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爱凡

作品数:11被引量:1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发动机分析仪杆件激光清洗激光处理碳粉更多>>
发文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文化科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发文期刊:《公路与汽运》《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机电工程技术》《汽车零部件》更多>>
所获基金:广东省交通厅科技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大型客运企业下辖汽车维修站协同网络研究与建设被引量:1
《公路与汽运》2019年第1期56-59,共4页张飞 戴飞 李化 李爱凡 
大型客运企业一般都承担了汽车运输中车辆技术保障的汽车维修业务,但由于属于非主营业务,大型客运企业下辖车辆维修站在车辆维修水平、能力、场地、工装设备及人才配备、生产及技术管理等方面参差不齐,差异极大,且各维修站间相互独立,...
关键词:汽车运输 客运企业 汽车车维修站 协同网络 
基于ABS的车辆弯道稳定性控制仿真研究
《机电工程技术》2009年第6期19-22,116,共5页李爱凡 杨涛 
车辆在低附着弯道路面上制动是一种非常危险的工况。本文从车辆在低附着弯道路面上制动整车受力的角度出发,分析了车辆弯道制动时ABS控制的不足,提出了车辆ABS与横摆力矩控制协调控制的制动力控制策略。利用模糊控制原理设计了横摆力矩...
关键词:车辆制动力 横摆力矩 防抱死系统 弯道 
车轮状态监控与报警装置的开发研究
《交通标准化》2008年第8期203-205,共3页李爱凡 解福泉 
在分析汽车轮胎气压监测系统的工作原理、类型以及各自优缺点的基础上,研究开发出的新型汽车车轮状态监控与报警系统,经检验发现其具有良好的性价比,并可提高汽车的行车安全性和运输经济性。
关键词:轮胎 压力 轮胎气压监测系统 新型的 研究开发 
发动机分析仪适应性模糊评价建模研究
《汽车零部件》2008年第4期54-56,79,共4页李爱凡 
广东省交通厅科研项目(项目编号:2001-19)
在对发动机分析仪用途、功能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汽车维修与检测企业调研结论和试验结果,得出了发动机分析仪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模糊数学的层次分析、综合评判相关理论对发动机分析仪适应性评价模型进行了建模研究。
关键词:发动机分析仪 适应性 层次分析法 模糊评价 
政府与高校合作创新产学合作模式之初探被引量:3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109-111,共3页李爱凡 李加林 黄裕城 
在新的社会主义经济形式和高校自主办学权不断扩大的情况下,除了企业和高校的合作之外,作为中国政治和经济生活中主体的政府能否积极、有效地参与到产学研合作的实践中来?这的确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文中结合广东省交通厅与广东...
关键词:政校合作 产学合作模式 探讨 
在用汽车发动机故障诊断信号采集技术研究被引量:2
《机电工程技术》2005年第7期14-16,共3页刘越琪 卢晓春 李爱凡 严朝勇 郁春兰 
广东省交通厅科研项目(项目编号:2001-19)
以某种发动机分析仪为例,介绍了在用汽车发动机故障诊断信号采集技术;重点介绍了其计算机信号采集系统的组成和原理、高速信号采集技术和在用汽车发动机信号采集技术的特点。
关键词:汽车发动机 分析仪 信号采集 
发动机分析仪无负荷测功误差分析
《机电工程技术》2004年第7期110-111,118,共3页刘越琪 严朝勇 卢晓春 李爱凡 王庆坚 
广东省交通厅科研项目(项目编号:2001-19)
本文阐明了发动机分析仪无负荷测功的原理和误差的来源,主要是原理误差、测量误差和使用误差。试验表明,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试验,则用发动机分析仪进行无外载测功的测量精度完全能满足要求。
关键词:发动机 分析仪 无负荷测功 误差 
发动机分析仪性能研究被引量:5
《交通与计算机》2004年第2期125-128,共4页刘越琪 严朝勇 卢晓春 李爱凡 王庆坚 
广东省交通厅科研项目资助(2001-19)
文章根据汽车维修的特点和国家有关标准的要求,分析了发动机分析仪应具有的功能及其技术特点,总结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就目前常用的发动机分析仪的技术特色进行了对比研究。
关键词:汽车维修 发动机分析仪 技术性能 使用 
发动机分析仪转速测量技术研究被引量:4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58-59,54,共3页刘越琪 严朝勇 卢晓春 李爱凡 王庆坚 
广东省交通厅资助科技项目(编号2001-19)
探讨了发动机分析仪转速的测量方法及其误差。由于转速信号采集频率低,当发动机稳定运转时,所测转速精度能够满足工作要求,但在发动机加、减速运转时,转速误差较大。
关键词:发动机分析仪 转速 测量方法 误差分析 汽车 
车辆减震器工艺水平的统计评价被引量:1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39-43,共5页刘越琪 李爱凡 
通过对车辆减震器特性进行统计模拟研究,建立了其工艺水平与特性之间的联系,对指导车辆减震器设计与生产具有实际意义。
关键词:车辆减震器 工艺水平 统计模拟 数学模型 速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