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崇

作品数:6被引量:15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农村社区新媒体语境农村青年非暴力逻辑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安徽农业科学》《教育发展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农学通报》更多>>
所获基金: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专项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新媒体语境下转型社区农村青年的代际交往被引量:9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24-28,共5页高崇 
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农村青年思想道德教育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课题编号:06@ZH005)的部分研究成果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进,处于转型的农村社区越来越具有开放性。农村青年对新媒体的使用日益呈现出"后喻文化"特征明显、与虚拟空间的交往多于家庭内的交往、单向交往多于双向交往等特征。农村青年的代际交往出现了"文化反哺"、核心...
关键词:新媒体语境 转型社区 农村青年 代际交往 
新时期农村社区的非正式群体探讨——基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视角被引量:1
《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第22期12208-12211,共4页高崇 王德海 
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专项"农村社区冲突传播与管理"资助
在介绍非正式群体在农村社区结构中的作用的基础上,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视角探讨了农村社区的非正式群体,分析了农村非正式群体的时代特征,并以公共冲突治理为例,剖析了农村社区中非正式群体的功能。
关键词:农村社区 非正式群体 国家与社会关系 
学校教育与农村伦理文化发展——基于陕西、浙江、安徽三省部分县、乡的调研被引量:1
《教育发展研究》2010年第17期37-42,共6页李敏 高崇 
朱小蔓主持的2008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教育促进农村社会综合进步的状况及对策研究"(08ASH014)之子课题"学校教育促进农村社区伦理文化发展"研究成果之一
学校教育与农村伦理文化发展有着很大的关联。调查发现,学校教育对促进农村伦理文化发展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要发挥学校教育在农村伦理文化发展进程中的积极作用,需要有关各方寻求各种有效路径。
关键词:学校教育 农村 伦理文化 
论边缘农民在社区公共冲突中的行为及其走出边缘的路径
《中国农学通报》2010年第24期450-455,共6页高崇 王德海 
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专项"农村社区冲突传播与管理"
从参与社区公共事务角度视之,在农村社区体系中,存在着中心、边缘、半边缘三类农民群体。边缘农民具有封闭性、沉默等特征,这些特征决定了他们在面对社区公共冲突时更多采取回避、迎合、"抵制"、邀请第三方参与等消极应对策略,为此,社...
关键词:边缘农民 农村社区公共冲突 伦理关怀 协商民主 
公平视域下边缘农民社区参与水平低下的思考
《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84-88,共5页高崇 王德海 
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专项"农村社区冲突传播与管理"阶段性成果
当下农村社区呈现出中心—半边缘—边缘的"三环"格局,边缘农民的社区参与程度较低,如果以公平视角观之,起点、规则、结果的不公平以及由此造成的边缘农民公平感低是其社区参与水平低下的主要原因,为此,我们要努力建立和完善实现农村社...
关键词:农民 社区参与 公平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