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卫国

作品数:28被引量:23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茂名学院文法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诗歌文学根性现代诗歌鲁迅研究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云南社会科学》《南方文坛》《学术研究》《前沿》更多>>
所获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时代的夹缝与尴尬的诗歌——评《尴尬的一代——中国70后先锋诗歌》
《山花(下半月)》2010年第9期76-79,共4页向卫国 
首先要说明的是,我个人对于当代诗歌批评中为了谈话的方便而生造出来的好多名词并不反感,比如,“第三代”、“中间代”、“知识分子写作”、“民间写作”,当然也包括“70后”、“80后”这些词。事实上,这些词本身都有很明确的概念...
关键词:先锋诗歌 “知识分子写作” 尴尬 中国 “70后” “80后” 诗歌批评 民间写作 
刘虹诗歌论析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0年第8期23-26,共4页向卫国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09GJ-06)
深圳诗人刘虹是当代重要的女诗人。本文探讨刘虹诗歌的精神源流和抽象现实主义精神、女性主义的独特视角等,肯定她的作品对诗歌本身的"重""大"精神价值的坚持及其意义。
关键词:俄罗斯艺术精神 抽象现实主义 女性主义 诗歌的“重”与“大” 
“这一切多么好”——从《画天气》说唐果的诗
《江门文艺》2010年第7期67-67,共1页向卫国 
读了唐果的诗,我最想说一说的,就是这首《画天气》,但我这篇小文的标题却来自她的另一首诗,这首诗就叫《这一切多么好》。"这一切多么好"!生活、世界、天气、爱情显然不可能一切都是好的,甚至不好的时候居多,"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嘛。...
关键词:说唐 不如意 不谙世事 左右摇晃 森林之王 人说 这个世界 就这样 小文 天下人 
“世界的耳朵”——论黄金明的诗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0年第6期20-23,共4页向卫国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09GJ-06)
青年诗人黄金明是当代一位重要的诗人。他的诗歌的总体风格属于一种现代性的浪漫主义。他把诗人看作是"世界的耳朵",即世界的一个感受器官,但同时借古老的"洞穴"之喻表明了自己的哲学立场:世界本身的有限与无限、完整性与不完整,人与世...
关键词:浪漫主义 完整性 洞穴 哲学 
镶嵌在现代生活底版上的古典风景画——李少君《抒怀》析读
《江门文艺》2010年第6期51-51,共1页向卫国 
可以说,《抒怀》这类的诗歌旨在恢复汉语诗歌的古典意境。在现代化和全球化的背景下,进行"本土化"追求,实则就是要探寻一条融合现代精神与古典趣味、西方技巧与中国美学的汉语诗歌的自新之路。当然。
关键词:李少君 汉语诗歌 自新之路 现代精神 中国美学 审美意象 鸟鸣 人生态度 世俗人生 兴寄 
现代诗与“现代意境”——郑愁予《易经》赏读
《江门文艺》2010年第5期71-71,共1页向卫国 
郑愁予(郑文韬,1933-),台湾著名诗人。五十年代台湾三大诗派之一"现代派"的代表诗人。早期诗作被人们认为充满了"浪子"意识,以一首脍炙人口的《错误》风靡海内外。但是。
关键词:现代诗歌 郑文 审美意象 五十年代 “现代派” 西方诗歌 古典诗歌 悲剧美 叙事性 象征主义 
客观的诗情与诗歌的现场感——戴望舒《萧红墓畔口占》析读
《江门文艺》2010年第4期50-50,共1页向卫国 
戴望舒(1905~1950),祖籍南京,生于杭州。中国三十年代"现代派"诗歌的主要代表之一。1932-1935年留学法国。1942年春,诗人在香港因参加抗日活动而被捕入狱,受伤致残,他在狱中作《狱中题壁》
关键词:戴望舒 萧红墓畔口占 狱中题壁 《雨巷》 现场感 抗日活动 个人生命 “现代派” 象征意味 陶诗 
扫描与聚焦:70后诗人影像志——读霍俊明《尴尬的一代——中国70后先锋诗歌》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88-91,共4页向卫国 
霍俊明的《尴尬的一代——中国70后先锋诗歌》是第一部关于70后诗人/诗歌的研究专著,其主要成就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70后诗人/诗歌的特殊历史语境的分析和描述;二是对70后诗人的整体扫描;三是对70后诗人中的优秀代表进行诗学聚焦,充...
关键词:70后诗人/诗歌 语境 扫描 聚焦 
论李少君的“草根诗学”及其诗歌创作实践被引量:4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09年第10期26-29,共4页向卫国 
批评家李少君对"草根性"的反复阐释和最终定义,已逐渐形成一种独具特色的"草根诗学";而他近年的诗歌创作则是实践"草根诗学"的成功范例,由此完成了一个批评家向现代诗人的转型。
关键词:李少君 草根性 草根诗学 
关于现代诗歌标准的私语被引量:3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48-51,共4页向卫国 
论文提出了关于诗歌内容的七条标准:政治正确、情感健康、普世道德、真实信念、意象鲜明、神秘体验、严肃游戏;关于语言形式的两条标准:语言伦理、形式自觉。任何一首具体的诗歌,都必须同时符合"语言伦理"和"形式自觉"这两条形式标准以...
关键词:现代诗歌 标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