我们的前行道路上,还有多少的拌脚石头?这就要问问较早踏进河里...
关键词:中国 服装行业 本科 高校 服装教育 
拯救丝绸:艺术·后现代·80后被引量:1
《丝绸》2008年第5期I0005-I0006,共2页袁仄 
过去我们习惯称自己是丝绸人,也总是用丝绸人的老眼光来看待丝绸。习惯性的眼光未免有太多的局限,今天我们是否可以试着倾听另一种声音对丝绸的解读,或许我们可以从这种声音中听到更多的智慧之音。
关键词:丝绸 后现代 艺术 习惯性 声音 
袁仄国画作品
《美术观察》2007年第8期86-87,共2页袁仄 
袁仄 北京服装学院教授,学术带头人。先后在上海、苏州等地习画,尤擅水墨与水彩。曾获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文学硕士和香港理工大学哲学硕士,目前从事服装史论和设计教学研究。
关键词: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北京服装学院 作品 国画 香港理工大学 学术带头人 教学研究 硕士 袁仄 
知行相资以为用,知行并进而有功——中国服装业实践与理论风雨同舟的岁月
《北京服装纺织》2007年第6期18-19,共2页袁仄 
列宁有一句名言:“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实践是理论的来源,是动力,是目的。任何成熟的行业都必须有理论的支撑和支持。古人说“知行相资以为用,知行并进而有功”,就是这个道理。
关键词:有功 服装业 风雨 中国 
中山服初考被引量:12
《装饰》2007年第6期52-55,共4页袁仄 
中山服是民国以来最重要的男装之一,也是最具政治色彩的服装样式,并在相当长的时期里成为中国人的政治符号和文化代码。而关于它的产生、发展等却疑团重重,众说纷纷。本文即力图对这些历史疑问进行梳理、探索,并期待大家的回应。
关键词:中山服 男装 服装样式 中国 
“国服”、“汉服”及民国服制被引量:6
《饰(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艺术版)》2006年第4期29-30,共2页袁仄 
本文旨在对国服这样一个命题在思维和历史层面上的思考,提出当今国服研究的重要性和其操作的紧迫性。论文通过对民国时期的服制研究,提出对现今国家礼仪服饰的思考。
关键词:国服 民国服制 
北京的服装商业与“时装之都”被引量:1
《北京观察》2006年第2期47-48,共2页袁仄 
关键词:北京 中国 服装业 时装 商业 2010年前 文化中心 文化底蕴 研发中心 巴黎 米兰 
"服装"未必就是"衣裳"——由第十届全国美展服装设计作品想起的……被引量:2
《美术观察》2004年第11期29-30,共2页袁仄 
无论是对服装"概念设计"的期望,还是对设计批评中"文化批评"的呼吁,都反映了今天一些有识之士已不仅仅把"设计"简单地理解为衣食住行设计实用品。当然,设计仍然要介入生活,仍然离不开"衣食住行",但在一个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的群体中,设...
关键词:第十届全国全国美术展览 服装设计作品 设计创意 展示方式 设计形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