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春林

作品数:16被引量:67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更多>>
发文主题:脑结构异常疗效精神分裂症磁共振成像抑郁发作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医学综述》《系统医学》《中国CT和MRI杂志》更多>>
所获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颅脑CT在脑出血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系统医学》2024年第12期65-67,共3页尚宏元 王文斌 仉雅颂 杨春林 
目的 分析颅脑CT诊断脑出血的临床效果与价值。方法 非随机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接诊的120例疑似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通过颅脑CT检查,分析颅脑CT对脑出血疾病的诊断效能,及颅脑CT对不同位置脑...
关键词:颅脑CT 脑出血 诊断 出血部位 
CT与MR检查对颅脑外伤性出血的诊断效果探讨
《中外医疗》2024年第15期29-31,共3页尚宏元 王文斌 仉雅颂 杨春林 
目的 探讨CT检查与MR检查用于临床诊断颅脑外伤性出血的效果与价值。方法 前瞻性简单随机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收治的60例颅脑外伤性出血患者及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接受CT检查及MR检查,...
关键词:CT检查 MR检查 颅脑外伤性出血 诊断效果 
静息态功能MRI在首诊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3年第21期31-33,共3页尚宏元 王文斌 仉雅颂 杨春林 
目的:探讨静息态功能MRI在首诊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登记有效的11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静息态功能MRI和CT对患者进行诊断,对患者的异常状况进行记录,分析不同...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 磁共振成像 CT诊断 
抑郁症患者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特征与睡眠质量及记忆水平的关联性分析被引量:4
《中国医学装备》2022年第12期65-70,共6页尚宏元 杨春林 王文斌 仉雅颂 
北京市科技计划(D17110700700000)“精神分裂症与抑郁症新型诊治技术的研究”。
目的:分析首发抑郁症患者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特征,探讨rs-fMRI与患者睡眠质量及记忆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在医院就诊的21例首发抑郁症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招募的25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应用核磁共振成像(MRI)进行...
关键词:抑郁症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 局部一致性(ReHo) 比率低频振幅(fALFF) 睡眠质量 
多模态MRI在精神分裂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被引量:3
《中国CT和MRI杂志》2022年第8期1-3,共3页尚宏元 杨春林 王文斌 
北京市科技重大专项(D17110007017001)。
目的探讨多模态MRI诊断精神分裂症(SZ)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首发SZ患者112例为SZ组,同期健康体检者62例为对照组,均行三维MRI图像扫描,进行基于体素形态学研究(VBM)的脑非对称性分析,比较两组脑灰质...
关键词:MRI 精神分裂症 VBM 脑结构非对称性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经颅磁刺激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预测作用被引量:8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22年第2期227-232,共6页孙丛丛 吴涵 周丹娜 姜玮 王雯 杨春林 马辛 任艳萍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C131110);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技重大专项(D171100007017001)。
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对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疗效的预测作用。方法将59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
关键词:重复经颅磁刺激 抑郁症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磁惊厥治疗与无抽搐电痉挛治疗抑郁发作的早期疗效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8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22年第2期239-243,共5页任艳萍 张俊岩 吴涵 罗炯 杨春林 马辛 姜玮 
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2018-3-1171);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技重大专项(D171100007017001)。
目的比较磁惊厥治疗(magnetic seizure therapy,MST)与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MECT)对抑郁发作早期的疗效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入组45例抑郁发作患者,分别接受MST和MECT治疗。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
关键词:磁惊厥治疗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 抑郁发作 早期治疗效果 认知功能 
经颅交流电刺激联合抗抑郁药对抑郁发作的疗效及安全性被引量:4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22年第2期244-248,共5页罗炯 孙丛丛 潘伟刚 王丹 史晓宁 王茜 金文青 梁立荣 杨春林 马辛 任艳萍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技重大专项(D171100007017001)。
目的探讨经颅交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alternating-current stimulation,tACS)联合抗抑郁药对抑郁发作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抑郁发作患者62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服用抗抑郁药物,治疗组加用tACS真刺激治疗,对照组加用tACS...
关键词:经颅交流电刺激 抑郁发作 疗效 安全性 
改良电休克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22年第2期249-253,共5页李莉 刘超猛 任艳萍 杨春林 马辛 
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2018-3-1171);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技重大专项(D171100007017001)。
改良电休克治疗(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MECT)作为临床上常用的物理治疗手段之一,被推荐用于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急性加重或患有紧张症的患者。首发精神分裂症(first-episode schizophrenia,FES)通常起病于青春期或成年早期...
关键词:改良电休克 首发精神分裂症 疗效 安全性 作用机制 
成人抑郁症患者脑结构异常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
《医学综述》2021年第19期3919-3923,共5页潘伟刚 杨春林 王文斌 尚宏元 仉雅颂 于春祥 
北京市科技重大专项(D17110700700000);北京市保健科研课题项目(京18-号)。
目的分析成人抑郁症患者脑结构异常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收治的466例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头颅磁共振成像(MRI)资料,依据头颅MRI结构是否异常分为脑结构异常组(25...
关键词:抑郁症 成人 磁共振成像 危险因素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