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琦

作品数:16被引量:1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传媒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戏仿视域海外华文文学文明对话汉语国际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语言文字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文学教育》《粤海风》《中国民族博览》《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国际中文教育品牌传播力提升的实践进路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145-154,共10页乐琦 陈晨 
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重点项目“国际中文教育系列品牌创新与传播力研究”(21YH068);中国外文局国际传播人才研究课题“国际中文传播的现状与发展前景研究”(24GCRCYJ-02)。
国际中文教育在从“走出去”到“走进去”的进程中,在高质量发展与跨文化传播的联合驱动下,进入创新发展新阶段,国际中文教育品牌为此提供了发展的视角与实践进路。国际中文教育品牌致力于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是切实加强中文国际传播能...
关键词:国际中文教育 教育品牌 跨文化传播 
徽州归来想木雕
《中国民族博览》2023年第13期1-3,共3页王一赛 乐琦 
徽州的美是需要身临其境才能感受到的,中国古典艺术的精神内涵和审美意趣在这里都能得以体现。到了黄山,才发现中国山水画以墨为山、以白当云的画法并不抽象,而是现实自然风景的写照,走在黄山间,就像行走在一卷巨幅山水画中一样;漫步宏...
关键词:中国古典艺术 徽州民居 审美意趣 生活品味 自然风景 水墨画 静与动 绿水青山 
粤港澳大湾区文学的历史源流及传承述评
《粤海风》2022年第1期6-12,共7页乐琦 范伊夫 
粤港澳大湾区文学何以可能?首先映入我们视野的,是粤港澳文学共同的历史、文化渊源与文学传统,对于历史的追溯、对于传统文学文化的梳理是粤港澳大湾区文学研究的基石。本文从共时与历时维度,从“广东文学溯源研究”“香港文学溯源研究...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区文学 历史源流 文学传承 述评 
从“叶落归根”到“落地生根”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21年第4期97-102,共6页乐琦  
中国传媒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戴小华女士在世界华文文学与华语传媒领域影响力深广,是海外华人人文交流的典范,曾应邀到北京参加“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文学助力文明对话座谈会”,并赴中国传媒大学参加“戴小华中传行暨海外华文文学助力文明对话”座谈会。2017年,长...
关键词:戴小华 世界华文文学 海外华文文学 中国传媒大学 华语文学 家国情怀 文明对话 落地生根 
中文国际传播视域下的成龙电影:连接、认同与共享被引量:4
《当代电影》2021年第11期165-171,共7页乐琦 吴俊仪 
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香港文学与粤港澳大湾区文学互动关系研究”(项目编号:19BZW110)资助。
电影的国际传播是中国与世界各国人文交流的核心要素。成龙电影的国际传播,在开启中国故事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叙事流动空间中,将中国语言文化塑形于影像,传递给世界,为中文国际传播提供了可延展的影像空间。本文从中文国际传播视域观照成...
关键词:成龙电影 中文国际传播 连接 认同 共享 
《大众文艺丛刊》的文化领导权与文本传播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21年第2期28-34,共7页乐琦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香港文艺期刊资料长编”(项目号:19ZDA278)的阶段性成果
1948年,诞生于香港的《大众文艺丛刊》(简称《丛刊》)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左翼文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创办的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文艺期刊。在20世纪40年代末的香港,《丛刊》乃左翼文艺思潮的重要载体,也是左翼思潮在香港以及上...
关键词:《大众文艺丛刊》 文本传播 文化领导权 左翼文艺 
电影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以周星驰粤语电影的国粤语配音翻译为中心被引量:2
《当代电影》2020年第2期169-173,共5页乐琦 
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香港文学与粤港澳大湾区文学互动关系研究”(项目编号:19BZW110)资助
法国社会文学家埃斯卡皮曾明言"翻译总是一种创造性叛逆"。电影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赋予原作新面貌,成为一种再创造,成就了别具一格的忠实。周星驰粤语电影中的喜剧效果,与粤语方言密不可分,其国语配音翻译怎样达到异曲同工之妙?本文以...
关键词:电影配音翻译 创造性叛逆 国粤语 三及第电影语言 戏仿 
“南来笔迹”——香港文学研究的内地路径
《文艺争鸣》2019年第9期159-162,共4页乐琦 
“中国传媒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一、南来作家与香港新文学的发现18世纪末,哲学家康德在《永久和平论》中,构建了一个新的世界秩序,他深信:'日益密集的跨文化交流网络有潜力创建一个新的世界性情感,这种情感建立在相互理解、宽容和尊重的基础上,支持合作而非竞争。'(1...
关键词:南来作家 
从《忽如归》到《因为有情》——戴小华中传行暨“海外华文文学助力文明”对话被引量:1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19年第8期15-22,共8页乐琦 戴小华 王红旗 汤俏 张勇耀 
乐琦:“文学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戴小华女士在东南亚华文文学与世界华语传媒领域有着非常大的影响,是人文交流的典范。戴女士的头衔很多,曾任马来西亚华人文化协会总会长、马来西亚华文作家协会会长及海外华文女作家协会会长。...
关键词:海外华文文学 文明对话 马来西亚华人 东南亚华文文学 华中 作家协会 中国大陆 文化旅游 
许地山在香港的新文学话语实践及其影响被引量:2
《小说评论》2019年第3期189-194,共6页乐琦 
"中国传媒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
20世纪上半叶,鲁迅、胡适、许地山、茅盾、戴望舒的在港文学/文化活动及创作,被公认为对香港的新文学运动起到了深远的影响。然而,真正把传播新文化、推广新文学教育落到实处的,当属许地山①。柳亚子先生就曾明言:“香港的文化可以说是...
关键词:新文学运动 许地山 话语实践 香港 文化活动 新文学教育 20世纪 上半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