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毅

作品数:43被引量:312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山西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遗址墓地陶寺遗址考古陶寺城址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生物学天文地球理学更多>>
发文期刊:《故宫博物院院刊》《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第四纪研究》《中原文物》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山西兴县碧村遗址小玉梁台地西北部发掘简报被引量:13
《考古与文物》2022年第2期35-50,共16页王晓毅 王小娟 张光辉 
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河套地区聚落与社会研究”项目;“中华文明起源研究:北方长城地带文明进程研究”子课题“碧村遗址研究”(编号:2020YFC1521601)的阶段性成果。
碧村遗址位于山西省吕梁市兴县高家村镇碧村北侧,是一处龙山时期的大型石城聚落。2015~2018年,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联合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对碧村遗址小玉梁台地进行了考古发掘,基本理清了该台地的整体布局及其聚落的阶段性变化。...
关键词:碧村遗址 小玉梁台地 龙山时期 房址 石砌遗迹 
山西兴县碧村遗址石器研究被引量:2
《人类学学报》2020年第1期52-63,共12页任海云 王晓毅 王小娟 张光辉 
“十三五”重点项目“河套地区聚落与社会研究”阶段性研究之一,国家文物局2016年度重点文物保护专项的资助。
我国新石器考古研究者往往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磨制石器上,如近年兴起的对磨制石器的制作过程实验性研究及功能探讨,但对旧石器时代的打制石器很少给予足够地重视。本文通过对地处晋西黄土高原龙山时期的碧村遗址2015年来发现的打制石...
关键词:碧村遗址 龙山时期 打制石器 小石器文化 
山西晋中小南庄东周遗址发掘简报
《黄河.黄土.黄种人》2020年第3期12-15,共4页王晓毅 高振华 郝丽君 贾尧 孙先徒(绘图) 
小南庄遗址位于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鸣谦镇小南庄村东约500米处,西距聂店村约400米,地处涧河西岸台地,东临河床断崖,地势相对平坦,西南约70米为小南庄战国墓地。(图1)遗址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12°4331.12,北纬37°45 5.40,海拔高程为831米...
关键词:抢救性发掘 灰坑 西距 高校新区 山西晋中 东周时期 地理坐标 南庄村 
山西隰县瓦窑坡墓地M23出土铜器的技术特征及相关问题被引量:4
《中原文物》2019年第1期114-119,共6页南普恒 王晓毅 潜伟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隰县瓦窑坡墓地田野考古发掘报告"(编号14BKG011);山西省科技厅社会发展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文物保护相关技术研究-隰县瓦窑坡墓地青铜器科技保护研究"(编号20130313035-1);青铜器保护修复实验室运行补贴项目(2016年)的共同资助
为了解侯马铸铜作坊兴起前后晋国铜器的技术变化,本文对瓦窑坡墓地M23部分铜器进行了科学分析和铸造工艺考察,并结合侯马陶范和部分春秋中晚期晋国铜器的科学分析结果对此时期晋国铜器的技术特征、纹饰模印法及技术变化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瓦窑坡墓地 春秋晚期 青铜器 科学分析 侯马铸铜作坊 
大植物遗存反映的龙山时代山西高原的农业活动与区域差异被引量:21
《第四纪研究》2019年第1期123-131,共9页蒋宇超 戴向明 王力之 王晓毅 秦岭 
国家文物局“十三五”考古专题项目子课题“河套地区聚落与社会研究”;“郑州大学青年教师启动基金项目”共同资助.
山西高原是新石器时代末期龙山时代(公元前2900~1800年)具有重要历史地位的区域,研究该区域的史前农业发展状况对于理解其社会复杂化和文明化的经济基础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利用系统浮选的方法在山西高原的滹沱河上游、蔚汾河流域的...
关键词:山西高原 龙山时代 旱作农业 大植物遗存 水稻 
山西晋中小南庄墓地人骨的C、N稳定同位素:试析小麦在山西的推广被引量:9
《人类学学报》2018年第2期318-330,共13页唐淼 王晓毅 侯侃 侯亮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2YJC780003);吉林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016QY003)共同资助
小麦何时何地对中国北方传统的粟黍农业产生影响是近些年学术界研究的焦点问题之一。相关研究表明,小麦对中国北方不同地区粟黍农业的影响存在时间上的差异。古文献及考古研究表明,小麦在龙山时期就开始在中国北方地区出现,但直到东周...
关键词:山西 小南庄墓地 东周 C、N稳定同位素 小麦 
山西吕梁兴县碧村遗址出土玉器管窥被引量:18
《故宫博物院院刊》2018年第3期71-80,共10页王晓毅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补助资金十三五重点项目"河套地区聚落与社会研究"研究成果
本文在近年山西吕梁兴县碧村遗址考古工作的基础上,介绍了碧村遗址部分玉器的基本情况。作者从典型器形出发,分析了其文化因素,并对河套地区玉器加以初步考察,对其出土背景、性质和整体年代等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碧村 龙山时期 玉器 
龙山时代河套与晋南的文化交融被引量:6
《中原文物》2018年第1期44-52,共9页王晓毅 
国家文物局"十三五"重点项目"河套地区聚落与社会研究"阶段性成果
龙山时代是中国文明起源的关键时期,在以往有关中华文明起源过程的宏观思考中,来自北方的作用始终受到相对忽视。近年来,石峁、碧村等新的考古发现表明龙山时代的北方社会表现出高度的发达,其对处于中原腹地的陶寺等重要遗址产生深远影...
关键词:龙山时代 河套 晋南 
从生物考古学角度看山西榆次明清时期平民的两性差异被引量:7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7年第4期117-124,共8页朱泓 侯侃 王晓毅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1&ZD182)
对山西榆次出土的明清墓葬中的人骨进行的性别考古学思想指导下的生物考古学研究,发现该人群性别比较大,可能与重男轻女观念和溺婴习俗有关。女性死亡年龄结构中壮年期所占比例较大,可能是围产期死亡所致。古病理学研究发现女性存在缠足...
关键词:生物考古学 性别考古 古人口学 古病理学 缠足 
山西隰县瓦窑坡墓地的两座春秋时期墓葬被引量:21
《考古》2017年第5期25-53,共29页王晓毅 陈小三 狄跟飞 王进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隰县瓦窑坡墓地田野考古发掘报告》(14BKG011)的阶段性成果
瓦窑坡墓地M29和M30均为长方形土坑竖穴墓,葬具均为一椁两棺,出土遗物有青铜器、玉器、石器、骨器、海贝和漆器等。这两座墓是目前晋南地区所见等级最高的春秋中期墓葬,对研究晋南地区春秋墓葬的等级变化、侯马铸铜作坊兴起之前晋国的...
关键词:山西隰县 瓦窑坡墓地 土坑竖穴墓 春秋中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