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明波

作品数:40被引量:246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糯高粱薏苡高粱油菜酒用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经济管理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耕作与栽培》《农技服务》《作物学报》《南方农业》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农业科学院专项资金项目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贵州省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宽窄行结合高密度栽培有效提高糯高粱产量及干物质和氮素的积累转运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24年第12期2342-2353,共12页高杰 李青风 汪灿 张国兵 周棱波 赵强 邵明波 彭秋 
贵州省基础研究计划项目(黔科合基础-ZK[2024]一般567);财政部和农业农村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CARS-06-14.5-B26);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资金项目(黔科中引地[2022]4045);贵州旱地粮食作物基因遗传转化平台建设项目(黔科中引地[2022]4011);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项目(黔农科院科技创新[2022]11号)。
【目的】明确贵州糯高粱干物质、氮素积累转运对种植模式和密度的响应特征,为贵州糯高粱的高产栽培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选用贵州高粱主栽品种‘红缨子’,以种植模式为主区进行裂区试验,种植模式设置等行距模式(行距60 cm+60 cm,MD)...
关键词:糯高粱 种植模式 种植密度 干物质积累转运 氮素积累转运 产量 
化肥和有机肥配施对糯高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2023年第23期75-80,共6页张春兰 汪灿 徐燕 邵明波 张立异 
贵州省科技支撑计划[编号:黔科合支撑(2020)1Y122号];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编号:黔科中引地(2022)4011、黔科中引地(2022)4045];贵州省科研机构创新能力建设专项资金[编号:黔科合服企(2022)007];财政部和农业农村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编号:CARS-06-14.5-B26)。
为构建贵州地区糯高粱科学施肥技术体系,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6个处理,分别为100%复合肥(T1)、85%复合肥+15%有机肥(T2)、70%复合肥+30%有机肥(T3)、55%复合肥+45%有机肥(T4)、40%复合肥+60%有机肥(T5)、100%有机肥(T6),研究化肥...
关键词:化肥 有机肥 糯高粱 产量 品质 配施 
不同时期追氮量和比例对糯高粱“红缨子”产量、氮积累、转运以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被引量:1
《中国土壤与肥料》2023年第9期105-110,共6页李青风 高杰 彭秋 汪灿 周棱波 张国兵 赵强 张春兰 邵明波 罗奎 张跃 汪家远 
贵州省科技支撑计划(黔科合支撑[2020]1Y053号,[2020]1Y122号);财政部和农业农村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CARS-06-14.5-B26);贵州省人才基地建设项目(编号:RCJD2018-14)。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氮肥不同生育期追施比例(拔节期—抽穗期—开花后10 d:0—0—0为T1;100—0—0为T2;40—60—0为T3;30—50—20为T4;20—50—30为T5;20—40—40为T6,即6个处理)对糯高粱的产量、氮积累、转运以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
关键词:糯高粱 产量 氮素利用率 氮素积累总量 
糯高粱与大豆间作模式下不同带宽配置对糯高粱根际土壤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2023年第9期1890-1897,共8页陈思宇 汪灿 彭方丽 周棱波 张国兵 高杰 赵强 邵明波 
贵州省基础研究(自然科学)计划项目[黔科合基础⁃ZK(2023)一般171];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CARS⁃06⁃14.5⁃B26);贵州省特色杂粮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黔财农(2018)81号];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黔科中引地(2022)4045]。
【目的】研究糯高粱与大豆间作模式不同带宽配置下糯高粱根际土壤特性及产量的变化,为糯高粱的优质高产及可持续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于2021年和2022年开展田间试验,以单作糯高粱为对照(CK),研究(2行)糯高粱...
关键词:糯高粱 大豆 间作 带宽配置 根际土壤特性 产量 
糯高粱间作大豆不同带宽配置对糯高粱光合特性、干物质和养分积累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
《南方农业学报》2023年第7期1966-1976,共11页彭方丽 汪灿 周棱波 高杰 张国兵 赵强 陈思宇 邵明波 
贵州省基础研究(自然科学)计划项目(黔科合基础-ZK〔2023〕一般171);国家谷子高粱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06-14.5-B26);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黔科中引地〔2022〕4045);贵州省特色杂粮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黔财农〔2018〕81)。
【目的】研究糯高粱间作大豆不同带宽配置对糯高粱光合特性、干物质和养分积累及产量的影响,筛选糯高粱间作大豆的适宜带宽配置,为糯高粱的高产、高效和可持续生产提供参考。【方法】以单作糯高粱为对照(CK),按2行糯高粱间作1行大豆模式...
