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佳根

作品数:14被引量:12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宁波大红鹰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布莱希特剧作戏剧异化曹禺剧作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艺术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戏剧文学》《现代营销(下)》《艺术评论》《新世纪剧坛》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新海诚动画电影《你的名字》市场策略分析
《现代营销(下)》2017年第1期55-55,共1页郑志强 姚佳根 
日本著名导演新海诚新推出的动画电影《你的名字》,充分运用现代数字技术打造高清画面,并从剧情设计和主题寓意意涵挖掘等方面深度拓展市场,取得了巨大成功。
关键词:新海诚 日本动画电影 市场策略 
《上海屋檐下》创作手法中表现节奏评析被引量:1
《当代戏剧》2016年第5期13-15,共3页姚佳根 
《上海屋檐下》是夏衍戏剧创作手法转变的开端,确立了他洗练、深沉、含蓄的"冷戏"风格,其中最能体现剧作家创作功力和气质的,当属对于人物内心世界的开掘与表现,包括所采用的营造浓郁心理氛围的手法和表现节奏。这一创作手法使这部现实...
关键词:戏剧节奏 创作手法 表现主义 
从“三一律”看戏剧形式的内在规定性——以布莱希特“史诗剧”为例
《新世纪剧坛》2016年第4期54-60,共7页姚佳根 
现代人对于“三一律”的兴趣已远没有意大利文艺复兴理论家卡斯特尔维屈罗(Lodovico Castelvetro)等那么强烈,因为后世的戏剧家正纷纷尝试突破“三一律”,而非循规蹈矩。古希腊人根本未曾听闻过“三一律”,但他们的成就却为这条法...
关键词:“三一律” 内在规定性 布莱希特 戏剧形式 史诗剧 卡斯特尔 文艺复兴 古希腊人 
理性与批判的立场——论布莱希特的观众意识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2016年第3期68-69,共2页姚佳根 
布莱希特希望能突破传统剧场所追求的引起"共鸣"的审美功能,通过"陌生化效果"开启观众理性思索的大门,使他们于审美活动之中辨别台上发生的一切及背后的社会原因。剧场功能的拓宽,是布莱希特不断尝试新奇艺术手段的动机和基本目标,其最...
关键词:布莱希特戏剧 理性 批判 观众意识 观演关系 
一颗强大的“螺丝钉”——布莱希特早期剧作《人就是人》解析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6年第5期57-60,111,共5页姚佳根 
《人就是人》是布莱希特早期的戏剧代表作品,以主人公"变身"为另一个人结构全剧。在这一转变中,主人公从一个憨厚老实、与世无争的人,彻底变成一个战斗英雄,而这一转变实际源于群体力量的促发。该剧揭示的是个人融入集体之后,个体生...
关键词:布莱希特 人就是人 个人 集体 
从天堂到人间——布莱希特剧作《屠宰场的圣约翰娜》解析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6年第5期61-63,144,共4页姚佳根 
《屠宰场的圣约翰娜》是布莱希特以戏剧作品的形式阐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的尝试,他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规律形象地搬上舞台,以女主人公约翰娜卷入一场肉制产品的商业运作陷阱来展开其人生命运,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外在环境对于人...
关键词:布莱希特 圣约翰娜 经济周期 阶级斗争 
战争的戕害——布莱希特剧作《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解析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6年第4期19-22,共4页姚佳根 
《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是布莱希特最重要的作品之一,通过对该剧的文本细读,我们不仅可以探寻戏剧家在剧中表达的思想题旨,还可以从侧面观照他关于"史诗剧"所提出的理论问题,纠正我们对于他的理论的片面认识,更深入地理解他的戏剧艺...
关键词:布莱希特 《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 战争 命运 
天性的挣扎——布莱希特早期剧作《巴尔》解析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6年第4期23-26,共4页姚佳根 
《巴尔》是布莱希特最早的作品,无论是对资本主义社会对人性的戕害与异化的批判,还是对个人与社会、世界之间的关系的探索等布莱希特后来剧作中的主旨,都可以从该剧中找到线索,可以说,《巴尔》是戏剧家今后戏剧创作的出发点。人与社会...
关键词:布莱希特 《巴尔》 天性 异化 
布莱希特的背影——中国当代戏剧“转型期”艺术观念审鉴被引量:3
《戏剧文学》2016年第3期75-86,共12页姚佳根 
布莱希特之于中国戏剧的意义,并不能单纯以"借鉴"或"误读"概括之。艺术活动中发生的一切,昭示了中国戏剧界自身的一系列问题,尤其是在戏剧转型背景中,寻求艺术独立品格的问题便突显出来。在此过程中,布莱希特充当了"窗口"的作用,通过他...
关键词:布莱希特 戏剧转型 戏剧观 
善与恶的辩证法——布莱希特剧作《四川好人》解析被引量:3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6年第3期20-22,26,共4页姚佳根 
本文通过对布莱希特的代表作品《四川好人》的文本细读和创作剖析,探寻戏剧家运用艺术形式所表达的特定思想和主旨。剧中主人公沈黛人物形象独特,一身兼具双重人格,剧作者以她的特殊经历,描写了一个丑恶世界中"好人"的无奈和"坏人"的张...
关键词:布莱希特 《四川好人》 善与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