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芝

作品数:12被引量:54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天津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交流伺服系统矢量控制系统BLDCM变结构控制模糊控制更多>>
发文领域:电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交通运输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发文期刊:《电气传动》《控制理论与应用》《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电工技术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电能量自动计费及负荷管理系统的设计被引量:1
《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2004年第4期46-48,共3页赵春水 许镇琳 王秀芝 杨晓东 赵卫平 
该系统集成了单片机数据采集、RS 485总线通讯、大型关系数据库、B/S、C/S、ActiveX等技术,实现了电能远程计量、分类分时段计费、电力负荷管理,具有通用化、模块化、网络化的特点。经实际运行验证,系统测量准确,功能完善,操作简单,安...
关键词:电能计量 分类 分时段计费 负荷管理 系统集成 
复合二维模糊控制器及其模糊推理方法的研究被引量:2
《控制理论与应用》2003年第4期593-595,共3页许镇琳 郭鑫华 王秀芝 刘旻 
实现三维模糊控制效果,而控制规则数与二维模糊控制器相当。模糊控制规则解析生成。模糊推理方法基于相平面,计算量小,直接用输入连续量进行推理。该控制器结构及算法简单,易于在线实现,具有通用性。将其用于交流调速系统,实验结果表明...
关键词:智能控制 模糊推理 复合二维模糊控制器 模糊控制 
用VB6.0实现监控系统中图表的绘制及打印被引量:3
《工业控制计算机》2002年第7期29-31,共3页孙作生 许镇琳 王秀芝 
本文介绍了在基于VB6.0的工业监控系统中,利用MSCHART控件实现图表绘制,并通过OLE技术链接Excel对象模型实现打印功能。该方法应用于实际工程中取得了良好的运行效果。
关键词:VB6.0 监控系统 图表 绘制 打印 电能计量 计费系统 电能表 
全平衡垂直提升式升船机交流调速控制方案的试验研究被引量:1
《电气传动》2001年第3期32-35,共4页郭鑫华 王秀芝 许镇琳 蒋琪 马小亮 暴兴汉 
文章针对全平衡垂直提升式升船机提出几种交流调速控制方案 ,讨论比较各方案的优劣 ,并以三峡升船机物理模型为基础进行了试验研究验证 ,以供原型机设计参考 。
关键词:提升式升船机 交流调速控制 船舶 试验 
用于现场数据录入与通讯的智能手持操作器
《自动化与仪表》2000年第4期42-45,共4页尹路 王秀芝 翟轶强 赵卫平 杨晓东 
本文介绍了一种由 AT89C2 0 51单片机作主控制器而具有数据录入、显示及通讯等功能的智能手操器。运行证明该手操器具有功能强、小巧、灵活、工作稳定、性价比高的特点 。
关键词:串行通讯 数据录入 智能手持操作器 
电气传动系统仿真的新工具──MATLAB5.2电气系统模块库被引量:19
《电气传动》2000年第1期57-59,共3页韦榕 许镇琳 王秀芝 
教育部博士点专项基金
电气传动控制系统的仿真通常采用MATLAB4.X或PSPICE软件,但它们都有不足之处。本文以永磁同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为例,说明采用MATLAB5.2中的电气系统模块库PowerSystemBlockset可以克服两者的不足。
关键词:电气传动系统 仿真 MATLAB5.2 电气系统模块库 
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中转子阻抗与转速的同时辨识被引量:2
《电气传动》1999年第2期8-10,共3页翟轶强 王秀芝 许镇琳 施萍 马小亮 
本文提出了一种在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中实现电机转速与转子时间常数同时辨识的方法,理论分析及仿真结果均表明所提出的方案正确可行并具有良好的性能。
关键词:矢量控制系统 无速度传感器 电机 转子 参数辨识 
高性能BLDCM交流伺服系统发展趋势及研究现状被引量:7
《电气自动化》1996年第2期4-8,共5页王秀芝 吴忠 许镇琳 
在归纳总结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阐明了高性能BLDCM交流伺服系统的发展趋势及研究现状、电流控制及转矩脉动等问题是构成高性能伺服系统的关键问题,随着微电子技术的进步和现代控制理论的更新以及在电机控制中的广泛应用。以上...
关键词:交流伺服系统 电机 控制系统 
BLDCM交流伺服系统变结构控制被引量:5
《电气传动》1996年第3期25-31,共7页吴忠 王秀芝 许镇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
为实现高性能的BLDCM交流伺服系统,本文根据无刷直流机的特点,利用时间最优控制的思想,设计了变结构控制器,并给出了开关模式。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案是可行的。
关键词:伺服系统 变结构控制 交流 电力系统 
基于光电脉冲发生器的速度估计算法
《电气自动化》1995年第2期58-61,共4页许镇琳 吴忠 王秀芝 
在对一般的速度估计算法简单介绍的基础上,引入了采样周期自适应可调的思想,并利用仿真的手段,通过对比分析,提出了适于一般伺服系统的速度估计算法,该算法能兼顾速度估计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关键词:光电脉冲发生器 速度 计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