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生忠

作品数:12被引量:31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宁夏社会科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乡村政府建构政府责任政府Y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青海民族研究》《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学术交流》《理论学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
《共产党人》2023年第8期53-53,共1页丁生忠 
近期,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要求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也下发了《关于大兴调查研究的实施方案》,对全区大兴调查研究进行安排部署。大兴调查研究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建设社...
关键词:贯彻落实 调查研究工作 中共中央办公厅 党员领导干部 成事之道 实施方案 深入群众 深入基层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动乡村振兴的实践与探索被引量:3
《学术交流》2022年第10期123-133,192,共12页丁生忠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传统集市在西北民族地区农村精准扶贫中的驱动机制研究”(17BMZ093)。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新时代“三农”领域深刻的制度变革,也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分析政府、村集体以及村民的目标实践,构建内外机制相互融合的治理实践,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农村集体产权制...
关键词:集体经济 产权改革 乡村振兴 
内外资源聚合转换驱动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与实践被引量:17
《理论学刊》2019年第5期141-150,共10页丁生忠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传统集市在西北民族地区农村精准扶贫中的驱动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7BMZ093);宁夏青年拔尖人才培养工程自由探索项目“西北地区乡村振兴战略研究”;宁夏重大现实问题研究项目“宁夏协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乡村振兴战略是国家的重要战略,是马克思主义公共性思想在新时代创新发展的具体实践。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是要将政府资源、社会资源、市场资源等外源性资源与生态自然资源、社会文化资源、人文心理资源等内源性资源聚合转换,产生类似于...
关键词:乡村振兴 内外资源 聚合转换 
让乡村集市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驱动器”
《共产党人》2019年第1期39-40,共2页丁生忠 
乡村振兴是国家重要战略部署,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进入新时代,随着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政府主导的城乡结构体系关系发生了变化,由农业现代化向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历史性转轨,彰显出要激活本土资源推动贫困落后地区乡村振兴...
关键词:乡村集市 振兴战略 驱动器 农业农村现代化 “三农”工作 社会主要矛盾 贫困落后地区 乡村振兴 
解构与建构:农村精准扶贫的行动机制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期11-15,共5页丁生忠 
宁夏回族自治区社科规划一般项目"宁夏贫困地区乡镇治理研究"(15NXBSH0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扶贫治理结构经历从粗放型、集约型到精准型的实践转向。以社会建构论为切入点,扶贫治理体系涵盖了目标建构、标准建构和模式建构,从而确保扶贫开发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扶贫开发与宏观发展规划相适应,扶贫...
关键词:贫困人口 精准扶贫 行动机制 
“国家与社会”理论范式的应用、限度与修正被引量:1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6期68-72,共5页丁生忠 
宁夏回族自治区社科规划一般项目"宁夏贫困地区乡镇治理研究"(15NXBSH04)
"国家与社会"理论范式在探索中国问题上,改变了常用逻辑和提问方式,有助于从整体上说明社会变化,具有空间式的、力量对比的、横向结构分析优势。但是,源自西方的"国家与社会"二元对立结构理论,被一些学者视为"水土不服",并不断探索新的...
关键词:国家与社会 制度与生活 修正 
从“碎片化”到“整体性”:生态治理的机制转向被引量:8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55-59,共5页丁生忠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北回族地区社会治理体制运行创新研究>(13XSH006)
传统体制下的生态治理模式呈现出治理主体价值观念分歧、组织结构松散和权力资源内耗等"碎片化"状况,使得正式规则不能完全重塑系统力量,其结果是生态治理的效能低下,生态结构修复的预期目标难以实现。随着新型政府管理理念的兴起,在生...
关键词:碎片化 整体性 生态治理 机制转向 
结构变迁、多元角色互动与乡村社会治理——以Y生态移民村为例
《青海民族研究》2014年第3期72-76,共5页高永久 丁生忠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城镇化进程中民族问题及社区民族工作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批准号:10BMZ042
构建现代化的乡村社会治理机制,既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国家层面的新的治理理念。本研究以政府主导的生态移民为个案,通过对移民群体在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及文化结构变迁中产生的一系列问题的实证分析,探讨了乡村社会的治...
关键词:结构变迁 多元角色互动 乡村社会治理 
集体记忆与民族亲和力的建构——以兰州西关清真寺为例被引量:2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65-68,共4页高永久 丁生忠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城镇化进程中的民族问题及社区民族工作研究"(项目编号:10BMZ042)
在城市空间结构再生产的过程中,城市规模向四周逐渐延伸,市民的居住格局也随之发生变化,原先围寺聚居的回族穆斯林群众,便迁至城市的各个街区角落。通过对散居回族现状和特点的分析,探知其以清真寺为集体记忆的符号,借助集体欢腾、个体...
关键词:集体记忆 民族亲和力 回族 
责任政府建构:政府改革的路径选择——基于宁夏经验的反思
《宁夏党校学报》2011年第4期87-90,共4页丁生忠 
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委托课题"宁夏政府效能建设研究"
建构责任政府不仅是国内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更是顺应了全球政府管理的趋势。在利益主体多元化的今天,政府改革在加强自身调整的同时,必须依靠社会组织和社会力量的参与和监督来规范行政行为,制约行政权力。
关键词:责任政府 政府改革 政府效能建设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