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博简《孔子诗论》

作品数:67被引量:64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徐正英赵雅丽梁大伟曹建国张朵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市社会科学院郑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社会科学辑刊》《丝绸之路》《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兰州学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北京市社科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上博简《孔子诗论》研究的未来指向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4年第11期144-145,共2页徐正英 
上博简《孔子诗论》是目前所见最早一篇结构严密、体系完备的诗学专论,对先秦文学思想研究具有划时代意义。依笔者对《孔子诗论》文本整理和逐层探研,以为其诗学思想体系研究应在融汇运用并补充文本整理成果基础上,围绕简文“三大层级...
关键词:上博简《孔子诗论》 先秦文学 诗学思想 未来指向 文本整理 划时代意义 
子夏“素以为绚”之问与春秋时期的诗学语境被引量:1
《文艺争鸣》2024年第11期190-194,共5页姜亭亭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古典学与中国早期文学的历史格局研究”(项目批准号:20&ZD263)的阶段性成果。
上博简《孔子诗论》记孔子曰:“善才(哉)商也”(1),孔门弟子之中,子夏著于“文学”,于《诗》之学养尤深。在传世文献的记述当中,孔子与子夏有过多次问对,其中以《论语·八佾》篇中“素以为绚”一则最为著名。在孔子与子夏的问对之间,后...
关键词:上博简《孔子诗论》 素以为绚 子夏 孔门弟子 春秋时期 传世文献 《诗》 哲学层面 
论郭店简《性自命出》与上博简《孔子诗论》的诗学关联
《中国文学研究》2024年第3期118-126,共9页贾旭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出土简帛所见早期儒家《诗》学文献整理与研究”(23CZS006)。
郭店简《性自命出》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对“情”的关注,充分肯定情感的正面价值和积极意义,同时强调用诗、礼、乐陶冶性情、培养德行,从而使道德在人的内心扎根。从上博简《孔子诗论》的内容来看,简文论《诗》具有强烈的主“情”或重“情...
关键词:《性自命出》 《孔子诗论》 性情 礼义 《诗》学关联 
上博简《孔子诗论》研究现状批判与未来指向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24年第4期124-137,共14页徐正英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唐前出土文献及文献文学综合研究”(17ZDA254)阶段性成果。
上博简《孔子诗论》面世20余年来,文本整理、简文释读等基础研究已趋成熟,但最重要的“诗学”研究却尚处于“零散诗学”阶段。未来研究分组解评《诗经》作品层级,应单篇、组内、组外“三重对研”发掘孔子解评语的内在联系,以揭示其“情...
关键词:孔子诗论 研究现状 现状批判 未来指向 
从上博简《孔子诗论》论“言”看孔子的语言观
《史学月刊》2024年第6期5-16,共12页谢乃和 王思齐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历史研究院重大历史问题研究专项2022年度重大招标项目“中国礼制文化与国家治理研究”(22VLS00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封建制与商周早期国家治理体系研究”(20BZS020)。
“重言”是虞夏商周早期王朝国家治术的一个重要特色,“立言”则是周代贵族礼乐政治的重要内容和形式,其形塑了先秦儒家“言教”和政治伦理型语言观念的传统,而以“周文”传承者自居的孔子则是这一儒家语言观念的奠基者。孔子基于“为...
关键词:孔子诗论 孔子 礼治 语言观 伦理政治 
上博简《孔子诗论》“邦风”抒怨论
《文艺研究》2024年第6期56-70,共15页徐正英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唐前出土文献及佚文献文学综合研究”(批准号:17ZDA254)成果。
上博简《孔子诗论》论“邦风”内容性质的简文当隶定为“与贱民而怨之”六字。“四重对读”“十三风”文本可发现,各国“贱民”抒写女子爱情婚姻之怨、对统治者腐朽生活之怨、遭受剥削之怨、兵役之怨、流落无依之怨五类作品,确实构成风...
关键词:上博简《孔子诗论》 诗可以怨 情感指向 抒情特征 邦风 作者身份 贱民 诗歌功能 
《卷耳》奠礼说考论——上博简《孔子诗论》的另一重启示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9期148-156,187,共10页多洛肯 赵钰飞 
国家民委创新团队项目“中华文学遗产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内涵建设”(民委发[2020]76号)。
上博简《孔子诗论》揭开了先秦儒家诗歌批评理论的一角,也启发我们重新认识《左传》和汉儒的解诗理念。结合西周的礼乐文化语境,通过对“永怀”“永伤”“金罍”“兕觥”“我马瘏矣”及采集情节的重新疏证,《卷耳》诗旨或可作天子奠礼...
关键词:《卷耳》 奠礼 周行 上博简 《孔子诗论》 
从上博简《孔子诗论》重探《诗经·宛丘》诗旨
《文化学刊》2023年第4期206-209,共4页陈健 
本文先梳理传世文献《毛诗正义》对《宛丘》诗旨的诠释,研究发现其“刺陈国统治者”之说带有浓重的政治教化意味,遮蔽诗歌本身真正的意蕴与原旨,通过上博简《孔子诗论》对《宛丘》精练的评价,进一步辨清与探究《宛丘》的真正诗旨,认为...
关键词:《孔子诗论》 《诗经》 《宛丘》 诗旨 
从上博简《孔子诗论》重探《诗经·宛丘》诗旨
《文化学刊》2023年第3期215-218,共4页陈健 
本文先梳理传世文献《毛诗正义》对《宛丘》诗旨的诠释,研究发现其“刺陈国统治者”之说带有浓重的政治教化意味,遮蔽诗歌本身真正的意蕴与原旨,通过上博简《孔子诗论》对《宛丘》精练的评价,进一步辨清与探究《宛丘》的真正诗旨,认为...
关键词:《孔子诗论》 《诗经》 《宛丘》 诗旨 
《孔子诗论》“小雅”论及其诗学史创获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2年第9期65-67,共3页徐正英 
上博简《孔子诗论》在逐篇解读《诗经》作品、分类归纳“四诗”诗旨与风格特征、揭示三大文艺类别本质属性的三个层面中,第二个层面“颂”论、“大雅”论、“小雅”论、“邦风”论最为复杂且内在关联性最强,孔子是将其作为一个有机整体...
关键词:上博简《孔子诗论》 小雅 诗旨 分类归纳 内在关联性 诗学史 整体对比 《诗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