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永峰

作品数:8被引量:25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宝卷佛教敦煌学明清雅俗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哲学宗教语言文字建筑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民族文学研究》《世界宗教研究》《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论宝卷中的创世说
《民族文学研究》2013年第3期13-22,共10页陆永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吴方言区民间宝卷研究"(批准号:11BZW075)阶段性成果
明清以来,民间对于天地开辟、人类诞生的命题多有论说,并以宝卷为主要载体,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创世说。民间教派宝卷和世俗宝卷对创世的叙说联系紧密,又各有其特征,从中可见民间教派与民间社会的纠结与分野。
关键词:明清 创世说 宝卷 无生老母 
民间宝卷的抄写被引量:4
《民俗研究》2012年第4期144-152,共9页陆永峰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吴方言区民间宝卷研究"(项目编号:11BZW075)阶段性成果
宝卷可分为宗教宝卷和民间宝卷,其流通则分口头传播和文本传播。明清以来,刊印宝卷逐渐盛行,但宝卷的抄写,特别是民间宝卷的抄写也一直长盛不衰,传世宝卷在版本上以抄本为多。民间宝卷的抄写者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它与宝卷的宣演和流布...
关键词:民间宝卷 刊印 抄写 功德 
论宝卷中的民间冥府信仰
《民族文学研究》2011年第4期88-95,共8页陆永峰 
江苏省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吴方言区民间宝卷研究>(批准号10ZWC010)阶段性成果
以明清宝卷为主要依据,探讨其时民间冥府信仰。冥府信仰以佛教地狱果报观念为核心,糅合道教、传统信仰等内容,在明清两代得到定型,具备完善、繁复的运行机制,规范着当时民众的道德、行为。
关键词:冥府信仰 宝卷 明清 民间 
论宝卷的劝善功能被引量:9
《世界宗教研究》2011年第3期163-172,共10页陆永峰 
明清以来,宝卷盛行于民间。在满足民众宗教、娱乐需求的同时,宝卷也对民众有着突出的劝化作用。宝卷主要依靠渊源于佛教的果报理论、地狱观念,止恶扬善,对民间的伦理道德、日常行为作出了明确而细致的规范,在很大程度上俨然成为民间的...
关键词:宝卷 劝善 民间 果报 地狱 
唐代僧诗概论被引量:4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368-378,共11页陆永峰 
江苏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0SJB750.11-40006)。
唐代僧诗是整个唐诗中特殊的一部分,它的存在是唐佛教兴盛、诗歌繁荣,并相互影响的结果。作为其主要创作者的诗僧主要出现于中晚唐的江南地区,有着文士和僧人的双重人格。唐代僧诗以其独特的文学品格对唐诗的繁荣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唐代 唐代文学 僧诗 全唐诗 佛教 
禅宗语言观及其实践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6期32-35,共4页陆永峰 
禅宗的语言观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 ,它继承了教内教外的传统观点 ;同时又深入发展 ,形成了自己的独特内涵 ,并体现在它的宗教实践中。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 ,它推动着中国语言学的发展。
关键词:语言观 言意关系 实践 禅宗 
四川与变文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79-84,共6页陆永峰 
变文历来是敦煌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变文与唐五代时期的四川地区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变文在蜀地的兴盛 ,与巴蜀文化的独有特征有关。而四川地区在唐五代与敦煌地区的频繁交流也就反映在变文中。
关键词:变文 四川 敦煌学 佛教 巴蜀文化 
王梵志诗、寒山诗比较研究被引量:9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110-111,0+112-113,共2页陆永峰 
王梵志诗、寒山诗比较研究陆永峰关键词:王梵志诗,寒山诗,唐诗,雅俗之别王梵志诗与寒山诗常被视为唐代白话诗的代表,这种并举有利于对唐代白话诗发展脉络的认识,但一定程度上也模糊了它们的区别,特别是对寒山诗全貌的把握。本文...
关键词:王梵志诗 寒山诗 唐诗 雅俗之别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