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方方

作品数:13被引量:97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浙江农林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土壤基流溪流液化技术灌溉更多>>
发文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成人教育》《中国环境监测》《安徽农业科学》《资源节约与环保》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新苗人才计划)项目浙江省科技厅新苗人才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千岛湖地区上梧溪流域地表径流非点源氮污染分类识别
《环境科学》2023年第7期3923-3932,共10页俞珂 严琰 唐张轩 张方方 何圣嘉 姜培坤 
浙江省重点研发项目(2019C03121);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LY21D0100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07154)。
非点源污染的准确定量是流域非点源污染控制和治理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障.在综合考虑基流非点源污染的前提下,对传统输出系数模型(ECM)进行优化和改进,建立以周为时间步长的输出系数模型(IECM),实现上梧溪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地表径流...
关键词:非点源污染  输出系数模型 基流 数字滤波 
南苕溪流域水体溶解性有机碳、氮时空变化及驱动机制被引量:2
《环境科学学报》2023年第2期254-265,共12页陈学兵 贾珺杰 田琳琳 高扬 陈有超 张方方 蔡延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41907268);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开放基金(No.CKWV2019760/KY);浙江农林大学校科研发展基金(No.2018FR005,2018FR006,2018FR061)。
以太湖流域上游重要支流南苕溪流域河流水体为研究对象,于2019年7月—2021年5月持续监测河流溶解性有机碳(DOC)和有机氮(DON)浓度,探讨DOC和DON浓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并揭示相关驱动机制.结果表明:研究期间该流域内水体DOC和DON浓度均值分...
关键词:源头溪流 溶解性有机碳(DOC) 溶解性有机氮(DON) DOC/DON值 土地利用类型 时空差异 
千岛湖地区上梧溪流域基流磷输出定量研究被引量:1
《环境科学学报》2022年第9期162-171,共10页何圣嘉 俞珂 严琰 唐张轩 张方方 姜培坤 
浙江省重点研发项目(No.2019C03121);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LY21D0100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41807154)。
基于双参数递归数字滤波(ERDF)、LOADEST模型和遗传算法,建立一种递归滤波基流负荷分割算法(RFLSA),对千岛湖地区上梧溪流域的基流总磷(TP)负荷进行分割定量.结果表明:利用遗传算法对双参数滤波日尺度退水常数和最大基流指数(BFI_(max)...
关键词:基流 非点源  养分流失 递归数字滤波 
基于CORDEX模式的浙江省环境舒适度研究被引量:1
《科技通报》2021年第11期24-31,78,共9页陈拓 迟晓立 叶小猛 张方方 
根据区域气候模式模拟结果,本文从环境舒适度视角出发,进行多种分析,旨在揭示浙江省环境舒适度现在和未来时空变化特征,为气候资源评价提供科学依据。以浙江省为研究区域,采用通用气候指数(universal thermal climate index,UTCI)和Arc...
关键词:浙江省 环境舒适度 UTCI 排放情景模式 
基于粒度方法的大气降尘对浙江省新嵊盆地土壤的物源输入研究被引量:2
《土壤》2021年第4期865-873,共9页任玉成 阮丽 李欣 徐妍 张方方 李建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77006);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LY21D010002);浙江省新苗人才计划项目(2020R412048)资助。
为揭示大气降尘对亚热带季风区土壤资源的影响,本文以亚热带地区典型玄武岩发育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土壤地理学和土壤粒度分析方法,分析表层土壤样品的粒度组成、粒度频率曲线和高含量的“风尘基本粒级”(10~50μm)的粒度分布特征,结果...
关键词:大气降尘 粒度 同位素 玄武岩 
太湖流域上游南苕溪水系夏秋季水体溶存二氧化碳和甲烷浓度特征及影响因素被引量:10
《环境科学》2021年第6期2826-2838,共13页梁佳辉 田琳琳 周钟昱 张海阔 张方方 何圣嘉 蔡延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07268,41807154);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开放基金项目(CKWV2019760/KY);浙江农林大学校科研发展基金项目(2018FR005,2018FR006,2018FR061)。
内陆水体是重要的活性碳(C)汇和温室气体潜在排放源.为查明太湖流域上游南苕溪水系夏秋季水体溶存二氧化碳(CO_(2))和甲烷(CH_(4))浓度特征及影响因素,于2019年7~11月进行水样采集,采用水-气顶空平衡-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体溶存CO_(2)浓度[...
关键词:南苕溪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 溶存二氧化碳浓度 溶存甲烷浓度 空间差异 
土壤调查与制图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9年第24期11-11,共1页胡仲承 张方方 何圣嘉 蔡延江 李建武 
浙江农林大学课程教学改革项目(KGBA18013).
《土壤调查与制图》是与发展农林业生产密切相关的一门学科,是农业资源环境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土壤调查与制图课程的创新性改革和探索,通过运用网络教学、深化课程体系改革、丰富土壤调查与制图课程内容,以增强学生的...
关键词:农业资源环境 土壤调查 研讨式教学 多媒体技术 
杭州城区PM_(2.5)和PM_(10)污染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分析被引量:21
《中国环境监测》2016年第6期36-42,共7页项佳娥 徐丽华 张方方 邱布布 朱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01563);浙江省科技厅公益项目(2013C33027);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LY12D01003)
利用2013年12月—2014年11月杭州城区空气质量监测站PM2.5、PM10浓度值结合气象、道路、人口数据以及站点周边绿地信息分析PM2.5、PM10浓度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杭州城区各监测站PM2.5和PM10晴天日浓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PM2....
关键词:PM2.5 PM10 气象因子 道路密度 人口密度 绿地覆盖面积 
“微课”对高校教学改革的影响被引量:26
《中国成人教育》2016年第1期111-113,共3页张方方 
浙江省教育厅教改项目"基于混合学习模式的气象学微课堂建设"(KG2013214);浙江农林大学教改基金"气象学微课堂建设"(KG14077)
作为新兴教育资源,"微课"以"短小、生动、适合学习者自主学习"的教育教学形态特征,成为我国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重点,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应用中成效显著。如何更好地设计开发微课,提高学习者学习成效,引导微课与高等教育模式有机结合是...
关键词:微课 高等教育 微视频 教学改革 
绿化和建筑布局对居住区小气候的影响被引量:8
《浙江农业科学》2014年第5期745-747,752,共4页方慧芳 张方方 张燕飞 
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暨新苗人才计划资助(2013R412011);浙江农林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资助(201203006)
选取临安市高档、中档和低档3类小区的实测温度、湿度、风速和风向等气象因素,探讨绿化和建筑布局及天气状况对小气候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居住区所测温度与中央气象台相应时段的数据有明显差别,晴天平均高2.22℃,阴天平均高1.63℃,雨天...
关键词:居住区 小气候 绿化 建筑 临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