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义芳

作品数:25被引量:2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长江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士阶层《百家讲坛》高校历史教学个性教育基础教育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法国研究》《文学教育》《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龙岩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水患与水神信仰:荆州万寿宝塔的见证被引量:1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4期48-53,共6页李义芳 
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长江大学)项目“荆楚民间信仰研究”(2019006)。
万寿宝塔是在观音寺所在地理环境变迁、水神信仰发展演变的背景下修建的。作为水神信仰的崇拜对象,宝塔具有世俗性、功利性、公众性的特征。宝塔的修建反映了明代社会区域整合的需求,对区域经济(包括城市扩张)产生了重要影响。
关键词:水患 水神信仰 万寿宝塔 见证 
古代沙市便河开凿与市镇形成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59-64,共6页李义芳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荆州水灾与洪水文化研究”(17D030)。
直到上世纪60年代,沙市还有一条俗称便河的人工运河可以通航,南接长江,北通汉水,东达汉口。便河的开凿始于魏晋时期,杜预开凿杨水运河时,在离江陵城东不远处,利用三湖、荒谷水,使运河与长江水相通。这条以荒谷水为主体的南北向河流,便...
关键词:古代沙市 便河 市镇形成 
荆州“息壤”传说的文化解读被引量:1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4期40-44,共5页李义芳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荆州水灾与洪水文化研究”(17D030);长江大学楚文化研究院开放式基金项目“荆州神话传说、民间歌谣与历史记忆”(CWH201606)
荆州有丰富的“息壤”传说资料。“息壤”传说反映了民俗信仰生成、演化的轨迹。看似荒诞的传说实际上是民俗宗教的一种表现形式,体现了古人的宇宙观和对他们对自然界的认识。
关键词:"息壤"传说 文化解读 民俗宗教 
明清时期沙市民风民俗探微——以沙市竹枝词为核心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5期34-38,共5页李义芳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7D030);楚文化研究院开放式基金项目(CWH201606)
从明清时期沙市竹枝词了解到沙市人爱看戏,端午节观看龙舟赛如痴如醉,文人和达官贵人在屉廊与画舫中观戏、饮酒作乐成为风气,花朝节(花神节)和清明节纷纷外出"踏春"。狂欢背后是沙市作为楚王行宫的历史遗韵和作为交通要道形成的商业文化。
关键词:明清时期 沙市 民风民俗 竹枝词 
洪湖凤舟竞渡与水神祭祀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8期21-23,共3页李义芳 
湖北省教育厅2013年哲学社会科学重大委托项目(13zd015)
洪湖凤舟竞渡是对洪湖地区频发水灾的一种反映,是祭祀水神的仪式,是人们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人安康的祭礼。
关键词:凤舟竞渡 起源 水神祭祀 
荆州洪水民俗文化研究被引量:1
《兰台世界(上旬)》2015年第11期146-148,共3页李义芳 
湖北省荆楚文化研究中心项目;项目编号:CWJ201311
荆州因洪水而形成的民俗很多。信仰民俗主要有包括江神信仰、息壤传说和祭祀和镇水习俗等在内的水神信仰和祭祀。这些习俗的形成既有荆江水患严重之外部因素,也与起源于史前时代的历史文化紧密相连。荆州洪水习俗具有传授生产生活技能...
关键词:荆州 荆江 洪水 民俗文化 
楚国与雅典法律比较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1期62-66,共5页李义芳 
目前所知楚国和雅典都有体系不太完善的法律:楚国有《仆区》之法、《训典》、《祭典》、《鸡次之典》、《茅门之法》、《覆军杀将法》、《将遁之法》等;雅典从德拉古立法开始,经梭伦、庇西特拉图、阿菲埃尔特、克里斯提尼、伯里克利的...
关键词:楚国 雅典 法律比较 
论楚国士阶层的形成及其影响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6期131-134,共4页李义芳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2012Y004)
作为有独立社会地位的士阶层在楚国形成于楚庄王至楚惠王时期。这一时期楚国的土地制度朝向私有化方向发展,县制和封君制的推行,私学兴起,为新兴士阶层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士阶层的形成对楚国历史文化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他们关心国家命...
关键词:楚国 士阶层 形成 影响 
清代荆州慈善救济活动略论——基于《荆州府志》的考察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0期6-8,共3页李义芳 
清代荆州慈善救济活动遍布于其所辖各县,涉及生老病死和赈灾等各个领域,创办形式和经费来源多样,但整体水平不高。天灾严重,儒学教育的普及和孝义观念的强化,清政府重视和地方衿绅捐助,人口的增长造成人地比例失调和流民增加,是其兴起...
关键词:清代 荆州府志 慈善救济 
论楚国士阶层的社会地位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89-91,共3页李义芳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士’研究"(2012Y004)
作为有独立社会地位的士阶层在楚国形成于楚庄王至楚惠王时期。楚国士的来源复杂,除了传统旧贵族的没落和平民知识分子上升为士之外,异族的政治避乱者、灭国将领、战俘及其后裔等,都成为楚士的组成部分,其中一部分成为楚国的军事将领和...
关键词:楚国 士阶层 社会地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