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波

作品数:35被引量:78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上海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传记片中国电影电影诗意影视教育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文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南方电视学刊》《电影理论研究(中英文)》《上海采风》更多>>
所获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上海高等教育内涵建设工程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新国风动画电影中诗意美学的建构与传播
《新闻爱好者》2024年第10期62-64,共3页刘玲麟 刘海波 
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2023年度一般课题“中原传统文化融入河南省民办高校传媒类职业教育体系研究”(2023YB0362)的阶段性成果。
新国风动画是动画电影通过“新国风”形式重塑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影片利用诗意场景和叙事让受众在镜头中感受到画外之意、景外之情、味外之旨。现以新国风动画电影的叙事逻辑和镜头语言为切入点,详细阐释了其诗意美学的...
关键词:传统文化 美学建构 诗意传播 
亟待视域突破的谢晋研究:2011年以来谢晋电影研究综述
《电影理论研究(中英文)》2024年第3期19-28,共10页刘海波 苏丹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构建与实践:新时代中国影视‘人民美学’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22BC043)。
作为中国第三代导演的代表人物,谢晋在中国电影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经历了“创作伴随期”“盖棺定论期”两个研究阶段后,自2011年起,谢晋研究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近十多年来,饶曙光、陈旭光、虞吉等多位学者对谢晋电影的总体风...
关键词:谢晋电影 情节剧模式 影像传奇叙事 女性形象 
谢晋研究中的议程诱导与拨乱反正被引量:1
《艺术传播研究》2024年第4期16-24,共9页刘海波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构建与实践:新时代中国影视‘人民美学’研究”(编号:22BC043)的阶段性成果。
谢晋是公认的电影大师。迄今为止,谢晋研究可分为创作伴随期(1957—2001)、“盖棺定论”期(2001—2011)、拓展更新期(2011年至今)三个时期。关于谢晋的研究已是成果卓著,但其研究过程中存在“作者论范式误区”“朱大可批评的议程诱导”...
关键词:谢晋 电影人 作者论 朱大可 导演艺术 电影选题偏好 
作者底色、少数电影身份与负空间呈现--丹尼斯·维伦纽瓦电影创作探微
《外国文艺》2021年第5期157-171,共15页张广达 刘海波 
2021年9月3日,万众期待的科幻大作《沙丘》亮相威尼斯电影节,导演兼编剧丹尼斯·维伦纽瓦(后简称维伦纽瓦)继《银翼杀手2049》之后再度吸引了全球影迷的目光。作为凭借冷酷气质在如今全球科幻电影界脱颖而出的导演之一,从早期追溯魁北...
关键词:威尼斯电影节 科幻电影 空间呈现 丹尼斯 电影创作 银翼杀手 魁北克 赛博朋克 
以培养电影工匠为目标 推动影视教育的供给侧改革被引量:14
《当代电影》2017年第2期8-12,共5页刘海波 
中国电影产业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大发展,但发展背后也存在质量不容乐观的问题,其背后是中国的影视人才储备和影视教育无法满足电影产业大发展对影视人才数量和质量的需求,高校影视教育急需进行供给侧改革。最近三年来,多所创新型电影学院...
关键词:影视教育 电影工匠 供给侧改革 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 北美模式 
从《我的诗篇》到《路边野餐》:底层开口说话了
《上海采风》2016年第9期96-96,共1页刘海波 
底层、庶民、第二性、被侮辱与被损害者,其共同性,或者说最大的悲哀是什么呢?是被迫的沉默,是话语权的丧失,甚至是话语能力或话语的丧失。女性主义者对此最为自觉,她们猛烈地批判男权话语显性或隐性地对男权地位的固化,她们追求理想的...
关键词:女书 话语能力 男权话语 女性主义者 开口说话 女性写作 革命时代 《秋菊打官司》 高加林 刘巧珍 
当代中国电影四人谈:警惕电影沦为金融资本的民工被引量:1
《上海艺术家》2016年第2期8-13,共6页刘海波 朱枫 石川 程波 
刘海波:今天这个讨论,我建议从我们电影评论学会的"年度十佳"和"新人新作"推选开始。电影评论学会为什么会做出这样一个选择?基本的标准是什么?如果把这个话题引得再大一点,就是在当代中国或者当下中国,我们应该推荐或者褒奖怎...
关键词:刘海波 商业艺术 新人新作 商业片 文艺片 斯皮尔伯格 艺术语言 主流价值观 程波 垃圾食品 
贾樟柯:真实中国是否依然可能?被引量:2
《上海艺术家》2016年第1期86-88,共3页刘海波 
一 四十五岁的贾樟柯2015年在第68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上获得导演双周单元的"终身成就奖",这对于一个正处于旺盛创作期的导演来说,似乎有点诡异。连贾樟柯本人也有点不相信,曾一再写信核实。授奖当然是一种肯定,但这个盖棺定论的奖项,总...
关键词:贾樟柯 戛纳国际电影节 盖棺定论 个人创作 三峡好人 边缘人群 商业片 中国近代化 国际影坛 终身成就奖 
《小时代》是怎样炼成的——对一部现象级电影的传播学考察被引量:4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4年第1期47-55,共9页刘海波 
电影《小时代》携导演郭敬明和小说原作巨大的影响力在2013年夏天形成了蔚为大观的社会现象。笔者认为,这一现象与电影的艺术性无关,主要是传播学的课题。本文以"电影小时代"官方微博及郭敬明、杨幂等人的新浪微博为观察对象,梳理了自...
关键词:《小时代》 传播学 
在拟像中安放无根的青春——论网络怀旧视频的类型、本质与功能被引量:9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50-67,共18页刘海波 祁媛 
随着视觉文化进入数字和视频时代,国际影像研究界对于"电影之死"的争论愈演愈烈。以中国本土网络现象——蔚为大观的"怀旧视频"为分析对象,呼应了国际影像研究界的热点主题。在后现代语境中,首先探讨了"素材重构型"和"网络原创型"两类...
关键词:网络视频 怀旧 电影性 “80后” 集体记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