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家泰

作品数:9被引量:48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制革除磷PTA废水混凝剂处理制革废水更多>>
发文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化工时刊》《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污染防治技术》《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PTA废水气浮处理试验研究
《给水排水》2014年第11期136-140,共5页曹蕾 涂勇 蒋永伟 陆继来 邹敏 魏家泰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2ZX07101-003)
通过浅层气浮和涡凹气浮试验,比较两种不同气浮的除磷脱色效果,结果表明,去除相同量的总磷时,浅层气浮消耗的PAC与FeCl3量均低于涡凹气浮,且涡凹气浮需投加3mg/L以上的PAM,而浅层气浮无需投加PAM;脱色效果方面,浅层气浮优于涡凹气浮。...
关键词:PTA废水 浅层气浮 涡凹气浮 除磷 脱色 混凝剂 助凝剂 
PTA废水生化尾水深度处理的试验研究被引量:1
《污染防治技术》2014年第5期27-31,共5页曹蕾 涂勇 蒋永伟 陆继来 邹敏 魏家泰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2ZX07101-003);(2012ZX07101-005)
通过小试实验筛选出最经济的三种混凝剂,研究p H、温度、搅拌级数、搅拌强度GT和助凝剂PAM的投加量对三种混凝剂除磷脱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PAC、Fe Cl3和硫酸铝的除磷效果较好,去除1 mg总磷时三种混凝剂的投加量分别为17.83、19.14、...
关键词:PTA废水 除磷 脱色 混凝剂 絮凝剂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导论”教学方法研究被引量:6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S1期223-225,共3页王秋颖 吕锡武 吴磊 魏家泰 
江苏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资助项目
针对当前环境与发展的形势,东南大学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导论"课程。对于这样一门影响范围广、学生人数多、授课对象专业复杂、授课内容涵盖多个学科领域的课程,作者结合自己的授课经验,在加强教师自身学习,注重知识更...
关键词: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知识更新 课堂教学 教学手段 评价体系 
生物活性炭纤维工艺在微污染水源处理中的应用被引量:2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8年第5期44-47,共4页曹蕾 魏家泰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BK2004075)
生物活性炭纤维(BACF)是在生物活性炭的基础上,以活性炭纤维代替颗粒活性炭,用于处理微污染水中有机污染物。BACF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水的深度处理工艺,结合了吸附与生物降解的双重效能,可以有效提高对原水的净化效果,同时也可以扩大水源...
关键词:活性炭纤维 生物活性炭纤维 微生物 微污染水 
长江下游船舶溢油应急处理措施框架被引量:2
《水资源保护》2006年第6期89-90,98,共3页高海鹰 魏家泰 陈毓龄 
介绍长江下游船舶溢油污染的现状,论述溢油污染对沿岸生态和环境的影响以及溢油防治研究的重要性。以长江南京段为例,分析影响江中及岸边事故溢油迁移转化规律的因素,提出船舶事故溢油应急处理措施的三个重要部分,即溢油模拟及污染区预...
关键词:溢油 迁移转化 回收 清除 
城市蓄水水库水质污染预测模型的研究被引量:4
《环境保护》2001年第10期46-48,共3页魏家泰 汪明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批准号:49671016
根据深水非分层化水库的水动力学特征,建立了适用于快速过水城市蓄水水库的水动力生态水质预测模型。模型状态变量包括水库形态、库容、水位、温度、光照、透明度、悬浮物、可溶解磷、颗粒磷、氨氮、硝态氮、叶绿素、溶解氧、BOD等。模...
关键词:深水非分层化水库 富营养化 有机污染 水质预测模型 城市 蓄水水库 水质污染 
制革废水生物处理前的预处理工艺及相关参数被引量:13
《江苏环境科技》2001年第1期11-13,共3页魏家泰 
简要介绍了制革废水的水质特征 ,结合工程实例分析比较了各种预处理工艺及相关参数 。
关键词:制革 废水 生物处理 预处理工艺 技术参数 
泥膜混合工艺处理制革废水的工程实践被引量:12
《环境保护》2001年第3期19-21,共3页魏家泰 
利用活性污泥、生物膜混合工艺处理牛皮制革废水,废水经预处理后进入泥——膜混合一体化曝气系统,生物处理段负荷为 2.18kgCODCr/(m3· d),曝气时间 11.25h。处理结果 CODCr去除率为 86.14%,硫化物去除率为 88.4%。
关键词:制革 废水处理 活性污泥 生物膜 混合工艺 
微电解工艺处理含氯苯类物质化工废水的试验研究被引量:10
《化工时刊》2001年第1期49-52,共4页魏家泰 周金云 邵建安 
利用微电解—中和沉淀工艺处理含有氯苯、硝基氯苯的化工生产废水。试验结果表明,该工艺对废水COD_(cr)的去除率为88.3%,色度去除率99%,废水BOD_5/COD_(cr)由0.03提高到0.56。微电解工艺最佳运行条件为pH值=3.5~4.0,反应时间30min。
关键词:化工废水处理 氯苯类物质 微电解工艺 可生化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