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卫兵

作品数:19被引量:137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合肥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声全息近场声全息声场统计最优近场声全息技术更多>>
发文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机械工程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机械工程》《自然科学进展》《农业机械学报》《物理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球坐标系下入射与散射声场分离理论被引量:3
《中国科学(E辑)》2007年第1期99-106,共8页李卫兵 廉美转 毕传兴 陈剑 陈心昭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批准号:10504006;50675056)
通过球面波谱变换,将包围散射体的两同心球面上的声压分解为一系列传播形式已知的球面波单元,再利用波场的外推规则建立了两球面上相同阶次的球面波单元间的关系,在波数域中建立了球坐标系下入射与散射声场分离公式;运用分离得到的散射...
关键词:球坐标系 声场分离 散射声场 球面波谱变换 波数域滤波 
基于联合波叠加法的相干声场全息重建与预测理论被引量:2
《声学学报》2006年第4期334-341,共8页李卫兵 陈剑 于飞 陈心昭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275044);教育部重点(02126)资助项目
在相干声场中,很难将各个声源产生的声压分离开来,所以常规波叠加法不能用于相干声场的全息重建与预测。根据相干声场的叠加性,通过构造全息面与多个声源之间的联合声压匹配矩阵,建立了基于联合波叠加法的相干声场全息重建与预测理论。...
关键词:声场分布 预测理论 全息重建 波叠加法 相干 空间分布 分离技术 匹配矩阵 预测问题 声场重建 
联合波叠加法的全息理论与实验研究被引量:19
《物理学报》2006年第3期1264-1270,共7页李卫兵 陈剑 毕传兴 陈心昭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10504006);教育部重点项目(批准号:02126)资助的课题.~~
当空间声场中同时存在多个相干声源时,运用常规近场声全息方法无法重建每个相干声源表面的声学信息,当然也无法预测每个声源单独产生的空间声场,相干声场的全息重建与预测已成为全息技术推广应用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提出联合波叠加...
关键词:近场声全息 联合波叠加 相干声场 TIKHONOV正则化 
统计最优平面近场声全息对振动体的定位研究被引量:5
《农业机械学报》2005年第10期101-104,共4页李卫兵 陈剑 于飞 陈心昭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50275044);教育部科学研究重点项目(项目编号:02126)
基于空间傅里叶变换的平面近场声全息(FFT-based planar NAH)技术对全息面尺寸的要求,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它的应用范围。为此,引入了统计最优平面近场声全息(SOPNAH)技术,并提出了一种确定波数矢量的新方法。SOPNAH通过全息面上测量声压...
关键词:平面近场声全息 振动体定位 波数矢量 
双全息面声场分离技术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0
《声学学报》2005年第5期452-456,共5页于飞 陈剑 毕传兴 李卫兵 陈心昭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275044)教育部博士点专项基金(20020359005)资助项目
研制出一套多通道的声全息测量与分析系统,将其应用于对双全息面声场分离技术的验证。在对该技术进行误差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相应的提高分离声场精度办法。利用研制的全息系统对存在背景干扰的目标声源进行双全息面测量和分析,实验结...
关键词:分离技术 声全息 声场 实验 全息系统 噪声源 误差分析 背景干扰 全息重建 
基于分布源边界点法的新型近场声全息技术被引量:4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第9期961-966,共6页陈心昭 毕传兴 李卫兵 于飞 
文章提出采用分布源边界点法作为近场声全息变换算法,建立了基于分布源边界点法的新型近场声全息理论,该方法避开了采用边界元法时所存在的复杂的变量插值、奇异积分的处理、特征波数处解的非唯一性处理等问题,具有计算速度快、计算精...
关键词:声全息 边界点 分布源 正则化 
基于分布源边界点法的声散射场全息重建和预测理论被引量:3
《应用科学学报》2005年第4期384-388,共5页李卫兵 陈剑 毕传兴 陈心昭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275044);教育部重点资助项目(02126)
通过在边界结点法向方向上,背离分析域一定距离处构造虚构点源;用虚构点源在边界结点、全息测量点、重建点和预测点处产生的特解,形成满足系统方程的特解矩阵,来计算散射场声学量之间的传递矩阵;建立了基于分布源边界点法的声散射场重...
关键词:散射场 声全息 边界点 分布源 
柱面内声全息技术在声源识别与定位中的应用被引量:6
《农业机械学报》2005年第4期103-106,共4页李卫兵 陈剑 于飞 陈心昭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 :5 0 2 75 0 44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 0 0 2 0 3 5 90 0 5 );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项目编号 :0 2 12 6)
介绍了柱面内声全息技术的基本原理,对其实施过程中的数据采集、算法实现和滤波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并通过数值仿真的形式研究了该技术在柱形声源内辐射声场的重建,柱形声源的识别和定位过程中的有效性、可行性和准确性。研究的结果表...
关键词:声全息技术 声源识别 面内 应用 辐射声场 基本原理 数据采集 关键技术 算法实现 数值仿真 定位过程 柱形 准确性 重建 
多源混合声场全息重建和预测方法与实验被引量:3
《中国科学(G辑)》2005年第2期184-200,共17页毕传兴 陈心昭 陈剑 于飞 李卫兵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50275044);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基金(批准号:20020359005)资助项目
多源混合声场的全息重建和预测研究对声全息技术走向实际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提出两种基于分布源边界点法的多源混合声场全息重建和预测方法:单面测量组合法和多面测量组合法的基础上,对此展开了实验研究,并通过对两种方法重建和...
关键词:声全息 TIKHONOV正则化 声辐射 测量组合法 
基于单全息面三维声强测量的声场分离技术被引量:3
《中国机械工程》2005年第6期523-526,共4页李卫兵 陈剑 于飞 陈心昭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275044);教育部科学技术重点项目基金资助项目(02126)
在测量全息面三维声强和均方声压的基础上,根据平面上二维切向有功声强与复声压相位间的关系来间接获取复声压的相位,结合测得的均方声压,得到全息复声压;根据全息面上微粒法向振速的叠加原理和波数域的 Euler公式,推导出基于单全息面...
关键词:声全息 声源识别 声场分离 单全息面 三维声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