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艺术

作品数:390被引量:157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于为苍梅华潘啸龙乐进王相飞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湛江师范学院校科研和教改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福建省教育厅B类科技/社科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直抒胸臆 灵动深婉——论《伯兮》的抒情艺术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5年第3期89-91,共3页孙鹏 
《伯兮》采用女性视角,运用赋、比、兴手法,经注互相影响过程中形成谐音双关的艺术效果。诗歌抒发忧思之情,情感表达真挚热烈又温柔敦厚、委曲深挚,有灵动之美。学者结合史实、注疏、修辞等方面诠释《伯兮》,能揭示其高超抒情艺术。
关键词:《伯兮》 抒情 修辞 艺术 
基于散文抒情艺术下关于朱自清散文《春》一种英译本赏析
《现代语言学》2024年第11期757-762,共6页张喜银 
散文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形式,其情感表达是创作的灵魂与源泉。情感的抒发不仅是散文创作的重要任务,也是打动读者的关键所在。本文以朱自清的散文《春》的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英译本为例,深入探讨了译者的抒情艺术。研究表明,译者...
关键词:散文翻译 散文抒情艺术 朱自清散文《春》 
李白歌行“叙情长篇”对七言歌行抒情艺术的发展
《云梦学刊》2024年第5期90-99,共10页王景 
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直接资助项目“皖南地区方志中李白相关资料整理汇编”(2105)。
清代王闿运谓“李白始为叙情长篇”,比较准确地概括了李白七言歌行的艺术成就。“叙情长篇”指向一批具体的歌行作品,以叙述诗人经历、抒发主体情志为特征,显示出自觉的主体抒情意识。李白七言歌行突破齐梁以来的赋题之法,充分吸收楚骚...
关键词:李白 七言歌行 叙情长篇 抒情艺术 
试论崔致远叙事诗的艺术成就
《汉字文化》2024年第18期62-64,共3页郑也 
《双女坟》是唐朝宾贡文人崔致远于宣州溧水任上所写的一首长篇叙事诗。本文在仔细研读诗歌内容的基础上,从叙事时距的角度分析了诗歌的叙事艺术,并总结出意境化抒情、与人物形象共情等抒情特色。长诗语言流畅自然,心理描写细致,抒情性...
关键词:《双女坟》 叙事艺术 抒情艺术 
中国古典文学女性题材审美及抒情艺术的比较分析——以“宫体诗”“花间词”和《红楼梦》为例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4年第6期192-194,共3页赵军英 李佳欣 
“宫体诗”“花间词”和《红楼梦》主要以女性题材为切入点,但由于创作主体所处时代、地域、环境不同,以及思想文化的差异,其对女性的审美旨趣和抒情艺术也各有特色。
关键词:宫体诗 花间词 《红楼梦》 审美旨趣 抒情艺术 
优雅的新诗及其前景
《诗刊》2024年第4期131-134,共4页张中宇 
诗与小说、影视等并不“同质”——抒情艺术与叙事艺术的互补——“体裁系统的优势”与现代诗歌的“结构性”优化——王现代传媒与且歌且吟的场域。有一种意见认为,诗歌是原始时期或农耕时代的艺术,其产生与繁荣的时间大致应该在19世纪...
关键词:现代诗歌 唐宋诗词 抒情艺术 《荷马史诗》 叙事艺术 《楚辞》 普希金 现代传媒 
笔走山河阔 落纸见真淳——论冯艺的文学地理书写被引量:1
《南方文坛》2024年第1期154-158,共5页容本镇 张淑云 
冯艺是当代诗歌、散文创作领域一位重要的壮族诗人和作家,在当代文坛具有相当的辨识度。他一直行走于诗歌和散文之间,寻找着抒情艺术的共同通道,以笔耕不辍的写作姿态出版了许多诗歌、散文作品集,如《朱红色的沉思》《云山朗月》《逝水...
关键词:抒情艺术 当代诗歌 写作姿态 当代作家 逝水 冯艺 边地 朱红色 
剑川白曲的抒情艺术探析
《民族音乐》2024年第1期45-48,共4页赵非 
剑川白曲是用白语演唱的一种山花体民歌,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历史悠久,表现力强,能形象反映不同时代白族的思想意识、宗教信仰、性格特征、审美情趣和理想追求,既能刻画人物、拟人叙事,又可表情达意、渲染气氛,表现形式丰富多样...
关键词:剑川白曲 抒情艺术 探析 
论《琵琶行》的借人抒情艺术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年第10期201-203,共3页严春俏 
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21-2022年度科研规划课题“高职扩招视域下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202103G267)。
《琵琶行》的借人抒情艺术是通过情节、场景、人物以及琵琶女高超、精湛的弹技的描写,由景及人,情因景移,借音乐表哀情,从而使听众(诗人)在感情上产生共鸣,进而由琵琶女的不幸诉说想到自己的被贬,抒发了诗人对自己无辜被贬的愤懑之情。
关键词:《琵琶行》 借人抒情 琵琶女 内涵 沦落 
论黄蓓佳小说抒情艺术的嬗变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5期72-79,共8页吴学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华文文学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22&ZD280)子课题“文学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关系研究”。
20世纪80年代末,黄蓓佳小说增强了社会现实书写,告别了浪漫主义抒情时代。然而她没有让小说抒情陷入萎缩或停顿状态,而是传承转化中国抒情传统里内化与符号化的艺术手法,以达到保存美感、隐喻情感与注释时代的效果。她在小说里描绘抒情...
关键词:黄蓓佳 小说 抒情艺术 嬗变 境界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