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特征

作品数:61被引量:43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李宇林唐艳凤董迎春赵逵夫沈佩伟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河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1960年代初期黄秋耘的“孙犁论”
《扬子江文学评论》2024年第3期83-89,共7页刘卫东 
“十七年”中,文学批评对“艺术标准”的关注急剧降低,基本随“运动”而起伏,成为具有高度指向性的工作,形成一套以“阶级分析”为评价标准的话语,并不断激进。但是,其中亦有反例——黄秋耘。黄秋耘任职《文艺学习》《文艺报》多年(1954...
关键词:黄秋耘 批评实践 《文艺报》 抒情特征 主题批评 文学批评 孙犁 阶级分析 
上博简《孔子诗论》“邦风”抒怨论
《文艺研究》2024年第6期56-70,共15页徐正英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唐前出土文献及佚文献文学综合研究”(批准号:17ZDA254)成果。
上博简《孔子诗论》论“邦风”内容性质的简文当隶定为“与贱民而怨之”六字。“四重对读”“十三风”文本可发现,各国“贱民”抒写女子爱情婚姻之怨、对统治者腐朽生活之怨、遭受剥削之怨、兵役之怨、流落无依之怨五类作品,确实构成风...
关键词:上博简《孔子诗论》 诗可以怨 情感指向 抒情特征 邦风 作者身份 贱民 诗歌功能 
辨析抒情特征,感受人物形象
《语文学习》2023年第10期19-21,共3页冉莹 
师:下面我们来分析《氓》的抒情特征.大家可以参看一下教材课后的学习提示,上面总结《氓》的抒情特征是"怨而不怒,哀而不伤",大家同意这个评价吗,还是有不同意见? 生:我同意,比如最后两句"反是不思,亦已焉哉",男子违背了誓言,她也只是...
关键词:《氓》 怨而不怒 哀而不伤 人物形象 学习提示 
“杂诗”中纯粹不“杂”白的日常趣味与个体修为——管窥作家莫言的《写给作家好友们的诗》
《诗刊》2023年第15期76-76,共1页从周 
“杂诗”是中国古代一种特有的诗歌类别,其中杜甫《秦州杂诗》和龚自珍《已亥杂诗》乃广为人知的经典之作。一般来说,杂诗多为感物起兴、随心而作,具有鲜明的即兴、抒情特征,其中也有一脉侧于文字游戏、谈谐打趣。作家莫言的《写给作家...
关键词:《秦州杂诗》 七言绝句 杂诗 酬赠诗 抒情特征 文字游戏 作家莫言 龚自珍 
20世纪新诗家国书写的文体流变与时代特色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3年第7期104-108,共5页张翼 张宇 
2020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现代汉诗的整体性研究”(课题编号:20&ZD284)。
诗歌是时代的精神镜像,在中国新诗百年探索的背景下,细审各时期家国书写的代表诗篇,在相同题材中把握现代汉诗的语体风格、文体流变、诗艺追求,探寻不同历史阶段国人的精神特质和时代对诗歌功能的特定吁求。辨析各时代家国主题同中有异...
关键词:现代汉诗 国族书写 抒情特征 文体嬗变 时代特质 
一首不简单的怨妇诗——部级精品课《氓》品赏
《语文教学通讯》2023年第1期46-49,共4页吴岚 
《氓》是统编教材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第一篇课文。从“比兴手法”以及独特而容易忽略的字词角度深入解读这首诗,并结合学科要求和学生学情特点,设计具有一定情境活动特点的教学环节,能使学生更好地赏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体验...
关键词:女性视角 比兴手法 抒情特征 
抒情传统视野下的常州派词学被引量:3
《长江学术》2022年第4期16-25,共10页冯乾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清词序跋汇编”(15BZW114)。
抒情传统学说具有重要的文论价值与强大的诠释功能,清代常州词派在词学理论及批评实践中展现出抒情传统的深刻影响。常州派词论中包含了抒情本质、抒情特征、抒情方法、抒情接受等内容,是中国文学抒情传统的重要资源。
关键词:抒情传统 常州词派 抒情本质 抒情特征 抒情方法 抒情接受 
李商隐后期咏史怀古诗的抒情特征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5期358-363,共6页李若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7AZW009)
唐宣宗大中元年至大中十二年(847-858),属于李商隐人生后期。他经历幕府沉浮,接连遭遇丧偶、失友等重大变故,其咏史怀古诗呈现出更加成熟的内容,发生了抒情方式的嬗变。在诗歌内容层面,李商隐咏史怀古诗的地域色彩极为浓厚,同时注入了...
关键词:李商隐 咏史怀古诗 地域色彩 诗歌风格 身世之感 
论黄庭坚书法的抒情特征
《新美术》2019年第9期116-119,共4页于晗 
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涪翁,黔安居士,江西修水人。诗学杜甫而自成一家,为当时所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其诗影响深远,被奉为"江西诗派"的宗主。因投身苏轼名下,与张耒、晁补之、秦观合称为"苏门四学士"。他能绘画,精于鉴赏,书...
关键词:苏门四学士 黄庭坚 江西诗派 晁补之 秦观 张耒 涪翁 苏轼 
先秦楚乐的抒情特征探析
《怀化学院学报》2019年第4期90-93,共4页徐佳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先秦乐学文献整理与研究”(17ZDA250)
“乐”在古代被赋予多重的功能作用和审美作用,在《楚辞》中展现出楚地的乐文化蕴藏之深厚。通过《楚辞》与楚地出土文物的相互印证,可以发现楚乐与中原乐的不同,不仅较少地受到“礼”的束缚,而且在相对开放的政治环境、独特的地理环境...
关键词:《楚辞》 崇巫  抒情艺术 个体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