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金华

作品数:27被引量:59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文化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少数民族电影电影电子游戏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文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新闻爱好者(下半月)》《当代文坛》《声屏世界》《电影文学》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新世纪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创作新趋势研究
《电影文学》2024年第13期129-133,共5页张金华 
西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重构·深描·交融——新世纪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多元创作转向研究”(项目编号:2022SYB08)阶段性成果。
新世纪以来,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经历一次较大的创作转向,具体表现在:在描述少数民族创伤体验这个宏观问题的同时,更聚焦于少数民族的生存境遇和家庭发展问题,及微观层面少数民族个体的情感困惑与内心挣扎现象,彰显出重构之后的美学新变。...
关键词:少数民族题材电影 创作 转向 
《觉醒年代》的创新表现手法探析
《大众文艺(学术版)》2022年第4期107-109,共3页张金华 
在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电视剧《觉醒年代》的推出,具有深厚的时代意义和美学意义。该剧以史诗般宏伟气魄,完美呈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前中国人的风雨求索路,展示了民国时期的新旧文化之争、中西思想交锋和军阀混战民智初...
关键词:电视剧 美学 价值 内蕴 
文化扶贫路径研究:以凉山州为例
《大众文艺(学术版)》2021年第23期217-218,共2页张金华 
曾经的凉山州,长期浸淫在贫困的生活中,行为、心理、价值观等都趋向于固化模式,习惯贫困、安于现状。贫困文化因子甚至会延续到后辈,潜移默化地将个体的一切都刻上它特有的印记,甚至使贫困主体的文化贫困程度加深,造成恶性循环。精准扶...
关键词:文化 扶贫 凉山州 
新世纪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符号隐喻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2018年第4期92-97,共6页张金华 
201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西部项目<新世纪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研究(2000-2016)>(项目编号:17EC231)阶段性成果
新世纪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是一个丰富的符号系统,符号具有强大的隐喻功能,以及概括和象征意义。"镜子"、"交通工具"、"门、窗"符号,都具有强大的衍生性及隐喻性,借助这些符号,电影画面更为生动有趣,构图更加精妙独到,同时我们也能更直观...
关键词:少数民族电影 符号 隐喻 
论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空间建构美学被引量:2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174-178,共5页张金华 孙洪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青年项目"民族电影对西部民族地区族群认同意识的强化和文化传承的影响研究"(12YJC760111);西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青年教师基金项目"文化内涵的可视性呈现--民族原生态电影人类学价值研究"(2014SZYQN131)阶段性成果
从电影空间美学的客观形态出发审视新时期以来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发现在当下"空间转向"的语境中,电影媒介语言的本体——"空间"不再是仅供"他者"观看和想象的奇观容器,不再仅仅是一块银幕、一个景框、事件的地点、故事的外壳,在叙事、...
关键词:少数民族电影 空间美学 拓展性 写意性 象征性 
少数民族电影的文化反思与寻根意识被引量:4
《电影文学》2015年第13期4-6,共3页张金华 
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青年基金"民族电影对西部民族地区族群认同意识的强化和文化传承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12YJC760111)成果;西南民族大学2015年研究生学位点建设项目(项目编号:2015XWD-S0504)资助
新时期以来的少数民族电影显示出深沉的文化反思品格与寻根意识,它们意图借助少数民族文化剖析历史的流弊与意识的局限,反思其愚昧落后的一面对人性的扭曲禁锢,更以古老的民族文化与势不可当的现代文化的强烈冲撞,表达对民族母亲的深深...
关键词:民族电影 文化反思 寻根意识 
论高校艺术治疗教育被引量:1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4年第20期230-231,共2页张金华 
文章肯定了艺术治疗在未来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详细阐明艺术治疗的概念和原理、以及国内外艺术治疗教育的发展现状,提出高校开展治疗取向艺术教育的实施意见。
关键词:艺术治疗 艺术教育 学科体系 
视觉与抽象的悖论——对原生态民族电影的人类学多维解读被引量:3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4年第5期2-8,共7页张金华 
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青年基金<民族电影对西部民族地区族群认同意识的强化和文化传承的影响研究>(12YJC760111)成果;西南民族大学2014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青年教师基金项目<文化内涵的可视性呈现--民族原生态电影人类学价值研究>(2014SZYQN131)成果
本文在人类学视域中对原生态少数民族电影的"真实性"立场,借助仪式、语言对于"他者"的"想象性重构",以及主位与客位的身份悖论进行了解读。作者认为,电影碎片化、局部化的影像剪辑方式是对民族文化的割裂、断章取义和"他者化"的"伪民俗...
关键词:原生态 民族电影 人类学 重构 
中美传记电影对比分析被引量:3
《电影文学》2013年第14期11-12,共2页张金华 孙洪 
西南民族大学2011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镜像之鉴:中美类型电影叙事和意蕴比较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1SZYQN44);西南民族大学2012年研究生学位点建设项目资助(项目编号:2012XWD-S1302)
传记片虽然以塑造"过去时空"的人物为旨归,却是创作者从当下视角出发对历史和人性的重新审视,是游走于真实与虚构、历史与现实之间的电影片种。由于历史文化观念的出入和电影艺术发展规模的差别,中美的传记片创作无论是美学探寻、叙事...
关键词:传记 电影 文化 对比 
故事片作为人类学电影的理据分析被引量:1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3年第2期159-165,202,共7页张金华 
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青年基金项目<民族电影对西部民族地区族群认同意识的强化和文化传承的影响研究>(12YJC760111)阶段性成果;西南民族大学2013年研究生学位点建设项目(2013XWD-B0304)阶段性成果
研究电影以呈现出族群文化的全貌,已是当代文化人类学者的共识。作为文化人类学和比较文化研究的工具,"电影"的范畴却并不限于人类学纪录性电影,艺术性影片乃至商业性影片在文化人类学研究领域亦有着积极的意义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关键词:故事片 人类学 符号 理据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