关键词:间作 带宽配置 糯高粱 光合特性 干物质和养分积累 产量 
基于Super-GBS技术的高粱籽粒酿造相关性状QTL定位被引量:4
《核农学报》2023年第2期241-250,共10页丁延庆 徐建霞 汪灿 周棱波 张国兵 赵强 邵明波 张立异 
贵州省基础研究计划项目(黔科合基础[2020]1Y1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160459);贵州省农业科学院专项资金项目(黔农科院种质资源[2022]07号);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黔科中引地[2022]4011)。
为探究酒用高粱籽粒酿造性状的遗传基础,本研究利用超级基因分型技术(Supper-GBS)技术对BTx623×红缨子的205个家系的重组自交系(RIL)群体开展基因分型,构建了包含1910个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SNP),标记平均间距为0.47 cM的连锁图谱。结...
关键词:高粱 Super-GBS 酿造相关性状 遗传定位 QTL 
不同间作模式对糯高粱干物质、养分积累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5
《南方农业学报》2023年第1期68-79,共12页彭方丽 汪灿 周棱波 张国兵 赵强 张春兰 高杰 邵明波 
国家谷子高粱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06-14.5-B26);贵州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黔科合支撑[2020]1Y053号,黔科合支撑[2020]1Y122号)。
【目的】探究不同间作模式对糯高粱干物质、养分积累及产量的影响,以期为糯高粱间作共生作物选择及高效栽培模式推广提供参考。【方法】以单作糯高粱(SW)为对照,设糯高粱间作花生(WP)、糯高粱间作大豆(WS)、糯高粱间作辣椒(WC)和糯高粱...
关键词:间作 糯高粱 干物质 养分 产量 
提高糯高粱干物质和氮素积累、转运及利用效率的适宜密度和施氮量被引量:5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22年第12期2252-2262,共11页高杰 李青风 汪灿 张国兵 周棱波 赵强 张春兰 邵明波 彭秋 
贵州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黔科合支撑[2020]1Y053号,黔科合支撑[2020]1Y122号);财政部和农业农村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CARS-06-14.5-B26);贵州省人才基地建设项目(RCJD2018-14)。
【目的】种植密度和施氮水平影响着作物的干物质和氮素积累转运及利用效率。研究糯高粱的适宜密度和氮肥水平组合,为贵州高粱绿色高效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贵州糯高粱品种红缨子为研究对象,2017和2018年在贵州省仁怀市开展裂区...
关键词:糯高粱 种植密度 氮水平 氮素积累 氮肥利用效率 
不同间作模式下糯高粱根际土壤特性及产量变化被引量:9
《南方农业学报》2022年第8期2122-2132,共11页赵强 章洁琼 汪灿 周棱波 张国兵 彭秋 高杰 彭方丽 张春兰 邵明波 
贵州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黔科合支撑[2020]1Y122号,黔科合支撑[2020]1Y053号);贵州省特色杂粮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黔财农[2018]81号);国家谷子高粱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06-14.5-B26)。
【目的】研究不同间作模式对糯高粱根际土壤养分、酶活性、微生物群落及产量的影响,为筛选合理的糯高粱间作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单作糯高粱(SW)为对照,设糯高粱+花生(WP)、糯高粱+大豆(WS)、糯高粱+辣椒(WC)和糯高粱+红薯(WSP)...
关键词:间作 糯高粱 土壤特性 产量 
不同玉米材料及生长期玉米须中总黄酮和多糖含量分析被引量:3
《江苏农业科学》2022年第5期162-167,共6页徐建霞 郑常祥 邵明波 沈佳奇 任艳 张春兰 周棱波 汪灿 张国兵 
贵州山地优势特色杂粮研发与转化服务企业能力建设项目[编号:黔科合服企(2018)4005];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编号:黔科中引地(2018)4003]。
为了比较贵州不同材料玉米须总黄酮和多糖的含量,筛选出优质玉米须及对应的最佳采收时期,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贵州常用的8个骨干玉米材料的玉米须总黄酮和多糖含量分3个不同生长时期(吐丝未授粉期、灌浆期和成熟期)进行测定。结果表明...
关键词:玉米须 生长期 总黄酮 多糖 聚类分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