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凯旋

作品数:36被引量:48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海外教育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莺莺传》元稹大众文化小说类型诗人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社会学家茶座》《关东学刊》《党课》《艺术百家》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捷克现象学中的超验、良知与责任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学报》2023年第12期80-92,150,151,F0003,共16页景凯旋 
20世纪下半叶的捷克现象学深受胡塞尔影响,形成独特的现代化批判理论。其代表学者帕托切克指出,现代性的危机是意义的危机,主张战胜“日常规则”,将“灵魂的忧虑”融入责任与义务。换言之,捷克现象学是对现代非人格化现象的哲学反思,它...
关键词:捷克现象学 超验 良知 责任 
“刻奇”,一种对世界的抒情态度——专访昆德拉小说译者、南京大学教授景凯旋
《三联生活周刊》2023年第30期50-55,共6页艾江涛 景凯旋 
“刻奇”,中文里更为人知的翻译是“媚俗”。而昆德拉意义上的“刻奇”是指一种伦理情感的过度,是一种缺乏理性的对绝对事物的激情,换句话说,就是人对世界的情态度。“刻奇”是昆德拉小说中最为重要的主题,反刻奇的思想几乎贯穿于他的...
关键词:昆德拉 兰波 南京大学教授 媚俗 缺乏理性 刻奇 伦理情感 抒情 
东欧的两种现代性
《关东学刊》2016年第7期10-24,共15页景凯旋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二十世纪东欧批判文学"(13YJA752005)
美国学者马泰·卡林内斯库将现代性分为社会现代性与审美现代性,由此揭示西方现代文学、艺术对社会现代性的批判与补充作用。本文对前东欧国家这两种现代性的研究表明,东欧社会现代性与审美现代性的矛盾具有自身的特征,表现为现代性的...
关键词:两种现代性 进步 主体性 道德 审美 
警惕适度腐败可以促进经济论被引量:1
《中国新闻周刊》2015年第11期1-1,共1页景凯旋 
十八大召开时,人民网曾做过一次民意测验,反腐倡廉仅次于民主政治,排在第二位。此后两年,“打虎拍蝇”的反腐风暴就在中国大地上迅猛刮起,规模越来越大,越来越密集,每个月都有高官落马、小官巨腐的消息传出。可以说,本届政府正...
关键词:官员腐败 经济发展 反腐倡廉 社会不公 民意测验 民主政治 人民网 政府 
关于“刻奇”被引量:1
《美文(上半月)》2015年第2期29-33,共5页景凯旋 
(一)很久以来,有人就曾讨论,艺术有一天会不会消亡。这样的杞忧绝非危言耸听,只要回顾一下就会发现,各种艺术手段在20世纪似乎已经耗尽了它们的能量,而在我们的周围,那些非艺术的艺术,各种宣传品和奢侈品却在大行其道。在这个黄钟毁...
关键词:杞忧 黄钟毁弃 昆德拉 现代性 生活在别处 抽象表现主义 好莱坞电影 美学理想 美女作家 欧文·豪 
法治是最大公约数
《中国新闻周刊》2014年第41期89-89,共1页景凯旋 
在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上,执政党将首次聚集“依法治国”的议题,但同时近期也有学者重提阶级斗争和专政理论,从而引发了各种议论。如果说“依法治国”的议题符合了与时俱进的历史发展逻辑,那么阶级斗争论者却未见有更具现实说服力的...
关键词:依法治国 最大公约数 阶级斗争 与时俱进 执政党 说服力 议题 中共 
重塑法律至上的价值根源
《中国新闻周刊》2014年第38期90-90,共1页景凯旋 
“如果公民合法财产有可能须臾成空,社会的安全感普遍缺乏;如果社会诚信缺失,人相害而不相帮;如果政府行为朝秦暮楚,决策过程暗箱操作,如何称得上现代国家,又怎么称得上治理的现代化?”2013年2月27日,《人民日报》发表文章《...
关键词:法律至上 价值 《人民日报》 法治环境 治国理政 依法治国 合法财产 诚信缺失 
改革就是顺乎民意
《中国新闻周刊》2014年第34期91-91,共1页景凯旋 
将中国建成一个法治国家,以法治而不是人治的制度来解决腐败问题,击退大小老虎的反扑。
关键词:改革 民意 法治国家 腐败问题 人治 
刻奇:美学的还是伦理的?被引量:11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4年第2期145-152,共8页景凯旋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二十世纪东欧批判文学"(13YJA752005)
"刻奇"(kitsch)一词是19世纪下半叶产生的一个美学语词,意指将某种虚假的感觉世界视作审美。由于此词涵盖美术、音乐、文学、雕塑及建筑等不同艺术类型,并与工业革命、大众文化以及浪漫主义思潮有着密切关系,因此很难从单一的角度去界...
关键词:刻奇 大众文化 浪漫主义 美学 伦理价值 
他们为什么拥护希特勒?
《三月风》2014年第3期52-52,共1页景凯旋 
战后德同人开始新生活,这10位普通德国民众却总是抱怨,他们渴望的从来不是自我实现的自由,而是想要摆脱“自由选择的可怕负担”。(陀思妥耶夫斯基语)
关键词:希特勒 陀思妥耶夫斯基 自由选择 自我实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