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井春

作品数:9被引量:2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遵义师范学院人文与传媒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崇高燕子性灵精神家园写意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语言与文化研究》《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遵义师范学院学报》《作家》更多>>
所获基金: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审美意识及其美感表达——贵州仡佬族作家王华小说创作研究被引量:2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第6期53-57,共5页谭华 赵井春 
2013年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乡土审美理论与实践:贵州新生代作家小说创作研究"(13GH020)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审美意识规约并形成了文学的美感表达。论文拟从自然美感经验、道德理性精神和伦理功用色彩等症候对王华的审美意识予以厘定,并从自然生态的摹写、乡风民俗的探幽、人生形式的书写等层面探讨其美感表达。
关键词:审美意识 自然美感 道德理性 伦理功用 自然生态 
新世纪都市新伦理小说都市书写及其审美批判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2期41-44,共4页谭华 赵井春 
新世纪的都市新伦理小说以现代都市生活为书写对象,对都市日常生活予以"审美呈现"。但作家的写作深受乡土意识和消费主义的影响,因而无法实现对都市生活有效地审美。
关键词:新伦理 日常审美 乡土意识 都市审美 消费主义 
当代文学史中的“女性”形象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31-35,27,共6页赵井春 
女性形象是历代作家共同的创作资源。但由于受政治话语和男权话语的困扰,当代作家对女性形象的书写很难进入本体论的范畴。通过对"男女都一样"性别遮蔽下的女性形象、"木棉"式的理想主义女性形象、"灵与肉"交融的自审者女性形象等人物...
关键词:当代文学史 女性形象 解析 
《故事新编》的文类性质、创作方法、意义与文学本体阐释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53-59,共7页赵井春 
本文从素材与题材的性质区别、创作方法的具体表现手段与"油滑"的关系、文本单义与复义阐释方法的差异等多个视角,对《故事新编》的文类性质、创作方法和意义阐释提出了新的看法,并以《奔月》为案例,提出了《新编》回归文学本体阐释的...
关键词:《故事新编》 文类性质 创作方法 本体解释 
论苏童小说的视域选择与人生追求
《作家》2013年第03X期6-7,共2页赵井春 
苏童在其小说中塑造了一个个独特而富有艺术魅力的人物形象,其间无处不闪现着少年视域的选择,本文以此为切入口,通过对"香椿树街"和"枫杨树村"两个系列的文本细读,论述苏童小说中少年世界和成人世界的不同,以及他们迥异的价值追求与深...
关键词:苏童小说 视域世界 
穿越日常与崇高的性灵之音——论徐俊国的诗集《燕子歇脚的地方》
《语言与文化研究》2013年第1期187-190,共4页赵井春 王巨川 
随着现代都市的膨胀,很少有人去驻足精神家园中的诗意了,而是把它看成倾倒'口水'的垃圾现场和'断句、分行'的文字游戏。而诗人徐俊国的诗歌让人耳目一新,诗人的诗意栖居正是建立在'寻归自然'、'日常语言'和'精神写意'的基础之上的,在这...
关键词:精神家园 诗意 文字游戏 精神写意 
过渡时期的缪斯空间——析转型时期《小说月报》上所刊登的诗歌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69-73,共5页赵井春 王巨川 
《小说月报》是中国现代文学期刊中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刊物。谈起《小说月报》,学界一般对它在"小说界革命"后对中国小说现代性进程的影响,以及1921年改革后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等方面关注较多;而对其前后两个阶段刊登诗歌的研究较少,...
关键词:《小说月报》 小说界革命 新诗 启蒙 
方言中“兀的”特殊用法例释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44-47,共4页康盛楠 赵井春 
"兀的"是一个比较古老的口语词。在元代北方话中,"兀的"功能和用法比较丰富,今晋语继承和发展了其功能和用法。今大多官话方言区的"兀的"功能萎缩,但山东费县方言的"兀的"比较特殊,其句末助词的功能用法代表了这一方言点的方言特征。尽...
关键词:兀的 官话方言 费县方言 语法化 
女娲、后羿等人物形象的本体阐释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37-38,42,共3页赵井春 
近年来学者对《故事新编》的研究开始升温。所发表的文章,从文体及写作技巧入手论述的居多。文章将从《故事新编》的人物形象着手,运用本体论理论,对人物形象进行阐释。
关键词:本体论 反文本写作 消解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