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葆若

作品数:14被引量:7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咯萘啶抗疟药乙胺嘧啶磺胺多辛疟疾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四川生理科学杂志》《新医学》《海南医学》《中国医药工业杂志》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苯胺和伯氨喹对大鼠高铁血红蛋白和网织红细胞生成的影响被引量:1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1997年第5期273-275,共3页施晓华 哈淑华 湛崇清 邵葆若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青年科研基金
目的 :了解伯氨喹 (伯喹 )对大鼠高铁血红蛋白 ( MHb)生成和网织红细胞 ( ret)增生的影响 ,并与苯胺所致的大鼠急性溶血反应进行比较。方法 :SD大鼠经腹腔 ( ip) 1次注射 3%苯胺花生油溶液 1ml/ kg,于给药前和给药后 2 h、2 4 h、4 8h和...
关键词:苯胺 伯氨喹 高铁血红蛋白 网织红细胞 
三氟乙酰伯氨喹对鼠疟红内期原虫作用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1994年第3期223-224,共2页叶秀玉 邵葆若 储言红 
参照WHO推荐的“4d抑制性试验法”给药,并采用延长疗效的观察期和取血再转种的方法证明:三氟乙酰伯氨喹20mg/kg·d×4d能完全清除血内的伯氏疟原虫ANKA株;对抗氯喹伯氏疟原虫NS系和抗咯萘啶伯氏疟原虫RP系亦...
关键词:疟原虫 伯氨喹 抗药性 M8506 
海南省吊罗山地区恶性疟原虫对咯萘啶、磺胺多辛、乙胺嘧啶联用敏感性的5年监测被引量:1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1993年第2期81-83,共3页黄在松 邵葆若 蒙锋 施晓华 
1986~1987年在抗氯喹恶性疟流行区海南省吊罗山地区,以咯萘啶(咯)800mg、磺胺多辛(磺)1 000mg、乙胺嘧啶(乙)50mg,2d分服,作为常规治疗恶性疟,1988年起改用咯500mg、磺1 000mg、乙50mg的单剂。1986~1990五年间共治疗恶性疟435例。经...
关键词:咯萘啶 磺胺多辛 乙胺嘧啶 抗疟药 
小鼠、大鼠和犬口服抗疟化合物5-三氟乙酰伯氨喹的病理组织学观察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1993年第3期111-114,共4页吴莉菊 朱滋杨 邵葆若 
小鼠一次 ig5-三氟乙酰伯氨喹(M 8506)LD_(50)剂量引起肝、脾病变。大鼠 ig60 mg/(kg·d)×28d 肝、心、肾发现病变。犬连续 ig≥5mg/(kg·d)×5d 时肝、脾、心、肾及胃肠发现病变,个别犬出现肠套迭及坏死。上述脏器的病变可于停药后恢...
关键词:抗疟药 毒性 病理 伯氨喹啉 药理 
吡喹酮抗日本血吸虫作用机理的研究
《医学研究杂志》1992年第9期31-32,共2页肖树华 邵葆若 杨元清 郭惠芳 乐文菊 尤纪青 王翠英 
自1979年以来,我们从药理、免疫、生化、病理和细胞生物学等方面,对吡喹酮的抗日本血吸虫作用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先后发表论文43篇,主要获得以下一些结果。(1)吡喹酮对血吸虫具有3种主要药理作用,即兴奋虫体活动,挛缩虫体肌肉和损害...
关键词:吡喹酮 日本血吸虫 作用机理 皮层细胞 色胺 神经介质 受体激动剂 药理作用 虫体 血药浓度 
咯萘啶、阿莫地喹、甲氟喹及青蒿素对伯氏疟原虫的疗效被引量:1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1992年第2期120-123,共4页叶秀玉 邵葆若 储言红 
用4天抑制试验法给感染伯氏疟原虫ANKA株小鼠灌胃咯萘啶12.5mg/kg·d或阿莫地喹25mg/kg·d均能完全杀灭原虫;甲氟喹25mg/kg·d或青蒿素100mg/kg·d虽有抑制作用但治愈率仅为50%及0%。咯萘啶12.5mg/kg·d对中度抗氯喹的NS系原虫亦有明...
关键词:咯萘啶 阿莫地喹 青蒿素 疟原虫 
脑型疟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1991年第3期97-102,共6页吴莉菊 邵葆若 
脑型疟是恶性疟中最严重的致死性并发症.以T淋巴细胞参与为主的细胞免疫及肿瘤坏死因子(TNF)在鼠脑型疟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感染恶性疟原虫的宿主红细胞表面结节与脑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导致的脑微血管床阻塞则是人脑型疟的主要病理特...
关键词:疟疾 脑型 发病 
抗疟化合物三氟乙酰伯氨喹的毒性及诱变性被引量:1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1991年第4期164-166,177,共4页邵葆若 湛崇清 哈淑华 徐月琴 施晓华 叶秀玉 
三氟乙酰伯氨喹(M 8506)对小鼠、大鼠与犬的毒性明显低于伯氨喹(PQ)。小鼠 igM 8506的LD50为 PQ 的3倍。大鼠 igM 8506 30mg/(kg·d)×28d,犬 ig 2mg/(kg·d)×28d 无不良反应。犬 ig量≥5mg/(kg·d)时有消化道反应,肝、肾与心等受损。...
关键词:抗疟药 伯氨喹 毒性 诱变性 
抗疟药研究的一些进展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1991年第3期102-103,共2页邵葆若 
疟疾仍是热带病中最为严重的一种疾病。它流行于103个国家,每年感染疟疾者约2.6亿,每年死亡于疟疾者1—2百万。控制疟疾的困难在化疗方面是由于恶性疟原虫对抗疟药不断产生新的抗药性,而新抗疟药的研制则耗资大,每药约1~1.5亿美元,周期...
关键词:抗疟药 恶性疟原虫 间日疟 热带病 篙甲醚 抗药性基因 青篙唬醋 青篙素 周期长 伯氨唆 
咯萘啶、磺胺多辛与乙胺嘧啶不同配伍治疗恶性疟的比较研究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1991年第3期131-131,共1页黄在松 邵葆若 蒙锋 施晓华 
咯荼啶(咯)/磺胺多辛(磺)/乙胺嘧啶(乙)伍用时,明显延缓伯氏疟原虫对咯或三药产生抗性,不增加咯的毒性。为探讨三药伍用的合理剂量方案,1986~1990年,在海南省多重抗药性恶性疟流行区,先后伍用咯/磺/乙4种不同剂量,治疗观察恶性疟274例...
关键词:磺胺多辛 恶性疟 乙胺嘧啶 配伍治疗 咯萘啶 伯氏疟原虫 剂量方案 流行区 平均退热时间 三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