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诗论》

作品数:270被引量:321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徐正英黄康斌陈桐生姚小鸥刘冬颖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山东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子夏“素以为绚”之问与春秋时期的诗学语境被引量:1
《文艺争鸣》2024年第11期190-194,共5页姜亭亭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古典学与中国早期文学的历史格局研究”(项目批准号:20&ZD263)的阶段性成果。
上博简《孔子诗论》记孔子曰:“善才(哉)商也”(1),孔门弟子之中,子夏著于“文学”,于《诗》之学养尤深。在传世文献的记述当中,孔子与子夏有过多次问对,其中以《论语·八佾》篇中“素以为绚”一则最为著名。在孔子与子夏的问对之间,后...
关键词:上博简《孔子诗论》 素以为绚 子夏 孔门弟子 春秋时期 传世文献 《诗》 哲学层面 
上博简《孔子诗论》研究的未来指向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4年第11期144-145,共2页徐正英 
上博简《孔子诗论》是目前所见最早一篇结构严密、体系完备的诗学专论,对先秦文学思想研究具有划时代意义。依笔者对《孔子诗论》文本整理和逐层探研,以为其诗学思想体系研究应在融汇运用并补充文本整理成果基础上,围绕简文“三大层级...
关键词:上博简《孔子诗论》 先秦文学 诗学思想 未来指向 文本整理 划时代意义 
《诗经·卫风·木瓜》诗旨考辨
《哈尔滨学院学报》2024年第10期85-89,共5页张丹琦 王英娜 
辽宁省教育厅项目,项目编号:LJKR0316。
《诗经·卫风·木瓜》篇诗旨,历代学者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中,“美桓公说”“淫诗说”“赠答说”成为学界的主要观点,体现了诗文阐释的丰富与多元,而其分歧亦值得讨论。文章对已有主流说法进行了梳理辨析,并从《木瓜》文本出发,结合...
关键词:《木瓜》 诗旨 《孔子诗论》 礼赠诗 
论郭店简《性自命出》与上博简《孔子诗论》的诗学关联
《中国文学研究》2024年第3期118-126,共9页贾旭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出土简帛所见早期儒家《诗》学文献整理与研究”(23CZS006)。
郭店简《性自命出》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对“情”的关注,充分肯定情感的正面价值和积极意义,同时强调用诗、礼、乐陶冶性情、培养德行,从而使道德在人的内心扎根。从上博简《孔子诗论》的内容来看,简文论《诗》具有强烈的主“情”或重“情...
关键词:《性自命出》 《孔子诗论》 性情 礼义 《诗》学关联 
近年来《诗经》出土文献研究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24年第9期78-83,共6页陈晨 
《诗经》作为中国早期最重要的典籍之一,在中国古代学术传统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诗经》学肇端孔子,两千多年来每个时代的《诗经》学研究都因不同的社会历史和文化学术背景而呈现出不同特色。20世纪初王国维曾将其所处的时代称为“...
关键词:《诗经》研究 《诗经》学 《孔子诗论》 《鲁诗》 出土文献 中国古代学术 马王堆帛书 郭店楚简 
上博简《孔子诗论》研究现状批判与未来指向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24年第4期124-137,共14页徐正英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唐前出土文献及文献文学综合研究”(17ZDA254)阶段性成果。
上博简《孔子诗论》面世20余年来,文本整理、简文释读等基础研究已趋成熟,但最重要的“诗学”研究却尚处于“零散诗学”阶段。未来研究分组解评《诗经》作品层级,应单篇、组内、组外“三重对研”发掘孔子解评语的内在联系,以揭示其“情...
关键词:孔子诗论 研究现状 现状批判 未来指向 
早期“诗说”的话语形态--兼论《毛诗序》的形成
《励耘学刊》2024年第1期93-109,M0006,共18页凌彤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尚书》与中国古代文章学研究”,项目编号:24NDQN100YB。
清华简、上博简、阜阳简“诗说”的言辞特征和结构方式反映了早期序诗话语形态。清华简“诗说”通过对仪式要素、历史要素的书写,暗示诗篇的写作背景和主旨;上博简“诗说”通过对情感要素和德义要素的强调,揭示诗篇的文化内涵和义教功能...
关键词:《孔子诗论》 《毛诗序》 子夏 清华简 
从上博简《孔子诗论》论“言”看孔子的语言观
《史学月刊》2024年第6期5-16,共12页谢乃和 王思齐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历史研究院重大历史问题研究专项2022年度重大招标项目“中国礼制文化与国家治理研究”(22VLS00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封建制与商周早期国家治理体系研究”(20BZS020)。
“重言”是虞夏商周早期王朝国家治术的一个重要特色,“立言”则是周代贵族礼乐政治的重要内容和形式,其形塑了先秦儒家“言教”和政治伦理型语言观念的传统,而以“周文”传承者自居的孔子则是这一儒家语言观念的奠基者。孔子基于“为...
关键词:孔子诗论 孔子 礼治 语言观 伦理政治 
上博简《孔子诗论》“邦风”抒怨论
《文艺研究》2024年第6期56-70,共15页徐正英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唐前出土文献及佚文献文学综合研究”(批准号:17ZDA254)成果。
上博简《孔子诗论》论“邦风”内容性质的简文当隶定为“与贱民而怨之”六字。“四重对读”“十三风”文本可发现,各国“贱民”抒写女子爱情婚姻之怨、对统治者腐朽生活之怨、遭受剥削之怨、兵役之怨、流落无依之怨五类作品,确实构成风...
关键词:上博简《孔子诗论》 诗可以怨 情感指向 抒情特征 邦风 作者身份 贱民 诗歌功能 
出土文献中所见的孔子“慎独论”——以《仲尼曰》《孔子诗论》为中心
《原道》2024年第1期3-21,共19页王振辉 
安大简《仲尼曰》有两则有关“慎独”的语录,证明孔子很可能是“慎独论”的提出者。上博简《孔子诗论》中的“《燕燕》之情,以其独也”也是孔子“慎独论”的文献之一。从训释的角度看,“慎”指谨慎,“独”指具有个体性、内在性、本真性...
关键词:慎独 孔子 《仲尼曰》 《孔子诗论》 安大简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