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云燕

作品数:16被引量:10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广西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梭罗《瓦尔登湖》《老人与海》《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白虎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洛阳师范学院学报》《青年文学家》更多>>
所获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广西教育厅重点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桑尼的优势》的伦理教诲解读
《哈尔滨学院学报》2023年第8期80-84,共5页何云燕 徐细燕 
2021年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课题编号:21BWW002。
《桑尼的优势》是彼得·汉密尔顿的短篇小说之一,其主要探讨了未来生物科技引发的一系列伦理问题,为当下人类在未来处理人、环境与科技的密切关系时,提供了一种具有伦理教诲功能的实践范本。鉴于此,文章通过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解读作品...
关键词:《桑尼的优势》 文学伦理学批评 伦理教诲 
鸿儒白诗朗
《美文(上半月)》2023年第4期122-126,共5页何云燕 
历史上,特别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学术思想界曾经有过非常著名的“波士顿儒家”,代表人物主要是当年生活工作在美国波士顿学界的三个人:哈佛大学的杜维明,波士顿大学的南乐山(Robert C.Neville)和白诗朗(John H.Berthrong)。当时南乐山...
关键词:波士顿大学 美国波士顿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杜维明 哈佛大学 乐山 
亨利·詹姆斯的“自然理念”和“女性关怀”探究--以《华盛顿广场》为例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22年第12期33-36,共4页徐细燕 何云燕 
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21BWW002)。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国外学者对詹姆斯作品的研究融入了大量文学研究的新理论和新方法,而国内学者的研究焦点在叙事策略的分析和主题阐释方面。运用生态女性主义的相关理论对詹姆斯的《华盛顿广场》进行解读后发现,作者揭示了资本主义...
关键词:《华盛顿广场》 生态女性主义意识 理论视角 实践范式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的乡村影像阐释被引量:1
《电影文学》2022年第5期72-76,共5页韦亮节 何云燕 
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南方与东南亚民族研究中心资助课题(项目编号:2021KYXM04)。
2021年上映的贾樟柯纪录片《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以人物访谈作为影像语言,讲述中国乡村的历史变迁。同时,影片以文学作为描摹乡村的影像主题,探讨作家的生活经验、作品的文学想象如何与不同时空的乡村互相关涉。电影还在延续纪实风格的...
关键词:贾樟柯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 乡村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美文(上半月)》2020年第11期104-111,共8页何云燕 
一离别的日子逼近,用特定的仪式跟剑桥告别似乎成了周围人的一种默契。我选择在剑桥大学中心做一次英文讲座,讲讲自己的经历和收获,以感谢新职员与新学者中心那些自愿者的慷慨扶助。苏(Sue)说一定要在我离开之前带我去参加她们学院的高...
关键词:剑桥大学 顶尖大学 研究生 晚宴 本科生 深度关联 教职员 
后殖民主义解读电影《花鼓歌》改编策略
《青年文学家》2019年第11期160-162,共3页郑雨婷 何云燕 
2015年广西教育厅重点项目《美国华裔文学中的中国地理意象研究》(项目编号:KY2015ZD037)阶段性成果
黎锦扬小说《花鼓歌》自出版以来经过多次改编,以其同名音乐剧和电影的形式呈现。其中,根据罗杰斯和哈默斯坦二世改编的音乐剧而拍摄的电影以艺术性、娱乐性和商业性为导向,从西方人的视角呈现中国和东方文化。从后殖民主义的视角解读...
关键词:《花鼓歌》 后殖民主义 改编策略 
梭罗的自然写作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期51-56,共6页何云燕 
2016年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瓦尔登湖>中的民族文化‘整生’研究"(2016M592880XB);2016年"广西博士后专项资助项目"
"自然写作"是梭罗在《瓦尔登湖》之后进入的另一个写作阶段,标志着梭罗逐渐跨越了超验主义的藩篱,进入现实经验和现象世界的观察与言说,最后到达对自然进行诗性的描述。在这一过程中,梭罗确立了以自然为宗旨的信仰,并由此完成了完整自...
关键词:梭罗 自然写作 
梭罗与康科德小镇被引量:1
《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2014年第4期67-70,共4页何云燕 
在整个美国文学界,或许没有一个作家与一个地方的联系比梭罗与康科德更紧密的。康科德独特的地理环境为梭罗的文学成长提供了厚重宽松且丰富多元的人文氛围。康科德的自然不仅是梭罗创作的对象也是其灵性得以滋养和不断更新的源泉。
关键词:梭罗 康科德 《瓦尔登湖》 
新社村与华人街——论《女勇士》的文本空间建构被引量:1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70-74,共5页何云燕 
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项目编号:200705MS040
在《女勇士》中,汤亭亭打破了惯常叙述时间的限制,把不同的生存体验共置于一个具有平面特性的文本空间中,构成了一种强烈的空间相互博弈的张力,也赋予了文本空间多重的内涵,从而表征了后现代语境中生存空间体验的多元化与丰富性。
关键词:《女勇士》 空间 新社村 华人街 白虎山 
梭罗的散文文体形成原因试探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166-171,共6页何云燕 
2007年度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美国现代民族文化政策与美国少数族裔文学兴起"(项目编号:200705MS040)
梭罗选择散文作为其主要的创作形式是受到西方文体传统、19世纪美国历史文化语境及其个人创作取向、精神特质等方面影响的,这恰恰反映了梭罗的审美追求及其作品的文学史意义和艺术价值。
关键词:梭罗 散文 创作取向 审美特质 《瓦尔登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