颉志刚

作品数:28被引量:105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浙江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棘胸蛙光唇鱼维生素C对光抗氧化能力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渔业研究》《中国农学通报》《科学养鱼》《安徽农业科学》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基金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资助项目金华市科学技术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环境DNA宏条形码技术应用于溪流和水库鱼类物种多样性监测的敏感性和有效性评估被引量:1
《中国农学通报》2023年第6期157-164,共8页颉志刚 阮高 
遂昌县渔业资源调查项目(FYSC2018B12-公08号)。
环境DNA宏条形码(Environmental DNA metabarcoding,eDNA metabarcoding)技术在调查鱼类物种丰度和多样性方面具有快速、高效、环境友好等优势,但其敏感性和有效性需进一步评估。本研究选择位于瓯江水系上游一级支流松荫溪发源地的高碧...
关键词:环境DNA宏条形码 传统捕捞调查 鱼类资源 物种检测 物种丰度 多样性 
中华穿山甲腹泻治疗前后粪便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差异
《野生动物学报》2022年第2期394-402,共9页颉志刚 毛韵 谢纯刚 许佳 何海健 蒙海峰 郑荣泉 
2020年中央林业改革发展资金项目(第二批)[浙财建(2020)65号];国家林业和草原局2019年珍稀濒危物种调查监管与行业规范项目(2019072)。
腹泻是导致野生穿山甲在圈养条件下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深入掌握引起腹泻的原因和致病机理,对救护收容过程中出现腹泻的2只中华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进行了非抗生素治疗,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比较了治疗前后粪便细菌和真菌群落...
关键词:中华穿山甲 腹泻 粪便微生物群落 细菌 真菌 
光唇鱼对单色光偏好的性别差异及相关生理机制被引量:7
《中国水产科学》2021年第10期1263-1271,共9页颉志刚 杨范利 
浙江省公益技术用研究计划国际合作项目(2017C34006)。
为探究溪流性鱼类光唇鱼(Acrossocheilus fasciatus)对光色的偏好是否存在性别差异,以及芳香化酶作为催化睾酮(T)向雌二醇(estradiol,E2)转化的限速酶在行为调节中的关键角色,本研究采用行为学方法研究了雌鱼和雄鱼对6种单色LED光源的...
关键词:光唇鱼 光谱偏好 性别差异 芳香化酶 睾酮 雌二醇 
光唇鱼群体对不同LED单色光谱选择偏好性的昼夜差异
《安徽农业科学》2020年第1期99-101,共3页颉志刚 黄宇雯 鲁纪纲 李裕强 王汉平 
浙江省公益技术应用研究计划国际合作项目(2017C34006)
为探究光唇鱼对光色的偏好性以及这种偏好性是否存在昼夜差异,利用行为学方法分析比较了光唇鱼鱼群在黑暗以及白、红、黄、绿、蓝光5种LED单色光照明环境下的趋集率。结果表明,日间光唇鱼最受蓝光吸引,白光和绿光次之,而黄光对其具有趋...
关键词:光唇鱼 鱼群 LED 单色光谱 偏好性 
光周期和红光对光唇鱼卵巢发育和机体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被引量:6
《渔业研究》2018年第2期111-119,共9页颉志刚 鲁纪刚 
浙江省公益技术应用研究计划国际合作项目(NO.2017C34006);金华市科学技术研究计划项目(NO.2017-2-020)
为探究光周期和红光照射对光唇鱼(Acrossocheilus fasciatus)性腺发育的影响,本研究利用不同光周期(12L∶12D和16L∶8D)和光色(白色和红色)设计两因素两水平交互实验,比较了雌性光唇鱼的性腺指数(GSI)、各期卵母细胞比例、血浆褪黑素(MT...
关键词:光唇鱼 光周期 红光 性腺发育 褪黑素 氧化应激 
牛磺酸对虎纹蛙非特异性免疫及血清氧化还原状态的影响被引量:8
《动物学杂志》2017年第6期996-1002,共7页颉志刚 凌洁彬 鲁纪刚 凌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31270457);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项目(No.2016R404070)
为探讨牛磺酸在无尾两栖类免疫调节和抗氧化能力方面的功能和作用,通过灌胃方式研究了不同浓度牛磺酸对虎纹蛙(Hoplobatrachus rugulosus)脾巨噬细胞呼吸爆发、外周血吞噬活力、胃溶菌酶活力以及血清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GSH)含量的...
关键词:虎纹蛙 牛磺酸 非特异性免疫 抗氧化能力 营养需求量 
棘胸蛙(Quasipaa spinosa)对重复急性冷暴露的生理应激与适应耐受被引量:2
《生态学报》2017年第14期4778-4785,共8页颉志刚 王永鹏 王娜 郑荣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800129,31270457)
为探讨棘胸蛙(Quasipaa spinosa)这一溪源性两栖类对环境温度极端变化做出的生理响应与适应机制,测定了该物种在反复遭受急性冷暴露(4℃,12 h)过程中其非特异性免疫反应、氧化还原状态以及热休克蛋白70(Hsp70)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发现:...
关键词:棘胸蛙 冷暴露 免疫 氧化防御 热休克蛋白70 
光唇鱼孵化温度选择及仔鱼内源性营养可维持生存的时间实验
《科学养鱼》2016年第11期50-51,共2页杨磊 颉志刚 程东海 
浙江省科技厅公益技术应用项目(2010c32092)<土著溪鱼光唇鱼的人工繁殖及规模化育苗技术研究>
光唇鱼(Acrossocheilus Fasciatus)隶属于鲤形目、鲤科、鲃亚科,是一类在山涧溪流和江河中上游等急流环境中栖息的小型经济淡水鱼类。本文对光唇鱼人工孵化温度的选择及仔鱼内源性营养可维持生存时间的研究结果进行介绍。
关键词:生存时间 孵化温度 内源性 仔鱼 温度选择 营养 实验 淡水鱼类 
早期营养限制对光唇鱼仔鱼存活与生长的影响
《现代农业科技》2016年第19期256-257,共2页杨磊 颉志刚 程东海 
浙江省科技厅公益技术应用项目"土著溪鱼光唇鱼的人工繁殖及规模化育苗技术研究"(2010c32092)
进行早期营养限制对光唇鱼仔鱼存活与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光唇鱼仔鱼进入平游期5 d内属于混合营养期,有无外源性营养物质的摄入以及开口饵料的营养成分对其成活率、生长性能的影响较大。连续饥饿5 d不投喂开口饲料的处理体长SGR虽...
关键词:光唇鱼仔鱼 早期营养限制 存活率 生长 活力 
野生棘胸蛙消化器官蛋白酶的分布及酶活力被引量:1
《动物学杂志》2015年第5期765-772,共8页谢展望 颉志刚 胡一中 郑荣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31270457)
本研究在不同p H和温度条件下以离体方式对野生棘胸蛙(Quasipaa spinosa)不同消化器官的蛋白酶活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食道、胃、胰的蛋白酶活力受到酶体系p H的显著影响(P<0.05),且随p H升高呈现典型的单峰型活力曲线。食道和胃的...
关键词:棘胸蛙 消化系统 蛋白酶 酸碱度 温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