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梦醒

作品数:26被引量:48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湖北大学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法律论证语用学语境法律语用分析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语言文字哲学宗教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发文期刊:《政法论丛》《许昌学院学报》《法律方法》《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浅析商标版权化保护及其制度完善被引量:1
《中国市场监管研究》2019年第4期20-23,共4页徐梦醒 
商标版权化保护主要表现为商标的版权登记行为。商标的版权登记要求商标符合构成作品的条件。商标版权化保护的积极作用在于其更低的维权成本、更便捷的维权方式,并在一定程度上对在先作品在商标注册时的侵权行为进行反向遏制。虽然与...
关键词:商标 商标版权化 独创性 制度完善 
恶意商标抢注的认定与制度应对被引量:1
《中国市场监管研究》2018年第7期18-22,共5页徐梦醒 
抢注行为和恶意商标注册行为这两者是交叉关系。抢注行为不一定都是恶意的,恶意的商标注册也未必都属于抢注。在特定标志已经被他人在其他类型下所使用、不具备敲诈或者侵犯他人合法权益意图的抢注行为,以及未能证明抢注者具有"恶意"等...
关键词:商标 恶意抢注 规制 
因明学论辩规则视域下的法律论证研究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2期58-65,共8页徐梦醒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15AZX019;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5130
因明学虽然属于佛教逻辑,但它所研究的论辩规则却具有普适性。因明论辩规则可以从语形、语义和语用三个层面展开分析。因明学研究在特定情境下,论者如何试图通过诉诸言说论辩等言语行为实现与对方的有效交际,这一点和逻辑语用理论是相...
关键词:因明学 三支论式 论辩规则 法律论证 
法律语言的含混性被引量:2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8年第1期83-91,共9页徐梦醒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法律论证逻辑研究--面向‘法治中国’建设的整合性和应用性研究"(15AZX019);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法律论证规则研究"(201513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含混性是语言的固有属性,含混性研究与建构一种逻辑清晰的人工语言体系努力伴随而生。含混性语言可以类型化为量的含混与质的含混,语义含混与语用含混。法律语言的含混性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它既要面对"边界情形"问题,还与法律的普遍性效...
关键词:法律语言 含混性 语用学 司法价值 
大数据时代司法判决的可预测性研究被引量:2
《西部法学评论》2017年第5期61-69,共9页徐梦醒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法律论证逻辑研究--面向"法治中国"建设的整合性和应用性研究>;(项目编号:15AZX019)阶段性成果
大数据在获取、存储、管理和分析等方面远超传统数据能力范围,能够在变革思维的基础上影响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大数据的核心预测价值对于司法判决可预测性问题能够提供新的启示。这个过程需要认清大数据如何协调法治依赖的安定性以及...
关键词:大数据 预测 司法判决 可预测性 法官 
大数据时代消费者隐私权保护刍议被引量:1
《中国市场监管研究》2017年第9期58-62,共5页徐梦醒 
公民作为消费者拥有要求商家以及其他相关相对人保护其私人生活不受干涉,并且不得非法利用其个人信息的权利。大数据时代,海量信息收集、储存与利用的成本大大降低而效率却迅速提升,这种高度开放的信息流动也使消费者个人数据被泄露和...
关键词:消费者 隐私权 大数据 信息泄露 
法律论证的认知规则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6期98-104,共7页徐梦醒 
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5130
法律论证的规范性条件不但包含形式推论规则,还要突破形式结构主导的语义系统,走向论辩主体的认知意图和言语行为。论辩认知的规范性将论辩情境、策略和目的统一起来,分析主体意图与态度等要素,以及据此受到认知规则约束的论辩话语;论...
关键词:法律论证 认知规则 情势变更 论辩意图 
法律论证的推论规则被引量:5
《政法论丛》2015年第2期152-160,共9页徐梦醒 
法律论证的推论规则为论辩思维确立了逻辑导向。在司法实践中,法律断言的证成需要通过实体上和程序上的规范性作为支撑,从而推进特定合理意图作为决策要素的参考性甚至规范性要素。论辩对话在言说当中直接针对表述本身,而表述背后发挥...
关键词:法律论证 推论规则 盖然性推论 
法律论证的规范性融贯研究被引量:9
《法学论坛》2014年第6期91-99,共9页徐梦醒 
法律论证面向现实生活,需要具备严格的逻辑语言和规范的思维导向,因而无论是基础主义还是融贯论都对法律论证具有关键作用。从论辩规划的整体性来考量,融贯论能够为思维和言说提供一种秩序层面上的评断标准。规范性融贯不同于叙述性融...
关键词:融贯 叙述性融贯 规范性融贯 法律论证 
法律论证的语用逻辑重构被引量:6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4年第5期92-97,共6页徐梦醒 张斌峰 
语用逻辑(illocutionary logic)是言语行为理论的分析工具,通过对语用动词和语用行为语句的研究,来反映语用力量和语用行为的逻辑特征。语用逻辑思维下的法律论证,作为一种语用行为,弥补了演绎逻辑单调性的不足,将言说符号的语形、语义...
关键词:法律论证 语用逻辑 言语行为 语用力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