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跃敏

作品数:8被引量:33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太原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自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后现代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青少年犯罪问题》《理论探索》《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系统科学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大学生思想动态研判机制的系统建构被引量:5
《系统科学学报》2015年第2期82-85,共4页康永征 杨波 王跃敏 
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思政专项)阶段性研究成果;太原科技大学校青年基金(20123018)
系统建构调查、分析、预警和干预的研判机制,提高政府与高校管理层对大学生思想和行为发展的应对效率和决策水平,有助于准确把握青年大学生思想变化的规律,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和保持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 思想动态 研判机制 系统建构 
解构文化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与出路被引量:3
《福建高教研究》2010年第3期47-49,56,共4页康永征 王跃敏 
解构文化是后现代主义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它所提倡的批判理念深深影响着当代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只有正确审视后现代解构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才能消除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造成的负面影响,发...
关键词:后现代 解构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 困境 出路 
解构文化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与出路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年第3期34-36,共3页康永征 王跃敏 
解构文化是后现代主义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它所提倡的批判理念深深影响着当代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只有正确审视后现代解构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才能消除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造成的负面影响,发挥高...
关键词:后现代 解构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 困境 出路 
“三本”的隐喻与群体性的抗争——基于HK学生罢课事件的社会心理学解读
《青少年犯罪问题》2010年第1期28-30,共3页卫小将 王跃敏 
在现实社会的演绎中,"三本"作为一种符号与其他因素勾连在一起,逐步隐喻化,不再单纯指称"学历"和"学位",而是征显出一种道德评判。这种道德评判激发学生产生"上正真意义大学"的群体性幻象,并诉诸于行动,学校若不能准确解读这种诉求,极...
关键词:三本 隐喻 抗争 
论社会转型期大学生敬畏信仰的缺失与重建被引量:2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第12期117-120,共4页康永征 李建权 王跃敏 
当代大学生是社会建设的栋梁之材,他们的信仰关系着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敬畏信仰是大学生信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社会转型期文化的急剧变迁造成了这一信仰的缺失,进而引发了诸如大学生诚信问题、道德问题、校园暴力问题的频发。改...
关键词:大学生 敬畏信仰 缺失 重建 
从“文化堕距”理论看城中村村民的社会化——以太原市城中村改造为例被引量:17
《理论探索》2009年第3期95-97,共3页王跃敏 李建权 
"文化堕距"是美国社会学家威廉·费尔丁·奥格本针对社会变迁过程中,文化中的一部分落后于其他部分这一现象而提出的理论。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文化堕距问题在城中村村民身上体现得比较明显:其外在身份改变快于内在素质提高、外部环境...
关键词:“文化堕距” 城中村村民 社会化 
从“文化震惊”看社会转型期大学生的自杀成因被引量:5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138-140,共3页王跃敏 乔中国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自杀现象频频发生,究其原因已经不能简单地归结为个人的心理问题,更深层次的应是社会原因。可以看到,传统文化的断裂引起了大学生安全感的缺失,理想文化与现实文化之间的堕距造成他们焦虑的增强,而亚文化与主流文化的...
关键词:大学生 文化震惊 社会转型 自杀 
思想政治教育与构建和谐校园的关系被引量:1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162-165,共4页王跃敏 鲍善冰 
校园的和谐主要包括校园管理系统、校园主体系统以及校园环境系统的和谐。在和谐校园的构建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其自身优势,注重以人为本,发挥其道德约束和制度建设的特长,切实解决校园弱势学生群体问题,起到稳压器和安全阀的作...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和谐校园 高校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