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铭

作品数:8被引量:23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语言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古代文学中国文学史楚辞《孔子诗论》国风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文艺研究》《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屈原:中国诗歌史上伟大的诗人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30-35,共6页方铭 
屈原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伟大诗人,其作品表现出对社会正义的追求,以激荡的情感展示出爱国热情,以独特的艺术手法和语言风格揭示了社会的许多问题。不仅体现了其崇高的人格魅力,而且给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关键词:屈原 诗歌作品 正义追求 艺术手法 语言风格 
林庚先生著作系年稿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461-484,共24页彭庆生 方铭 
林庚先生是当代著名诗人、学者。早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后任教于清华大学,厦门大学、燕京大学,1952年任北京大学教授。他的新诗创作和关于新诗格律的理论探讨,对中国新诗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他在中国文学史、楚辞、唐诗与古典小说等领域...
关键词:林庚 新诗 楚辞 唐诗 中国文学史 
论学术规范的开放性与古代文学研究的多元化和规范化被引量:1
《职大学报》2002年第3期105-107,共3页方铭 
学术规范永远是开放的,即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在当代,应该建立多元的统一的学术规范,以使古代文学的研究不断发展。呼吁建立以古代文学价值为尺度的研究视野,建立实证与创新结合的研究方法,建立重视人文关怀的古代文学之评判标准。
关键词:古代文学 研究 规范 开放 多元 
游国恩与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被引量:1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70-75,共6页方铭 
游国恩先生是 2 0世纪的国学大师 ,其学术地位的奠定与他对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贡献是分不开的。他既是 2 0世纪新楚辞学最主要的奠基人和最成功的实践者 ,也是传统楚辞学最忠实的传承者 。
关键词:《楚辞概论》 游国恩 楚辞 新楚辞学 文学史 古代文学 文学研究 
《孔子诗论》与孔子文学目的论的再认识被引量:20
《文艺研究》2002年第2期33-36,共4页方铭 
2001年11月,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内容包括《孔子诗论》、《缁衣》、《性情论》,其中由29支竹简构成的《孔子诗论》,对于孔子及《诗经》研究乃至中国文学史研究、中国艺术史研究都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邦风 《孔子诗论》 国风 诗序 佚诗 中国文学史 诗篇 竹简 大夏 战国 
古代文学存在的价值与研究意义被引量:2
《社会科学战线》2001年第6期118-123,共6页方铭 
关键词:古代文学 存在意义 现代意义 存在价值 形式 研究意义 题目 代价 联系 实际 
出土文献与孔子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学术地位的重新确认被引量:3
《文艺研究》2000年第3期30-33,共4页方铭 
关键词:出土文献 孔子 中国文学史 学术地位 
屈原作品叙述方式刍议被引量:1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25-32,共8页方铭 
楚辞是以抒情为特征的,但是,其抒情的特点又蕴涵在对事件、个人遭遇、感情的叙述之中。其独特的遭遇和感情正是通过奇特的叙述方式体现的,因此,屈原作品经久不衰的艺术成就也体现在作为抒情诗的叙述方式方面,屈原作品叙述方式的奇...
关键词:屈原 叙述方式 无序 叙述语言 悲剧基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